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双重视界及其认识论意蕴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眼界”的概念,意指驻留在商品交换视界中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认知结构。该认知结构不仅主导了亚当·斯密和黑格尔的资本主义观,也制约了部分马克思主义者的资本主义批判,将资本主义批判狭隘地局限在商品同质化和社会合理化的界限内。对此,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视界,即商品交换视界和生产方式视界。通过劳动力的商品化,马克思不仅从商品交换视界深入到生产方式视界,而且还立足生产方式视界透视商品交换视界的历史前提。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认识论意蕴在于:资产阶级认知结构的瓦解必须批判该认知结构的历史前提,这正是马克思认识论与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原则性区别,也是马克思的认识论超越阿尔都塞、广松涉和索恩-雷特尔等认识论批判理论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杨儒宾提出朱子慎言德性之知的问题,本文以理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认为朱子这一态度是其扬弃张载和二程相关论“知”思想的结果。张载首创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之分,这是其以本末二分模式论本体、心性之必然结果。程颐虽也强调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区分,却强调“正心诚意”工夫必须在“格物致知”上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对立。朱子慎言德性之知,与其以“理一分殊”模式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有关。朱子强调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在本源上相通、在分殊上相异,因此“格致”工夫就不可预设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对立,而应在“分
舒茨立足于交互主体性和世界的世间共源性,对胡塞尔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理论进行批评,否定构造他人的超越论道路。舒茨过分强调超越论主体性在构造他人过程中的本体论优先性,具有狭义的“主体中心主义”倾向。并且,他过分强调超越论主体的构造性,没有坚持构造性和被给予性的统一。因此,他对胡塞尔超越论构造理论的理解具有片面性。本文在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的理论框架内提出,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和世界在构造意义上是结构依存关系,即超越论共源关系。进而,本文认为超越论交互主体性难题的实质是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并基于超越
在对分配正义的讨论中,平等主义观点近几十年来甚为流行。著名哲学家哈里·法兰克福对此提出犀利批评,并主张一种充足主义的观点,认为真正重要之事不在于比较人们之间是否平等,而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足够”,即让更多的人达到充足的门槛水平。法兰克福的观点虽然具有吸引力,但研究发现,他对“充足”的定义非常模棱两可,对平等的理解也过于窄化,还忽视了充足门槛上下的不平等问题及其引发的不利后果。在这个意义上,充足主义其实并不充足。充足与平等都是分配中重要的道德价值,充足不能完全离开平等而独立存在。
佩蒂特认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按照自己持有的各种态度构成自己的心灵。心灵通过各种能力进行言说,人们通过言说的心灵进行社会交往和生活。人们的心灵言说不可或缺地包含这样一个过程:决定如何判断以及思考什么;通过基于规则的推理控制他们的思考;享受一个特别的认知意识;达成承诺和形成共同体;构建人格和自我;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承担责任。我们只有在人类社会学的基础上,回溯人类心理,才能理解这一过程。这也是有关“人类生活如何是一个语言交往的社会”的一种解释。
对比主义主张,知识是三元的对比关系。对比主义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为知识的对比性提供了理据。在思辨层面,论证对比项的理据有:对比归赋论证、捆绑论证、省略论证、聚焦论证、表面悖论论证、兼容论证、探求得分论证以及思想实验论证;在实证层面,问卷调查发现知识归赋具有对比效应。对比主义在最近十多年来迅猛发展,并逐渐扩展到信念、确证、解释、因果、正当性、实践推理等研究领域。尽管如此,对比主义的繁荣背后隐藏着不可克服的困境,作为基础的知识对比主义面临实证的挑战,难逃非超越性、可取代性、自身难题等方面的理论困境。
在当前全球正义问题的论争中,当代著名伦理学家吉莉安·布洛克提出了一种富有影响力的全球正义观念。其要旨是,全球所有人都应得充足的资源与机会,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以保证过上一种最低限度的体面生活。布洛克这种以“充足”为基础的“弱世界主义”观念旨在挑战过去几十年间流行的“强世界主义”立场。她意在探究,为什么要用“消极的”机会平等替代“强世界主义”主张的“积极的”机会平等;为什么差别原则无法作为全球范围的分配原则;为什么只有“基本需要”,而不是“基本权利”,才能作为全球正义的价值基础。布洛克的弱世界主义理念的确
先验论证曾被寄予反怀疑论的厚望。尤其在当代知识论领域,面对彻底怀疑论的挑战,先验论证的反怀疑论作用亟待说明。经过斯特劳德对强先验论证的批评,哲学家们开始探索先验论证的弱化使用方式。斯特劳德认为弱先验论证的“不可或缺”与“无懈可击”两个特性具有独特的反怀疑论功效,但有批评意见指出,弱先验论证面临认知辩护缺失的问题。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批评者不仅错误地缩小了认知辩护的范围,还误解了信念系统中不同命题所扮演的角色。总而言之,弱先验论证可以回应认知辩护缺失问题。
戈兰·瑟伯恩(G ran Therborn)教授是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曾任剑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瑞典高等研究院(Swedish Collegium for Advanced Study)社会科学学部副部长、瑞典哥德堡大学社会学教授以及荷兰奈梅根天主教大学政治学教授。作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至深的全球知名学者之一,瑟伯恩教授因长于大视野、多角度、框架性地建构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政治学与社会学主题而闻名。他曾在《新左派评论》等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著作被翻译成至少二十四种语言出版,新作《城市与权力》也即将发行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研究中有许多可以挖掘的丰富内容。“真”包括认识论意蕴的真和本体论意蕴的真,后者更为根本。“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是社会自我批判的两个环节。前者在于,社会主体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批判,在对社会现象否定意义的反思中达到与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相联系的彻底性,以形成认识论意蕴的真。后者在于,社会主体通过意志的中介,使体现为理想蓝图的社会价值观念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以部分社会基本制度变革为成果的客观实在,以形成本体论意蕴的真。这两个环节既是因果关
问:您是怎样走上哲学专业研究道路的?请勾勒一下您迄今大体的学术经历?答:我的哲学因缘可追溯到初中时代。在“文化大革命”中,偶尔读到了翻印的毛泽东在1937年写下的讲稿《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为该著及其理论思维的魅力所深深浸染,激起了自己极大的哲学兴趣。未曾想到,这竟预示了自己的终生事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