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高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问题导学是建立在教师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重点在“导”,这是应用问题导学法教学策略的关键,也是与教师日常课堂提问的本质区别。本文主要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贯穿课堂、利用物理实验这三个角度出发,探究了物理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问题的提出与问题之间的关联大有学问。好的问题提出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笔者阐述的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就是这样一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要创设问题情境,而不是从纯理性的角度直接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情境,学生不仅能够明确问题,还能够从丰富的内容中掌握其他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质点 参考系”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现在是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学生回答:“当然是静止状态。”教师站在讲台上继续提问:“老师现在是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学生回答:“肯定是静止状态。”教师移步走向学生,又问学生:“老师现在是什么状态?”学生回答:“运动状态。”教师说:“我觉得我是静止状态,你们才是运动状态。”学生问道:“这怎么可能,我们一直没有动。”教师问:“你们是以什么为参照的?”学生回答:“地面。”教师问:“如果以教师为参照呢?”学生回答:“是教师走向我们,我们并没有走向教师。”教师问:“火车在启动之前,我们往往会因为对面火车的移动,而错误地认为自己乘坐的火车在移动,是不是这樣?”学生回答:“是的。”教师问道:“那么大家能不能认为是你们在‘走向教师’呢?”
  二、问题贯穿课堂,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贯穿课堂,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始终以问题为牵引,将知识与问题完全融合,使教学过程在提问的过程中完成。要想将问题贯穿课堂,教师需要选定合适的问题切入点,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容易引起学生察觉生活的细微之处。
  如在教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赛跑中,参赛选手使劲加油之后,他的速度会怎么样?”学生回答:“速度会加快。”教师又问:“选手用力之后,速度就会变快。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哪两个变量?”学生回答:“力和速度。”教师问:“力和速度是正相关变化还是负相关变化?”学生回答:“正相关变化。”教师问:“那么你们再想一想,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哪个变量?”学生回答:“时间。”教师问:“是的,在学生加速的过程中总共存在三个变量,力、速度和时间。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力在增大,速度在加快,时间在延长,三者都是正相关关系。”教师问:“还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力是马上增大的,而速度是逐步加快的。”教师问:“也就是说,力的增强不受时间的影响,而速度的提高却受时间的影响,对不对?”学生回答:“是的。”教师道:“很好,我们马上就要接近答案了。”接下来,教师继续提出引导性问题。
  三、利用物理实验,展开问题研究
  在物理实验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教导学生如何实施实验步骤,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知识。因此,在开展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物理实验的目的不是证明结论,而是帮助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如在教学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教师除了准备实验器械和素材之外,还要设计几个实验问题,如计算小车的瞬时速度、绘制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小车的速度与时间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寻找答案。
  问题导学法是将教学内容与问题引导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问题,还要掌握引导学生思路的方法,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就在于,它将学习过程和思考过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思考知识的同时,学习和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白建华.高中物理“问题导学”的具体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
  [2]王斯,刘翔.高中物理问题导学的设计与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6,(7).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写作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写作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写作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支撑他们继续写作的原因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这种作业是机械式的,写作课题没有
摘要:较强的自信心可以让一个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做事积极,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有自信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在班级管理时,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重视并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既需要时间,又要把握技巧。本文探究了小学班主任通过爱心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爱心 自信心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脆弱
摘要:教师指导中年级学生坚持用日记记录生活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从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灵活遣词造句、变通日记写作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日记成为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基石。  关键词:日记 中年级 写作能力  日记是人们记录情感、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一门考验人们耐心的艺术。中年级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习作,语言组织能力较低,逻辑性不强,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能让学生记录自己的生活感
摘要:现如今,初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阻碍,所以历史教师要反思教学工作,改进与创新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足;对策  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初中历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这
摘要: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本文论述了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几种策略,希望为大班幼儿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班 幼儿 习惯  一、养成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在培养大班幼儿学习习惯之前,教师要先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精准定位
摘要: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我国的医学院校在体育课程的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步。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体育选修课程的构建。  关键词:思政教育 医学院 体育 选修课程  一、完善医学院校體育课程内容  要想完善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师要先完善体育课程内容。首先,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系统化,继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
摘要: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注重计算机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层次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发展生,教师要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心。本文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中发展生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转化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户 发展生 转化策略  这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城关镇山口小学陆续迎来20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笔者班上有24名。他们从极度贫困地区搬迁而来,那里
摘要: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知识储备和语文学习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分析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范围不应局限于课本,还需要课外阅读作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都比较强的科目,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机械填鸭式地教学化学知识,中学生只能被动吸收理解艰涩难懂的化学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初中阶段化学水平的提升,还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生由于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对化学器材和化学实验都充满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