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等辩护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ou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等是现代政治的基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保障的平等的公民权利,一人一票的民主参与,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平等、种族平等及经济生活中的机会平等,以及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平等尊重,是现代政治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但我们都知道,平等的政治,仍然离我们很远。
  
  人生而不平等
  我们活着的世界,充满形形色色既深且阔的不平等。在政治决策上,我们无权置喙;在公民权利上,我们限制重重;在财富分配上,贫富悬殊已到危险边缘;在教育机会上,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一出生就注定相差万里;在工作竞争上,有关系有家境的人占尽优势;在社会地位上,有财有势的人拥有无数特权;在生活态度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日渐成为共识。我们都是人,活在同一国度,却彼此愈来愈陌生,鸿沟愈来愈大─因为权力、金钱和地位,将人分成不同等级,并由此带来无数宰制、压迫和屈从。任何稍有正义感的人都会同意,这样的社会极不公正。中国要有明天,就必须求变。
  但怎么变呢?回到前30年计划经济的道路,既不可行也不可取。历史已证明,那样的模式不仅没有带来经济发展,同时导致极大的专制。今天的中国,早已成为全球市场体系的重要成员,过程中虽然付出不少代价,包括环境破坏、分配不公及官员腐败等,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确实普遍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并为市场经济取得相当大的正當性。但我们也知道,如果任由目前的权贵阶层和特殊利益集团发展下去而不加约束,社会不平等必然日益加剧。更糟糕的是,政治权力垄断和经济财富垄断一旦结盟,以平等为理念的社会改革就会难上加难。
  平等曾经是社会主义最大的许诺。但面对今天残酷的现实,这个许诺早已打了折扣。更教人担忧的,是许多人以为平等只是依附在社会主义身上的价值,既然后者魅力不再,前者也就失去它的道德吸引力。于是大家渐渐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是实然,也是应然。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追求平等,是违反“自然”,是政治不成熟,是弱者妒忌强者的借口。但我们要知道,“人生而平等”绝对不是某种意识形态的专利,而是法国大革命以降植根于人类社会最深的道德信念。任何政治理论如果不能以某种方式体现和实践这个信念,都难有说服力。
  但为什么人生而平等?它的道德基础和政治意涵是什么?在我们对正义社会的想象中,平等具有怎样的位置?这是今天中国思想界必须思考的问题。
  所有对平等的辩护,都必须论证人在某种道德意义上,具有平等价值,并因此应该受到某种平等对待。
  这里要先厘清两个概念:一、平等是个比较性的概念。只有当两个或以上的人,相应于某个标准,彼此相同或等价,我们才会用“平等”一词来形容。例如相应于智商此一标准,甲和乙同样地聪明,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在其它方面也是一样。二、平等对待不是指在所有方面所有人得到同样的物品,而总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公民享有相同待遇,例如在民主选举中享有平等投票权,在工作中享有平等机会等。也就是说,平等并不要求将所有人变成千篇一律,而是保证在某些重要领域,公民不会因为某些道德上不相干的差异而受到差等对待。
  有人说,“人生而平等”是个不证自明的命题。其实并非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人生而不平等,往往更接近常态:第一,每个人一生下来,禀赋能力性格样貌就不一样,这些不同从一开始就影响我们的人生前景。第二,每个人的家庭出身不一样。有的生于富贵之室,拥有最好的成长环境;有的生于贫穷之家,往往三餐不继。第三,或许是出于对名利的渴求,或许是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或许是盼望展现自己的独特性,人总有很强的欲望,努力在社会生活中活出差异。第四,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给人自由,人们自然会作出不同选择,而不同选择则自然导致不一样的结果。这些因素一旦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庞大力量,将社会往不平等的方向推。而不平等会不断累积─无论那是权力、金钱还是地位。所以,平等待人是一种需要很努力才能培养的德性,尤其对于那些已经拥有许多先天和后天优势的人─因为平等往往要求他们和别人分享或让渡一些既有的好处。
  问题是如果人事实上并不平等,为什么我们要如此重视平等,并将它当作规范社会最根本的政治原则?人们又如何能有足够的道德动力,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努力践行平等?这是一个大难题。它要求这样的论证:必须为人人平等找到合理的道德基础,同时这个基础要有足够的道德吸引力,令人们愿意成为该种意义下的平等主义者。这是双重的道德要求。
  
  平等有多难?
