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培养问题意识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22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被称为问题意识。
  人类的思维开始于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学习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树立信心,敢于发问
  好问是初中生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会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教师、家长有时觉得反感、置之不理,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的好问心理。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营造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说:“只要你想到了,就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不要怕出错,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没有人会笑话的。”教学中或许学生提的问题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但我们只有在学生有勇气提问后,才能慢慢引导他们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这样才可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在自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可避免地与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关联,教育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以一定的问题作为自己思维的明确目标,促使自己自觉思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的境界,调动学生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自觉寻求答案。在学习仁爱版八年级上Unit 3“ Our hobbies”Topic2 “What sweet music! ”Section A之前,我先问: “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Now let’s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If you know this song,please follow it .”这样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甚至跟着唱了起来。在听、唱完歌曲后,我又问:Do you know what the name of this song is?由此顺利地导入到新课中。 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
  随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许多知识都有可能在自学过程中自觉获得。
  三、提供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讲授过多的课堂,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使有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提问题,但总是缺乏耐心,没有留足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提出问题变成走过场、走形式。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学习仁爱版七年级下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Top ic2 “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Section C時,如果一开始就问: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able manners in our hometown? 学生不容易直接给出一个全面的、概括性的回答,如果教师将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a.Are we supposed to make noise while we ’ re eating?
  b.What do we often use while eating?
  c.Should we stick our chopsticks into the food?
  d.Are we supposed to point at others with our chopsticks?
  学生在此引导下,就能轻易地、自信地回答原来的那个问题,而不会有紧张、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绪出现。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饶有情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适时评价“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并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评价:前面同学说得好,学生就说:“我非常欣赏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如果前面学生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现实生活中英语问题无处不在,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对大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会与之擦肩而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把握好新教材特点的前提下,课堂内外,始终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激活和开放状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相关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课题。针对现有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不足,我校实施了“任务驱动—思维提升—案例补充”的教学模式,在信息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管理 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信息管理专业英语是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在大学英语课程之后开设的。通过学习该课程,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糖蛋白质糖链结构分析方法仍在发展中,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成为研究重点。在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中,位点特异性糖链结构的变化显著。而传统的PNGase F切糖与相应的修饰位点与糖链结构鉴定技术,无法将糖肽的糖基化位点,与相应的糖链联系在一起,所以,位点特异性糖链结构解析成为当前糖蛋白质组研究的重要目标。本论文有三章构成,第一章,首先介绍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推力作用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势必成为高职学院教学模式的指挥棒,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目前教师们要用心思考的问题。跳出“讲课”的框架,改进常规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效果上看到成效。据此,作者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堂 适应需求 改进教学  日常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面临很多的难题和困境。归结起来,主要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学生在
摘 要: 基于我国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和学术交流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将个人演讲、小组辩论等活动引入课堂,探索、构建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既能满足语言技能训练需要,又能实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 思辨能力 演讲 辩论 《学术英语》  建构主义学习观已成为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的主流
摘 要: 近年来,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呈现分化加剧的趋势,其中原因多种多样,有地域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客观原因,也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佳的主观原因。如何克服不利影响,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小分化面积和分化程度,是每一位普通高中英语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關键词: 普通高中 英语学习 现状与对策  一、问题调研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每届学生中总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摘 要: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形象生动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整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整合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创新的能力。在探索
摘 要: 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中hand义项为语料,分析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 hand的义项 转喻 隐喻  高中英语教学中,一词多义是语言词汇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它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其历史演变,词义可分为本义和扩展义(或延伸义)。前者指的是词汇的原意,一般来说是具体的、人类最初认识事物的意义;后者指的是从原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s disease, AD)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主要类型,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amyloid pla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