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社会资源,让《科学》课堂充满智慧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并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實验稿)》,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由于小学《科学》课程不是统考、统测的指定科目,导致这门科目依旧是主学科的附庸:同时小学教师编制中科学老师基本不在其列,所以《科学》课程必然就成了主科老师的兼职。由此而来《科学》课程所具备的时间、空间、资源就明显弱于主科。在这样的背景下,努力寻找一种《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探索过程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玩与做、学与议、想与问,让他们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他们融人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造的灵感,开发智力。这一切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科学》课程所提出的“在生活中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爱上科学探究,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目标。
  一年多来,笔者不断实践、探索,结合东莞市的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走出校园学《科学》”的教改思路,对社会资源进行了合理开发。2009年7月,我校与东莞科技博物馆正式签订《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合作协议书》。东莞科技博物馆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目标,选出有代表性、符合孩子兴趣需求,并可以操作推广的《科学》课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发相应课程,当课程准备充分后。学校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科技馆,在特殊的氛围下全身心的浸沉在科技的海洋中。
  
  二、“我发现”,“我创造”,“我疑问”
  
  杜威提出的“做中学”认为,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体验、尝试、改造。所谓学问,就在学习实践中,产生问题,进而质疑,通过探究,产生新知,激发创新。我们采取“走出校园学《科学》”的实践活动就是体现着这种思维。
  “浮沉玩偶”是科技博物馆根据《科学》课程开发的一堂科技互动课。首先孩子们来到科技馆的启蒙区亲手操控小潜艇的浮沉,小潜艇并不是透明的,那小潜艇为什么沉浮呢?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实验课堂,在老师的引领下动手制作“小潜艇”,亲身感受重力变化与浮沉的关系。
  但实验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孩子们又发现:瓶子中那些小的浮沉木偶,当没用力压瓶子时,就浮在水面上;当用力压瓶子时,浮沉木偶就下沉,当再大力挤压瓶子时浮沉木偶就会下沉。这与刚才实验室的潜艇浮沉有关吗?孩子们又提出了质疑:潜艇的沉浮与潜艇体内水的重量有关,但这瓶子里木偶的沉浮。却是因为外力挤压瓶子而浮沉,而不是改变木偶的重量。这里面有关系吗?
  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激起,有的孩子干脆把瓶子里的木偶拿出来掂量一下,又塞回去,有的拼命地摇瓶子,结果瓶子内的木偶并没有经过大力的挤压就全部沉到瓶底,孩子们沮丧极了。
  突然一个孩子指着这些全部沉到瓶底的木偶高声说:“老师。老师,沉下去的木偶都进水啦!我瓶子里浮上来的木偶,我看到它的底部有气泡泡……”
  “我想起来啦,我压瓶子的时候,我好像看到木偶里面的气泡泡缩小了。”
  “是啊,我也好像看到压瓶子的时候,木偶动了一下,进水了。”
  “气泡泡变小,水不就进去了吗?”
  孩子们又带着新的问题,去实验,寻找答案了,这一回他们看得更细心,动作放得特别慢,一个力气大的男同学负责挤压水瓶,其他几个趴在桌上,侧着头,瞪大眼睛,紧紧瞪着木偶受压时进水的一刹那。“看到啦!看到啦!”孩子们如获至宝一样欢呼高喊着,已经沉下水底的几个木偶被倒了出来,重新放到瓶子里,实验获得成功,孩子们脸上露出喜悦。
  通过开发社会资源,让《科学》课堂可以充满智慧。在这些系列活动的背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崭新模式。记得科学课程倡导“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随着我们对《科学》课程开发的项目越多,与东莞科技博物馆合作得越深入,让孩子们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应对更加自如。
其他文献
“嘉年华”(Carnaval)一词另外的译法是“狂欢节”,“科学嘉年华”也就可以理解为一场为科学而进行的欢庆,是大家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来了解和享受科学带来的愉悦。这里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个中国读者更熟悉的一个词,就是“科普活动”。科普活动作为科学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主要的一些形式已为公众和科学传播工作者所熟悉,但是如何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并适应由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而导致变化的公众科普需求,是每个科学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复杂且琐碎。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力,既建立好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又协调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能从德育、智力、体能等多方面去挖掘學生的潜能,保护学生的身心成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重中之重。班级管理工作做得好,既展现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又能帮助班主任快速俘获学生的心。而所有的这一切又能够督促班主任更加出色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那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
摘要:本文作者采用类似于WebQuest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协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发现初中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网络知识的筛选能力、整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而高中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更能有效地对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进行更为完善的展示,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研究同时也发现了这种基于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学生天文活动的不足之处,
5月17日上午,匹兹堡David Lawrence会议中心,第63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上,中国青少年成绩喜人,共获得16个奖项,其中学科大奖11项、专项奖5项。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段沛妍和来自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的徐毅华,分别获得生物化学及动物学科一等奖。  此次中国代表队共派出19个项目、27名学生参赛,学科涉及动物学、工程学、化
“刚开始,面对高速旋转的钻头,我有些胆怯,但经过科技辅导员的示范指导,看!我现在也能自己操作机床啦!”11月6日,上海科学会堂青少年科学社工程组会员首次培训班上,1名卢湾高级中学的女生欣喜地表示。此次培训活动吸引了近200名中小学生的参与,他们在科技辅导员理论加操作的指导下,当了回小小工程师。  培训特邀同济大学副教授沈拓向同学们作了题为《工程项目的制作流程和要素》专题讲座。沈老师就开展工程项目的
为科技辅导员提供更加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培训课程,提供更为便捷、快速、经济的在线学习机会,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正在努力建设的科技辅导员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中国青辅协与北京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科技学堂——科技辅导员在线学习中心”,将于今年夏天正式上线。本期专题特邀中国青辅协秘书长林利琴女士撰文阐述青辅协以信息化手段促进科技辅导员培训工作的思考和举措;同时还邀请到课程开发人员对于今
背景与研究目的  距离乌鲁木齐市不足50km区域的达坂城镇,号称百里风区,以极端干旱和满地砾石、伴随着长年大风天气而闻名于世。但在这样极端大风和干旱环境下,依然有植物生长繁衍。  那么,这些植物有怎样的生长和繁殖特性?以什么特殊的方式适应这样极端的环境?我选择了达坂城为主要研究区,以这里典型的优势种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见图1)为对象,以植物生活史的最初阶段
磁懸浮初探
期刊
科学素养不应视作支离破碎信息及毫不相干技能的简单集合,而应是一个内容丰富、技能与观点可以相互支撑的架构,这个架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学习应建立在他们的既有知识基础上,这才能了解他们今后还得学什么,并为他们日后还应该学习什么作好准备。  ——《科学素养的导航图》  从2012年1月开始,北京一线教师、教研员在“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
天才小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