  在众多为平等辩护的论证中,最普遍的一种,是指出人作为人,都拥有一些共享的能力。例如自主规划人生的能力,理性计算和后设反思的能力,使用语言及制造工具的能力,当然还有价值判断和道德实践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很重要,而且也彰显了人的独特性,但马上会有人质疑,实际上不同人拥有这些能力的程度是不同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但有效使用理性的能力却可以千差万别,凭什么说大家因此具有平等的价值呢?
  另一个问题,是当我们平常说“人作为人,因此理应具有平等价值,并受到平等对待”时,背后似乎隐含了一种整体观:每一个体是因为“人”这一身份而获得某种道德肯定,而不是因为某种特定能力。这些能力或许都重要,但其重要性必须放在一个“完整的活着的人”身上才得以彰显。这似乎是个对的思考方向。
  让我们试试先从第一身的“我”来想:我是人;我活着;这个完整的生命是我的,不是别人的;我只能活一次;我在乎自己,在乎自己活得好不好。所以,我的生命对于我,十分重要。别人可能不在乎我的生命,但我不可能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现在让我们改为从第三身的“我”来想:当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对我十分重要时,我望向周围,我见到其他人,一个个具体的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幼,或贫或富。我进一步意识到,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都在各自的生命轨迹中,努力活出属于他们的完整的人生。他们的生命,对于他们自己,和我的生命对于我一样,同样无比重要。也就是说,当我完成从第一身到第三身的反思时,我明白:如果我的生命对我重要,我就必须同意别人的生命对他们也同样重要。而既然我们都是人,从客观的观点看,我们的生命遂同样重要。
  换一种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如果我珍惜自己的生命,渴望自己的生命得到别人尊重,推己及人,别人的生命也同样值得珍惜和尊重。当然,推己及人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有人会说:我的生命较其他人重要,因为我较其他人更理性更能干对社会贡献更大。但这里得小心,当我们一旦以这样的方式来评价人时,就已经改为从一种“外在的”观点来看人,而不是从一种内在于每个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看。
  我相信,当我们平时说人生而平等时,并非在描述一个自然事实,而是隐含了上述的道德观点:当我们放下种种用以间隔人疏离人的外在标准时,我们将见到每个生命本身,都有不可量化的内在价值。这个“放下”,绝不容易,所以平等是很难很难才能培养的德性,里面有很深很深的对人的关怀和爱。
  如果接受了这样的平等观,那么会有什么政治含意?我想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我们都是政治社群中的平等成员,政府就有责任给予每个公民平等的尊重。尊重人的什么呢?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渴望活好自己的人生。真正重视平等的政治,必须在社会每个重要环节,充分保障公民平等的权利,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活得好活得有尊严。
  但怎样才叫活得好?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理解:人会受苦;人有基本需要;人渴望自由规划自己的人生并赋予一己人生意义;人希望肯定自己同时得到他人认同;人期望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并有份决定社群的未来。有了这些理解,我们才能知道实实在在的人是怎样,然后就可以思考,到底怎样的制度,才能好好实现这些价值。这就回到我在文初提及的那一系列的平等政治。
  最后,或许有人会问,我的这种对平等的辩护,真的有道德上的吸引力吗?在一个充斥着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人宰制人的社会,还会有人相信平等是个值得追求同时有机会实现的理想吗?我相信,在理念上,没有人可以为今天这样极度的不平等辩护。我也相信,活在一个平等尊重的社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福祉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上,要改变今天的状态,首要的一步,是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学会穿过人世间无数差异,认识到感受到,所有生命都有同样价值。
  
  
其他文献
修昔底德笔下的斯巴达人害怕雅典崛起将使其失去盟友,他们选择了发动战争;从1652年开始的130多年英荷争霸则是由1651年的《航海条例》所诱发。这些都不是针对柏拉图所说蛮族这种“天然敌人”的战争,但基于对“能力”和“意图”的考察,一个企图增殖权势的竞争者可能被旨在维持现状的另一个国家判定为敌人。  在20世纪著名的“一战”和“冷战”前夕,德国和苏联因各自能力的骤增和扩张意图的暴露而成为英美等国的遏
