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塑造人的文化理念并使人立足于社会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须超越现实的物质世界;既要立足于生命,又须传递超越于生命的永恒精神。构建和谐真实的使人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语文课堂才符合时代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
  
  1.语文课堂回归“生活”
  生态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开放、自由、灵活、宽广无边的空间。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大社会的天地则是无限的。有造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益于社会这个大课堂。
  前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没有跨进过大学的门槛,由于他把社会视作自己的大学,照样写成《母亲》等光辉的篇章,成为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放牛出身的高玉宝连小学也没有毕业,由于他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在人们的帮助下,不也写出了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高玉宝》吗?由此可见,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凡事留心,是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的。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生活的,语文学习的形式也必须是生活的。我们要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去体验和感悟生活。在设计、组织、探究、研究等系列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立足“生命”
  教育的起点和回归是人的生命,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也是生命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
  “传统课堂”是指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学,一节课的好坏以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生命,为了生命的质量,为了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它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
  人,毕竟不同于其他生命体,他既需要物质营养,也需要人文营养。如果说科学是教人“求真”,那么,人文是教人“求美”“求善”。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要变“传统课堂”为“生命化”的课堂,就必须发掘人文素养。许多课文描写祖国壮丽的江河山川,呈现给我们的是景美、语言美;许多课文浸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铸造中国魂、中国心的特殊材料;很多课文显现了古今中外伟人、名人的人格魅力……所有这些人文情结都是人类生态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充实、更美丽。
  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智能成长项,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是语文课堂生命化的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类有七种智能,这些智能对人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为每一种智能提供发展机会。我们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善待具有求异思维的学生。具体到课堂上,我们不可抑制个性张扬的学生,要保护提古怪问题的学生、善待喜欢挑刺的学生、欣赏敢当“出头鸟”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现对学生生命最本质的尊重。
  我们应该看到忽略生命的本体地位,将知识的获得、智能的训练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现代教育不可取的。但放任学生绝不是生态化教学,也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当前,总有人打着“别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幌子,宣扬“让学生自由发展”“让学生玩个够”“还学生的业余自由”,在语文课堂里布置学生查字典,相互讨论,最后大声朗读,放弃了教师的主动行为,这是相当有害的。生命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成长,生命有时通过引导会更加辉煌,所以放任学生也是对生命的摧残。
  
  3.语文课堂关注“转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语文课堂应构建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首先,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应使学生由以往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传统课堂是授受型的,这不仅影响教学的质量,而且对学生的心灵都造成极大的伤害。老师简单地否定与教参不同的答案,就会粗暴地扼杀学生质疑的天性,扼杀批判的精神与丰富的创造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构建自己观点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使命,其根本有别于传统教学。
  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教师包揽一切。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权,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信从,不能怀疑,更不能超越;只须接受,无须创造。这些,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都严重地摧残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生态,变“传统课堂”为“生态课堂”。
  其次,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应构建对话关系,促进主体间的协同生长。语文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是多元的,它包括教师、学生、作者、课文,它们的关系是主体交叉式并且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它不同于寻常的问答,不同于简单的表象与形式的交流,它指主体之间在认识活动中彼此走进对方心灵的碰撞、沟通、提升与升华。举世推崇的文化经典《论语》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实录,看似表面的问答,本质上却是人生观的碰撞、融合与提升。通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对话,完成知识传播与人格养成是对话教学的真谛。
  
  4.语文课堂指向终身学习
  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即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造“生态课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语文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在今后得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不是一句笼统的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所能解决的,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授之以渔”;还应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下功夫,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让他们“一辈子”受用。
  打造“生态课堂”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趋势。它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的境界,体现了教育本质的回归;它强调交际性和人文性,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它倡导自立、合作、探究地获取知识,要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只有促成课堂教学的各元素之间的和谐运作,形成“生态课堂”,才能让课程改革取得真正的成功。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英语文化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高职院校的护理英语教学也必须加强文化教育。本文提出了若干在护理英语教学课堂以及课外活动中渗透英语文化
导师袁海波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他治学严谨,造诣精深,精研经典,博采众长,见解独到,自成一家.治病辨证准确,立法严谨,组方灵活,遣药精当,寓防于治,深得"
数学学习的生命力是探究,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是探究。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拓展探究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一、在信息整理中激发探究学习    数学教学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就要求必须寻找可供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信息。有具体可联想性的,有模糊性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纷
本文针对藏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西藏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改革之路,即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相衔接的改革之路,
案例  (教师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作一组平行线,然后展示交流,理解通过“平移”的知识来作平行线)  师:大家想不想接受一个更大的挑战,在白纸上画一组平行线?  生:想。  师:好,请大家在白纸上画一组平行线,并想一想在画的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操作,几分钟后开始交流……)  生1:我发现我画的直线画歪了。  生2:我担心自己画得不标准。  师:其他同学有这样的担心吗?  生:有。  师:
贵州省直机关创新项目评比工作开展10余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项目,一批创新发展的“贵州样本”在西部甚至全国声名鹊起。深冬,2018年度贵州省直机关创新项目现
针灸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经络理论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能够沟通表里,贯穿上下,运行气血、调理阴阳,将人体脏腑器官和四肢百骸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
本研究以彭丽媛在联合国教育演讲为语料,从提供事实论据功能、表达情感功能以及主题升华功能,探讨演讲话语中叙事的劝说修辞功能,且得出修辞学的劝说策略对研究演讲话语中的
凡月经的期、量、色等方面发生异常称为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体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属中医“乳癖”范畴。因二者病因病
混合式学习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优势相结合,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将混合式学习理念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可以同时帮助教师和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本文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