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脱的地理政治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jma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
  〔美〕罗伯特·卡普兰 著 涵 朴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年6月版
  本书英文名直译为“地理的报复”(The Revenge of Geography),取自卡普兰2009年为《外交事务》杂志撰写的同名文章。作者在2010年还发表过另一篇颇具影响力的长文“中国权势的地理学”,两相比照,不难看出卡氏最近5年一以贯之的思考重点。从这个角度说,中译者换用的新书名有画蛇添足之嫌。
  “报复”一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卡普兰对地理政治学曲折命运的关注—尽管现代地理学及其政治衍生物直到20世纪初才告成型,但因为1930年代兴起的德国旧地缘政治学(Geopolitik)与纳粹扩张政策之间臭名昭著的关联,地理政治学(Geopolitics)这种早熟的分析工具在“二战”后超过1/4个世纪里被打上了“政治不正确”的烙印。在脱胎于“心脏地带”学说这一地理政治学遗产的“遏制战略”持续指导美国对苏战略的同时,地理政治学本身却不得不伪装成文化学概念,闲置于无人问津的角落。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经过基辛格、拉考斯等人的努力,地理政治学才终于重新“出土”,在短期内成为国际政治、对外事务甚至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时髦名词。但进入后冷战时代,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强势几乎令地理政治学再成明日黄花,卡普兰不得不举出一系列“地理的报复”(即忽视地理政治学遭致的恶果)作为例证,为该学科的独特价值作出辩护。
  不同于卡氏较早时的著作《东进鞑靼》与《地中海之冬》,《地理的报复》并非那种文思驰骋、富有生趣的历史地理学随笔,而是一部“坚硬”的通识著作。当然,考虑到普通读者的知识结构以及地理政治学本身在内容上的含混,作者并未大费周章梳理该学科的理论流变,而是在叙述的展开中夹杂了对代表性观点、人物以及全球各地理区块战略价值的概括。这种叙述可以分成“常量”与“变量”两大范畴:前者指的是山川河流、江海湖泊等地理基值在一个中时段内较少发生变化,因之对国家间权势分布以及主权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对外战略形成天然制约。后者指的是就长期而言,技术环境的变化会改变国家开发地理基值的能力,进而使国际权势分布发生新的变迁。
  第4章到第7章的展开,就是对这种“常”与“变”之持续互动及其理论对应物的阐述—伴随航海技术在16世纪以降的进步,海上力量在繁荣国家经济和影响世界事务方面占据了优势,马汉的“海权论”即是对这一现象的概括。工业革命的扩散则令陆上强国在国力和世界影响力方面重新获得上升,催生了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和豪斯霍弗的德国旧地缘政治学。在简单化的“海权对抗陆权”图景已不足以解释历史之际,斯皮克曼又以“边缘地带”学说发掘出海陆复合型国家的权势潜力。在此过程中,欧亚大陆上的霸权战争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经历过惨烈与激动人心的角逐,今日的大国又当如何依据地理基值划定它们的权势版图?第9章到第15章给出了作者对几大地理中心的预测,其中既有历史的返景复照,也有前途未卜的新课题。地中海将重新成为联结南欧与北非的桥梁,西欧虽然相对衰落,仍能在国际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俄罗斯以远东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几乎已成必然,它与中国的关系将日趋微妙;中东局势则取决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前途。在西半球,墨西哥将决定美国这个超地区霸权的命运。人口和技术施加作用于地理,使自然禀赋开始“活动”,国家或利用、或阻遏这种活动,却无从逃脱。
  或许是因为译者对国际政治学术语的生疏,《地理的报复》中文版远不能以尽如人意来形容。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国家立足在大地上,它既不可能脱离空间因素的 “常”,又亟须应对技术和社会的“变”,这时地理政治学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不妨借用英国战略学者科林·格雷为他的著名论文所起的标题—地理政治“无法逃避”(Inescapable),更远未淡出。
  《民主德国的秘密读者:禁书的审查与传播》
  【德】齐格弗里德·洛卡蒂斯 英格里德·宗塔格 著 吴雪莲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10月版
  该书介绍和还原了秘密阅读这一主题。这是一段有趣而惊险的东德社会史和文学史,时代见证者们发言分享自己曾经缄口不言的许多内容,仿佛打开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世界。除涉及文学,本书也描寫了东德的反对派公众、反抗行为和媒体发展史,阅读后会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探险之旅。
  《南非的启示》
  秦 晖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年10月版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19年。自从曼德拉领导南非人民废除种族隔离、建立民主南非、实现种族和解以来,新南非已经走过了19年的难忘历程。而学者秦晖从南非发现另一个中国,反思福利、暂住证、农民工工棚、非法强拆、新农村等种种现象和问题。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杨念群 著
  广西师范大学
  2013年9月版
  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在作者看来,当下社会种种病症,并非晴天霹雳,凭空而来,而回溯历史,有如雾里看花,绝非教科书所灌输的那般简单清晰。
其他文献
