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维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探究

来源 :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在学科分类和教学内容上的并立和裂痕,使高校思政课陷入缺乏文化根基的政治宣传困境。“文化+”思维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融合关系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文化合理性,最终也影响到文化立国战略。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融入“文化+”思维的可行性,为彼此的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可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两个层面采取“文化+”思维的融入策略,当然,应该避免娱乐化和忽视理论的倾向。
其他文献
自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以来,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管办评分离的内涵和2003年以来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将质
为了培养学员设计和制备复合材料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学员参与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复合材料成型(课程综合设计)”的教学质量,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对本
信息技术在当代不断深入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教育亦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影响。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直面各种挑战,着力解决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知识
专业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专业素养,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本文界定了高职旅游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生态位的基本内涵, 解读高职旅游专业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关键,也是
专业设置是连接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桥梁,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为目标。对佛山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经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佛山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缺乏地方特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年至2018年有关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以Excel、SPSS22.0、BICOMBS2.0、和Ucinet6.0等软件为工具从文章数量、期刊分布、发文量区域分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逐年下降,这个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应对策略,以
习总书记明确强调, 必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然而,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心理学角度下的亲和力的作用, 没有挖掘亲
'德性实践'是基于人的实践可能性将'德性'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促进人的道德发展,是'德性'和'德行'的统一。厘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