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学计划是否完成,在三维目标中,不能过分强调知识技能是否训练到位,而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目标是否在教学中是否生成。我们要把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变成过程开放、动态生成的“生成性课堂”。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