威严与慈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h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宫崎骏作品《风之谷》引起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现状的思索,片中多处设定都具有深刻寓意,尤其是森林意象,不仅表达了宫崎骏本人对森林的情感,还体现出了森林国家日本自古以来对森林的信仰与感情。影片所表达出的对森林所持有的感情是既敬畏又亲近依赖的。森林在片中代表自然之力,威严与慈爱并存。
  [关键词] 森林 腐海 王虫 神罚 慈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22
  
  《风之谷》在某种意义上是宫崎骏的成名之作,它奠定了宫崎骏的大师地位。其庞大的世界观众关于其的研究超出了对电影本身的讨论,而引起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现状的思索。影片包含一条主线:人类与自然环境恶化的产物——腐海与王虫之间的矛盾;及一条副线:人类自身间的战争不断。主人公娜乌西卡勇敢睿智,她不带偏见的博爱胸怀,对和平的坚定信念,使她赢得了王虫及诸国的谅解。关于《风之谷》中体现出来的反战思想与环境思想研究者众,考虑到作品出品年代,不得不惊叹于宫崎骏思想之先进与深邃,在今天看来仍有众多可挖掘之处。本篇旨在分析《风之谷》中的森林意象,确定其在影片中的寓意及其原因。
  影片中被俘的风之谷子民有一句台词十分点题:“破坏一片森林只要一把火就够了,但孕育一片森林却要风和水花费上百年的时间,我们愿意成为风,而不是火”。导致旧文明毁灭的是“火之七日”,而守护森林,与腐海和平共处的小国叫做“风之谷”。片中对意象的运用很多,这里我们专注于森林。需要指出的是,腐海也是森林,只不过它的动植物类型不再是我们常见的落叶植物,而是散发出剧毒的孢子植物。同时,王虫也由于其遇到侵害即会集体出动,直到虫群淹没城市,在死去的王虫的身体上又生长出新的腐海植物这一设定上,把王虫也看作是森林的一部分,它可以说是森林意志的体现。
  宫崎骏在自传中提到,少年时代读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为其中一句台词"森林欲动"所震动,从那开始就有了探究植物的想法。后来接触到了中尾佐助的阔叶树林文化论,中尾提出以森林的生态体系为基础划分人类文化,他将世界的农耕文化分为以香蕉芋头为代表的球根栽培农耕文化、杂粮和豆类的热带草原农耕文化、新大陆的土豆玉米农耕文化、以小麦与家畜为特征的地中海农耕文化、以及以常绿阔叶林为特征的稻作农耕文化。以我国云南为中心,东至湖南省山地,西至印度阿萨姆州的东亚地区都属于稻作农耕文化圈。宫崎骏热烈倾向于此言论,更加注重探求植物与人类,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在1987年《读书之泉》的对谈“生活的独立人格”中他提到:“用流行的说法来概括我的自然观,就是森林思考”。可以说,森林这一概念在宫崎骏的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关于本作,宫崎骏说过:“人类存在的这个世界,或者说自然环境,如果不搞清人类与之共处的关系,空谈生产与分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以此为前提再看影片,会发现森林在片中就代表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那么,为何会有此设定呢。
  首先是腐海的生成,影片开篇就提示了文明毁灭之后,大地上形成了新的生态体系即腐海。这里对比同类型的“文明毁灭后”的幻想作品可以发现,大地通常是变成不毛之地,人类或躲入地下,或幸存于汪洋中的小岛,总之,森林总是和人类一同减少,面临灭亡。可在《风之谷》中,森林变成了侵占人类领域的元凶。文明毁灭后,植物以其旺盛的生长力形成了腐海。人类领地的减少,对应着植被重新覆盖大地。这种设定,与日本是一个森林文化国家是密不可分的。
  1万3千多年前,地球最后一个冰河期结束,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后形成了日本海,日本列岛在此时与大陆分离了开来。同时太平洋暖流流入日本海,促进了日本列岛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降水增多,于是榉类植物在西岸迅速生长起来。那时,日本进入了绳文时代,已开始形成了海洋森林国家的风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青森县内三内丸山遗迹的发现,日本学界对绳文时代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通过花粉分析等研究手段,可以基本确定绳文时代的人们,除利用自然的森林资源外,已经开始有意识的种植栗树、橡树等坚果类植物。从那时开始,森林就是日本人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后盾。到弥生时代,“渡来人”带来了农耕与铁器文化,日本开始走入农耕社会。根据《魏志倭人传》的记述,“所居絕島,方可四百餘里,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躍。又南渡一海千餘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國,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方可三百里,多竹木叢林,有三千許家,差有田地,耕田猶不足食,亦南北市躍。又渡一海,千餘里至末盧國,有四千餘戶,濱山海居,草木茂盛,行不見前人.好捕魚鰒,水無深淺,皆沈沒取之。”