2010年6月4日菅直人出任日本首相后,一直疏于对外国事访问,除了当月赴加拿大参加G8峰会和G20峰会,9月出席联合国成立65周年特别峰会,10月前往布鲁塞尔出席亚欧峰会、到河内参加东亚峰会,11月出席釜山G20峰会,以及今年5月去法国多维尔参加G8峰会外,对美、中、俄等大国的访问都付诸阙如,尽管这些国家首脑都曾邀其来访。  上海世博会期间,因前首相鸠山任内曾预定出席6月12日“日本馆日”活动,菅
16世纪后,世界进入海权时代,在此之前是欧亚大陆主导的陆权时代。当时从地中海东岸到中国,商队来往频繁,此即著名的古“丝路”,它在成吉思汗时达到顶峰。  古代“丝路”可分两段,东段是从中国到中亚和天竺的这一段,除了商务、军事、文化的交流外,更重要的是宗教上的来往。我对古“丝路”极有兴趣,过去即在台北“敏隆讲堂”讲过古丝路。教材有东晋法显的《佛国记》、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元代长春真人的《西游记》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一季度的各项经济发展数据都在下滑,8.1%的GDP增速创3年来新低,7.3%的进出口增速是金融危机以来最低,财政收入增长同比下滑18.4个百分点,为近年罕见。  实际上,对于告别高增长的预测,原本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但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下,这一预期被推迟了,如今面对比金融危机时“更糟糕”的局面,已不可能再继续出台另一个4万亿来挽救了。  低增长时期
“西藏的长治之道,还是要建立在文化基础上、信仰基础上、不应该建立在一种简单的政治经济基础上。政治经济没有文化作为根基,就容易形成一种临时措施、短暂措施。就汉藏而言,从唐朝以来的,实际上是通过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的支撑,维系了上千年的汉藏关系的大统一大融合。”  ——圆持法师    元朝以来一直到现在、在藏传佛教徒的心目当中,他们始终把白塔寺当成圣地,如果在里面建立一个汉藏佛教交流中心,通过佛教内部增
“后劳教时代”对公安部门打击违法犯罪的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法治化要求。  今年6月底,湖南省政法委及省级各司法机关联合发出《关于全省政法机关服务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要求各地“慎重羁押”,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法人代表或高管人员,除确有必要外,尽可能采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已刑拘、逮捕的,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且案情基本查清的,可视情依法变更为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刑拘是公安部门对犯罪嫌疑人最经常采用
全国总工会今年给出一个明确时间表,计划于2010年到2012年3年内,在已经成立工会的企业基本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全总目前正积极推动的《工资条例》,工资协商制度也拟写入其中。数据显示,已有13省(區、市)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推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谁都不愿意见剑采取过激行为来解决问题。开诚布公协商无疑是最好的策略。而且在市场经济框架之内,市场主体之间本就必须具备相应的
夜间,从墨西哥世界闻名的度假胜地坎昆飛往古巴首都哈瓦那,感觉就像是体验一段通过时光隧道的旅行。比较两地,天都是湛蓝的天,海都是蓝绿相间的海,空气都是干净透明的空气,气温都是温暖适人的二十七八度。但是,其他的一切都完全不同了。坎昆拥有200多家五星级度假宾馆以及完整一流的配套设施,物价却明显低于中国国内水平。整个城市夜间一片灯火璀璨,熙熙攘攘。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店里,见到的百姓脸上无不洋溢着自信和乐
5月27日,通过微博,陈里邀请8名农民工在西安吃饭,陈里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因为这一特殊身份,这件事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有人说他“作秀”,有人向他诘问,也有人为他辩解。  “如果网友们知道我不仅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而且还是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犯罪学的学者,就不会对我请农民工吃饭感到奇怪了。”6月中旬,陈里将他的著作《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分别寄赠给了500多名微博网友。  农民犯罪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达到发展中国家1980年代的平均水平。”到2000年,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从此4%就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个情结,或者说一个心头之痛。  1993年的4%承诺的分母是国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