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灵言说构成语言交往——评菲利普·佩蒂特的约翰·洛克讲座《心灵言说》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佩蒂特认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按照自己持有的各种态度构成自己的心灵。心灵通过各种能力进行言说,人们通过言说的心灵进行社会交往和生活。人们的心灵言说不可或缺地包含这样一个过程:决定如何判断以及思考什么;通过基于规则的推理控制他们的思考;享受一个特别的认知意识;达成承诺和形成共同体;构建人格和自我;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承担责任。我们只有在人类社会学的基础上,回溯人类心理,才能理解这一过程。这也是有关“人类生活如何是一个语言交往的社会”的一种解释。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此,我们尤其需要进一步认真清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中一些未能得以深度理论分析的问题。我们看到,后康德哲学家对旁观理性与行动实践关系的解读是对康德实践理性的进一步发展,但未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处理旁观与行动关系中的高度。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一解读模式没有突破主客统一的哲学范式,更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与方法论层面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主客体直接统一的基础上理解“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关系,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深刻揭示了“赤裸负债人”作为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所塑造的主体形象的生命政治内涵。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将自由自觉的劳动经由物质性的谋生劳动与货币性的交换活动,改造为非物质性的自我异化劳动,这是造就“赤裸负债人”的劳动根源。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社会阶级关系中,资本主义信贷/债务权力发挥着不同的支配作用,构成了对“赤裸负债人”的社会治理机制。以“资本与利息的最大化”作为衡量个体生命权利、地位与价值的终极标准,固化了“赤裸负债人”的主体存在。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从劳动根源、关系治理与
朱子不仅集宋代理学之大成,还承启古今礼学之变革,朱子《家礼》便是朱子对自己礼学思想的实践性著作。在哲学层面,朱子《家礼》礼仪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终极关怀,指向性与天道。在宗教层面,朱子《家礼》中的丧祭礼分别继承了儒家礼学“慎终追远”与“报本反始”的精神,最终指向生命的不朽和精神的永存。在人生之道的层面,朱子《家礼》的终极关怀表现在生命延续、道德提高与社会进步等方面。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借助于一个神话故事阐述了他们的历史哲学思想。按照他们的历史哲学思想,人类文明是在恐惧自然并征服自然的基础上发生的。无论在科学中还是在神话中,人都是用模仿自然的方法来控制自然。当人用模仿自然的方法来控制自然的时候,自然一定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对人进行报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成第二自然就是自然对人的报复的一个表现。当人用模仿自然的方法来征服内在自然的时候,内在自然被扭曲,人成为自我憎恨的人。这种自我憎恨的人无法形成社会共同体。虽然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说明了征服自然和自
在唐宋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宋代士大夫引领和推动了一场复兴师道的思想运动。宋代士大夫“以师道自居”的责任担当,强化了两宋儒家士大夫在政治领域与文化领域的主体意识;宋儒“以师道明正学”的学术追求,推动了两宋的儒学重建与宋学崛起。宋学追求一种“明体达用”的学术精神,完成了以“师道”为主体的道统论思想建构。宋儒以师道复兴为契机,推动着汉学型“周孔之教”向宋学型“孔孟之道”的转型,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教形态转型的历史趋势。
陈睿超著《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研究——以〈潜虚〉为核心》一书于2020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指出,北宋司马光独创的《潜虚》是其易学宇宙观建构的集中体现,在司马光的易学体系乃至整个哲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首先,该书对《潜虚》的版本情况、今传《潜虚》全本的续补者、《潜虚》之《行图》《变图》《解图》文字的真伪甄别等文献方面问题进行了细致考辨。其次,该书论述了作为“拟经”的《潜虚》在哪些方面继承了汉代扬雄《太玄》仿拟《周易》的写作方式,又在哪些方面相对于《太玄》作了调整与创新。再次,该书详细分析了《潜虚》
李存山著《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书于2020年1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题为“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所收文章有《“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的系统及其特点》《孔子与中国哲学“思想范式”》《老子哲学与中华精神》《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国学与中国哲学》等;下篇主题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收文章有《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文化认同》《中华精神与“道德性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变”与“常”》《儒家文
杨儒宾提出朱子慎言德性之知的问题,本文以理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认为朱子这一态度是其扬弃张载和二程相关论“知”思想的结果。张载首创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之分,这是其以本末二分模式论本体、心性之必然结果。程颐虽也强调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区分,却强调“正心诚意”工夫必须在“格物致知”上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对立。朱子慎言德性之知,与其以“理一分殊”模式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有关。朱子强调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在本源上相通、在分殊上相异,因此“格致”工夫就不可预设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对立,而应在“分
舒茨立足于交互主体性和世界的世间共源性,对胡塞尔的超越论交互主体性理论进行批评,否定构造他人的超越论道路。舒茨过分强调超越论主体性在构造他人过程中的本体论优先性,具有狭义的“主体中心主义”倾向。并且,他过分强调超越论主体的构造性,没有坚持构造性和被给予性的统一。因此,他对胡塞尔超越论构造理论的理解具有片面性。本文在胡塞尔超越论现象学的理论框架内提出,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和世界在构造意义上是结构依存关系,即超越论共源关系。进而,本文认为超越论交互主体性难题的实质是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并基于超越
在对分配正义的讨论中,平等主义观点近几十年来甚为流行。著名哲学家哈里·法兰克福对此提出犀利批评,并主张一种充足主义的观点,认为真正重要之事不在于比较人们之间是否平等,而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足够”,即让更多的人达到充足的门槛水平。法兰克福的观点虽然具有吸引力,但研究发现,他对“充足”的定义非常模棱两可,对平等的理解也过于窄化,还忽视了充足门槛上下的不平等问题及其引发的不利后果。在这个意义上,充足主义其实并不充足。充足与平等都是分配中重要的道德价值,充足不能完全离开平等而独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