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英语情感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学生乐学、爱学的内驱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把课上得成功。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没有情感的英语教学,就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也不可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
  一、培养教学情感,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好比是一台戏,老师和学生要同台演出,学生是主要参与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演员,还是导演,教师就像一位优秀乐队的指挥员,使每一个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演奏出美好的生命乐章。为了演好一台戏,既需要师生默契配合,又需要情感的交流。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柯纳的研究表明:“面带微笑的人,比起紧绷脸孔的人,在经营、推销及教育方面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脸比紧绷的面孔藏有更丰富的情报,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人际互动中占据主动。”微笑有助于建立师生和谐的关系,使学生情绪高昂,愉快地学习。教师的语言要文明,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或是答不出来,教师以苛刻的语言对待学生,就犹如在学生的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低落,长期下去,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好学生就会学习退步,后进生也就越来越差。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学生答问题答的不对或答不出来,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答对了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或公开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和融洽的合作气氛,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和无阻乐趣,从而乐于学习。人们都知道,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工作,就会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反之,则思路阻塞,反应迟钝。同样,如果学生的心情越愉快,他们的思维就活跃,聪明才智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就越好。
  二、培养英语情感,教师必须有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利他主义,即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或良好印象的助人精神。有的教师由于说话不注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缺乏同理心。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说到“差生”,被叫学生处境的难堪是可想而知的,人总是有自尊心的,当着众人的面被称为“差生”,还得站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滋味如何?我们要为这些“差生”想一想,他们的学习差,本身就有压抑感,总觉得比别人矮一头,若叫他“差生”,就更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常言道:“打人不打臉,说话不揭短。”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定要谨慎,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他们的心情,为学生着想。
  不但在课堂上对学生有“同理心”,在课外也要有“同理心”,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像春雨润物无声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从而激起对教师的爱,爱屋及乌,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这门课。例如:我班有一学生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有一天,他没吃早饭,他母亲到校给他送饭,正巧这天上午学校包场电影。家长到校后得知他经常不写家庭作业,很生气,就劈头盖脸地打他,当时,我又是同情,又是恨,同情的是,家长打他,他哭得很伤心,恨的是,他不写作业,天天如此。最后同情心占了上风,家长打他,我就阻拦不让打,我说:“再原谅他一次吧!”这时,周围的学生都排队看电影去了。家长说:“作业不写,电影也不让他看。”我说:“电影还是要让他看的,看电影也是受教育,通过看电影他肯定能把作业补上,我相信他一定能补上!”这个同学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事后,他果然把作业补上了。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表扬,他就会受到鼓舞,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现在,每堂英语课他几乎都举手发言,有时发言还很正确。如果家长打他,我袖手旁观,再不让他去看电影,他肯定对老师恨之入骨,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可以说,在他挨打时,老师为他解了围,他心里是明明白白的。人都是有感情,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培养英语情感,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幽默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进入最佳状态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化。例如:英语有一则谚语:“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热身可结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或某位学生用多数学生能接受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说一则谚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谈或者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等,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可设置一个悬念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还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引起学生注意。
  开始教单词时,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apple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apple,然后指着足球结合肢体语言问学生:“What’s this? It’s an apple.apple,apple重复几遍,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apple,apple,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游戏,比如:复习egg,basketball,pencil,eraser,banana和dictionary等名词时,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秘密地把egg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What’s in my bag?学生猜后回答(宜单人进行)。
  S:It’s a basketball.(如果答不对,就说如下说法。)
  T:No,it 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s it?学生猜答。
  S:It’s an egg.猜对了,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
  T:Yes,you’re right.You are very clever.
  然后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既复习了单词,又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又练了说,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加。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呈现分化加剧的趋势,其中原因多种多样,有地域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客观原因,也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佳的主观原因。如何克服不利影响,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小分化面积和分化程度,是每一位普通高中英语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關键词: 普通高中 英语学习 现状与对策  一、问题调研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每届学生中总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摘 要: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形象生动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整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整合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创新的能力。在探索
摘 要: 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hand义项为语料,分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 hand的义项 转喻 隐喻  高中英语教学中,一词多义是语言词汇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它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其历史演变,词义可分为本义和扩展义(或延伸义)。前者指的是词汇的原意,一般来说是具体的、人类最初认识事物的意义;后者指的是从原
同志们: 昨天,我们隆重举行了新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温家宝副总理、邹家华副委员长、朱光亚副主席亲切接见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地质工作者。温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s disease, AD)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主要类型,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amyloid plaques),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被称为问题意识。  人类的思维开始于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学习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
期刊
临床实习是护校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生学习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组织护生开展座谈讨论、写心得体会、演讲会、技术比赛等活动,了解到护生不同时期的
摘 要: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办学数量上不断增多,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但受到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在教学质量方面逐渐出现降低趋势。作者针对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格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分析了现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英语教学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自身教学体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复合型人才 问题和对策  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