  据此可知,倭国草木茂盛,高温潮湿,海产丰富。虽已有稻作,但食物并不足够,所以继续维持着绳文时代的采集传统,对森林的依存度仍然很高。与此相对,与农耕总是成套出现的家畜并未在日本的农耕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对森林的依存。人口的增长与家畜的增加必然带来森林的破坏,但日本人放弃了家畜的大量养殖,使这种破坏达到最低。原生林被人类用作生产生活资料之后,森林土壤恶化,但因为日本多雨潮湿,并缺少破坏树木萌芽的大量家畜,加之人们注意砍伐之后的种植,所以次生林得以发展。只要人类的发展速度不超过次生林的再生速度,这种循环就能够持续下去。
  这种循环的典型形式就是日本的“里山”模式。所谓里山是指人居周边的生长着农用林的山地。村落靠山而建,前方是大片的水田,吃穿用度都与里山的植被密切相关。在这种和树木、和森林的和平共处中,日本发展出了对森林、对自然心存敬畏的自然观。“巨木之上有神灵宿栖”,是日本古来的信仰。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很多千年古木,在神社中接受供奉。本片中,在瘴气密布的腐海森林中,娜乌西卡发现了王虫壳,另一部宫崎骏作品《龙猫》中,小月姐妹在巨树中发现龙猫,这种设定并不是巧合,而是森林信仰的具象体现。王虫与龙猫都代表了自然的意志,触怒它们就等于是触怒了森林,本片中甚至借婆婆之口说出了“触怒了王虫,就是触怒了大地”。由森林来构成末日景象,非常具有相信“破坏森林会受到神罚”的日本特色。
  除了对森林的敬畏,影片还表现出了对森林浓厚的亲近之情,片中处处都有森林、树木的影像。一开篇就是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腐海,紧接着镜头转入腐海边上的小国——风之谷,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转动的风车与郁郁葱葱的森林,中间是村落与水田,干净的水源,配上背景欢快的音乐,使人有一下子豁然开朗之感,仿佛能够感受到森林勃勃的生机。同样令人体会到这种感动的场景还有尤巴大师进入娜乌西卡的地下室,看到她培育的孢子植物那一瞬间,明亮的室内,清洁的植物。娜乌西卡说出了她发现的腐海的秘密:只要水土干净,就算是腐海的植物也不会散发毒气,真正受污染的,是土地。而后娜乌西卡与阿斯贝鲁掉入腐海植物的地下根茎空洞,光线柔和,腐海植物的根部化石状似笔直的巨树,仿佛散发着圣洁的银灰色光芒,周围流动着洁净的地下水源。这时,我们知道了腐海真正的秘密:腐海的树木之所以诞生,是为了净化这个被人类污染的世界。他们把大地的毒素吸收到自己的身体里面,变成干净的结晶,然后再枯死化为细沙。腐海忠于自己的生态体系,默默的净化着大地,虫群保证这一过程能够安全进行。但人类只看到了腐海毁灭性的一面,同时愚蠢地认为靠暴力就能够对抗自然,其结果就是自取灭亡。正如片中婆婆所说:千百年来都有人试图烧光腐海,但每次都会使王虫震怒,犹如大海啸一般席卷大地,造成国家毁灭,大地荒芜。王虫不断地奔跑,最后筋疲力尽原地死去,王虫的身体化为孢子的苗床,形成新的腐海。
  若想让腐海消失,只有顺从自然的意志,明白并理解腐海的生态进程。娜乌西卡代表了与暴力相反的思想,她在腐海与人类之间架起了桥梁。被王虫的金色触手所包围时,娜乌西卡看到的巨大树木暗示着腐海存在的目的:净化大地,令绿色的森林再次植根于此。娜乌西卡领悟到并将这种领悟、这种感动向周围的人传递了出去。影片结尾处的幼小树苗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和解后新生的希望。回头再看开篇处的大地被腐海所覆盖的末日景象,两相对比,寓意明显。本片中,问题的答案一直掌握在人类手里,只要人类迈出理解的一步,无论森林曾受到怎样的伤害,也会温情的原谅我们。这充满威严与慈爱的形象,正是宫崎骏作为一个森林文化国家的子民在内心深处对森林的眷恋表达吧。
  本文是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生态电影美学意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10071
  
  参考书目
  1、叶精二『宮崎駿全書』[M]. フィルムアート社 2006
  2、安田喜憲『森の日本文化――縄文から未来へ』[M].新思索社 1996/11
  3、宮崎駿 『風の帰る場所-ナウシカから千尋までの軌跡』[M].ロッキング·オン2002/7
  4、中尾佐助『中尾佐助著作集〈第6巻〉照葉樹林文化論』[M].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06/02
  5、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人条http://miko.org/~uraki/kuon/furu/preface/wei_yamato.htm参考时间2012/2/16
  
  作者简介
  和文波,女,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日语系助教,主要从事日语教育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 吉尔·德勒兹立足于从哲学视角研究电影,为电影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他关于电影的重要著作《电影Ⅰ:运动——影像》中对感知影像进行了阐述,让人们认识到电影的感知——影像是既非主观、亦非客观的,它具有自主关照世界的能力,摄影机将它所看到的世界进行思考、反省并将该角色的观点转化,这就是摄影机意识,而帕索里尼将摄影机的这种间接自由论述,定义为诗作电影。  [关键词]感知——影像摄影机意识诗作电影