“西藏的长治之道,还是要建立在文化基础上、信仰基础上、不应该建立在一种简单的政治经济基础上。政治经济没有文化作为根基,就容易形成一种临时措施、短暂措施。就汉藏而言,从唐朝以来的,实际上是通过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的支撑,维系了上千年的汉藏关系的大统一大融合。”  ——圆持法师    元朝以来一直到现在、在藏传佛教徒的心目当中,他们始终把白塔寺当成圣地,如果在里面建立一个汉藏佛教交流中心,通过佛教内部增
“后劳教时代”对公安部门打击违法犯罪的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法治化要求。  今年6月底,湖南省政法委及省级各司法机关联合发出《关于全省政法机关服务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要求各地“慎重羁押”,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高管人员,除确有必要外,尽可能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已刑拘、逮捕的,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且案情基本查清的,可视情依法变更为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刑拘是公安部门对犯罪嫌疑人最经常采用
全国总工会今年给出一个明确时间表,计划于2010年到2012年3年内,在已经成立工会的企业基本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全总目前正积极推动的《工资条例》,工资协商制度也拟写入其中。数据显示,已有13省(區、市)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推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谁都不愿意见剑采取过激行为来解决问题。开诚布公协商无疑是最好的策略。而且在市场经济框架之内,市场主体之间本就必须具备相应的
夜间,从墨西哥世界闻名的度假胜地坎昆飛往古巴首都哈瓦那,感觉就像是体验一段通过时光隧道的旅行。比较两地,天都是湛蓝的天,海都是蓝绿相间的海,空气都是干净透明的空气,气温都是温暖适人的二十七八度。但是,其他的一切都完全不同了。坎昆拥有200多家五星级度假宾馆以及完整一流的配套设施,物价却明显低于中国国内水平。整个城市夜间一片灯火璀璨,熙熙攘攘。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店里,见到的百姓脸上无不洋溢着自信和乐
5月27日,通过微博,陈里邀请8名农民工在西安吃饭,陈里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因为这一特殊身份,这件事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有人说他“作秀”,有人向他诘问,也有人为他辩解。  “如果网友们知道我不仅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而且还是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犯罪学的学者,就不会对我请农民工吃饭感到奇怪了。”6月中旬,陈里将他的著作《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分别寄赠给了500多名微博网友。  农民犯罪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达到发展中国家1980年代的平均水平。”到2000年,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从此4%就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个情结,或者说一个心头之痛。  1993年的4%承诺的分母是国民生产
平等是现代政治的基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保障的平等的公民权利,一人一票的民主参与,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平等、种族平等及经济生活中的机会平等,以及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平等尊重,是现代政治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但我们都知道,平等的政治,仍然离我们很远。    人生而不平等  我们活着的世界,充满形形色色既深且阔的不平等。在政治决策上,我们无权置喙;在公民权利上,我们限制重重;在财富分配
2012年对中国在南海维权是个特殊的年份。30年前,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牙买加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是首批签字国之一;20年前,中国在南沙首个采油计划由于越南的干扰而流产;10年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推动了南海周边国家进一步增信释疑;过去的3年,中国先后与美、日、越发生海上局部摩擦事件;而今,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持续僵持。  南海问题的本质是南沙争端。作为主权存在的象征之一,中
食物主权使人们可以想象一种新的农业体系是可能的。  在这个高度工业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有一些难以理解的怪现象,比如明明全球生产的粮食总量足以养活每一个人,但世界上还是有大量人口常年处于饥饿状态;比如横跨太平洋长途运送过来的玉米,价格竟然比农民自己种出来的还要便宜;比如曾经盼着住进城里的人,又纷纷盼着回归自然,躬身自耕了。  在当下,许多问题被归结为“发展的代价”,被认为是必要的牺牲或是无奈的结果。一
收入分配改革从2005年开始酝酿,到今天为止,“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过去的7年时间,收入分配问题也成了改革陷入久拖不决的一个典型例子。在2012年,中央政府下定决心,改革方案必须出台,“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这个危机,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早已经指出了。他有两句话,值得常常拿来对于改革的停滞“棒喝”。一句话是,“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