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物种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农业物种遗产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当前,农业物种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存在价值认识、管理体制、保护方式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不足。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机制,贯彻整体保护、活态保护原则,维护农民权益,引导农民自发保护传统物种,并加强多学科合作,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传统物种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其他文献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作为服务于学人、刊载学术成果的学术期刊应当有担当和社会使命。学术期刊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努力提升办刊质量,深化办刊理念的前提下,当前特别要增强以下三种意识.
父亲是一位人类学家,他既是一位“作为人类学家的父亲”(长期田野工作的信仰者与实践者),同时也是一位“作为父亲的人类学家”(在家中有着身为人父的严肃,但在严父的角色之下却带着人类学家的开明)。总体来看,父亲曾在不同场合说他一生的研究历程,是从具体而抽象、从异文化到己文化,再从单一文化至全人类文化。用人类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从“可观察的文化”到“不可观察的文化”,从“他者的文化”到“我群的文化”,从“微观的文化”到“宏观的文化”。这种由具体至抽象、由远而近、从微见巨的模式可说是传统人类学家养成的理想境界。也就是
透过累积大量的中国民间信仰与仪式、家庭制度的研究基础,李先生总结了“三层面和谐均衡致中和”观点。李先生强调的民间信仰小传统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以“致中和”诠释中国传统乃至海外华人追寻最高层次的和谐与均衡原则,在整个人类学汉人社会文化研究脉络,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意义。李先生在研究方面坚持的是严格的规范,学术行政方面则秉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但在其他为人处事方面却又不失他所强调的和谐与均衡,为学与做人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同时又能以人类学的视野关注民间信仰等小传统。李亦园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归纳中国传
多年以来李亦园先生一直鼎力支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办刊,除了自己在该学报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外,还鼓励自己的弟子投稿刊文,后又于21世纪初亲自参与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等22家单位发起的“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创建工作,直接推动了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建设向更高更广的层面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和“人类学高级论坛”,甚而中国内地人类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李亦园先生功不可没。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史学对于医学核心能力在知识、论证和操作上所发挥的作用。史学对于了解疾病的成因(如非还原论机制需要计算疾病长期以来的变化量)、疗效(如为什么医生认为他们的治疗方案有效,还有就是他们在不同时期的评估方式的变化)有核心贡献。同时有助于了解医学知识和实际操作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中的偶然性。这些都是医生作为诊断者和治疗者需要知道的。因此史学恰恰能被纳入医学教育中最为盛行的核心技能的培养。
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航运资源,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加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促进北部湾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确定南部主要港口在互联互通战略中的定位,构建与各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港口结构、加强对外联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采用基尼系数、区位熵等方法,对南部主要港口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互联互通战略,对南部主要港口从综合定位、腹地区分、功能货种定位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为南部主要港口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参考。
期刊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扶植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传承与创新,服务中国学术新生力量的培育,拟定于2018年6月29至7月2日在广西南宁举办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四届博士生论坛.现面向全国高校在读博士生、青年教师征文,具体事宜如下.
从民国建立之初,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如何“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及如何“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一直是政府力求实现的目标。为此,不断有转变边疆地区社会和民族的化边工作的方案设计和政策实践。归纳而言,这些化边工作包括两大类型,一是有关边疆民族称谓和身份的筹划和设计,可称其为化边工作中有关边疆民族“名”的工作;二是直接在边疆民族中开展的各种工作,可称其为化边工作中有关边疆民族“实”的工作。从化边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来看,在“名”方面虽然有改正边疆民族称谓的举措,但是同时又有不承认边疆民族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