[摘要]一部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是一项优质的系统工程,动画的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绘景,它是一门为影视动画服务,为展现故事情节,完成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时空造型艺术。我们除了要不断的投入到动画场景设计的制作实践中去,攻克技术上的难题,还要静下心来对它的理论进行研究,尤其是空间设计形式、造型设计形式、色彩设计形式的探讨,重视三维动画及其场景设计的人性化关怀,让观众乐于接受它所带来的情感交流。  [关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摘要] 不论是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还是强大的演员阵容,或是精彩的台词和服装设计,都使得《让子弹飞》不仅仅是一部贺岁商业片,而且是一部值得回味的好电影。在故事情节方面,它情节曲折,结构紧凑,内容丰富。在演员阵容方面,《让子弹飞》齐聚了姜文、葛优、周润发三大影帝,还有邵兵、陈坤、张默、周韵等青年演员。在精彩的台词方面,它有很多风趣幽默的台词。在服装设计方面,设计师张叔平有很多既传统又创新的设计。  
摘要 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动漫产业在文化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江西动漫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产业之车却没有开动起来。近两年,江西省也已经意识到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性并对该产业加大扶持力度。  关键词 动漫产业 江西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
[摘要] 作为导演的马俪文,她的电影创作经历了从单纯个人书写到市场化的转变,虽然内里有无奈迎合市场的变化、妥协、坚持等多种复杂情况,但是她的影像世界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用质朴简洁的镜头语言,阐释她对“爱”与“善”的电影之“道”的本真理解。  [关键词] 简洁镜语 黑色幽默 电影之“道”  从具有强烈抒情风格的处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去了》,到自编自导的《我们俩》,到有着黑色幽默情节剧结
摘要 从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追索与探寻入手,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融汇在一起,电影《木札岭》通过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我们阐释了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某种意义上也是为我们描画出了一枚通向幸福明天的虹桥的徽章。  关键词 《木札岭》 历史 现实 明天    人的本质是什么?历史的本质是什么?人类为什么会组成共同的生活?  本质上说,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不是人产生社会,而是社会产生人,离开了社会,人便是
[摘要]“桥段”作为影视圈内的一个新词而频频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桥段”无论是用来向经典致敬,还是拿来恶搞,都必须注重剧情与桥段的完美统一,保证影片故事构架的完整性,才能让老“桥段”在新影片中赋予新内涵,从而提升作品的价值。  [关键词]桥段 恶搞 解构 建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13    近年来,“桥段”作为影视圈内频繁出现的一个新词而
[摘要] 《哈利波特》作为奇幻文学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魔法世界”中,作者表现出与基督教文化的一种背离态度,表现出对基督教文化的思考。在“恶魔威胁”和“征服恶势力的英雄”中则通过《圣经》基督教传统原型再现——耶稣与撒旦,使作品鲜明的打上基督教文化色彩。  [关键词] 《哈利波特》 恶魔 英雄 基督教文化    《圣经》可算是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基督教奇幻文学作品之一,它同时也成为后世作家创
[摘要]好莱坞的灾难片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以影像的语言表达了电影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影片《2012》以生态灾难为主要表现对象,讲述了世界末日到来时人类与灾难的抗争。这部影片也以影视艺术特有的话语体系,反映出技术进步和文化思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展现了人类新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传达了导演罗兰一艾默里奇对当今社会的终极思考。  [关键词]灾难片 后工业社会 数字化生存 毁灭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