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农业文化遗产逐渐受到国际学人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文明大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是大自然与祖先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成果。如今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农业文化正面临着消亡的境遇。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人们的集体智慧,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有着独特的解决之道,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古丈毛尖是享誉国内外的茶叶品牌,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公布2016年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结果的通知》,古丈毛尖榜上有名。古阳镇种茶历史悠久,是“古丈毛尖”等名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通过传统的发展,具有特色性与代表性的传统农业形式不断发展与完善,古阳镇古丈毛尖茶的独特品质,使得它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受到皇室的亲睐,现已成为文明中外的重要的茶种。但在发展社会经济过程中,当地人们对古阳镇古丈毛尖开始出现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古阳镇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本文从民族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丈毛尖茶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当地的田野调查和分析,展现出古阳镇古丈毛尖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其中蕴含着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生态价值以及传统制茶工艺价值等进行梳理。阐述出对古阳镇毛尖茶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生产制作到市场维护等几个方面分析整理了古丈毛尖茶文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阻碍,针对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五个相应对策:第一强化制度保障,增强社会认知;第二加大教育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第三发挥社会各界作用,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第四,发展茶旅融合;第五,重视地方性知识保护。以期对古阳镇毛尖茶更深入的研究与充分的阐述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更好地维护地方生态系统的稳定,更好地促进湘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