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理课程与生存教育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与生存教育提出了挽救地理知识和一个自由而进步的教育观念。这是因为所处时代的紧迫性,意味着社会需要把握经济和环境危机,目前要从全球金融动荡和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分别阐释,同时还关注教育危机。本文介绍一种对地理知识教育场所的说法。笔者认为,后期资本主义颂扬自由的教育理念已被新自由主义很好地取代。
  进步媒介的变化从新工党政府的半官方教育机构——QCDA,对RSA、个别学者和教育企业家如Guy Claxton,促进了关于获取知识的灵活的参与式教学法。当然,他显然拥有这些知识。事实上,这些知识可以从某些方面被描述为“强大的”(Young 2008),当然是“文化扫盲”的一部分(Hirsch 1987)。但正如Christine Winter(2009)指出,目前的教学反过来对教学法成为“寓教于乐”的结果产生了混淆(Burton 2007)。
  严谨的知识被广泛理解为专业化的并具有独立背景的,基于理论思想的原则和内容的知识。它包括自己内在的素质,为深入探索有关问题的原因(Peters 1996)。专业知识概念—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想法的简单飞跃并不是必须的。正如Pring断言:“这样一个传统的启动需要给予一定的政治独立,有权抵制派别和政治力量的宣传。一个真正的政治教育的核心自由教育的程度,这是在人文学科教学表现最好的。”(1999,第74页)
  因此,学校的学科长时间受到“学会学习”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使我们能在学校保卫自由教育空间。Pring指出并强调这一点:自由教育的想法是大到足以包含一个真正进步的关键教育。它依赖于教师,包括地理教师在内,形成深度的持续的严谨关系。Sally Eden提到:强调地理上的重要传统,继续做关于学术知识限定的活生生的观察,具有直接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像所有的学者,地理学家们喜欢批判现状,挑战建立和提高当代问题的知名度。Martin(2001)呼吁地理学家作为‘社会评论家’,代表下层阶级和不幸人就政策发言。由此推论,地理学家可能扮演‘环境评论家’的角色。代表环境及其恶化影响发言,事实上,许多人已经这么做了。地理学家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批评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它很难提供(以及测验和验证)环境解决方案的政策”。
  因此,课程不是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White 2007),支持维持现状并保持其地位的无可取代。回到Michael Young(2008),笔者认为当今地理如同“强大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能从家庭、社区、工作场所获得。Young坚持认为,对于年轻人,学校是特别且珍贵的地方,并且正是教师将强大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让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学校又很重要,特别是在教育环境中,在提供“解决方案”时应适当限制学科。事实上,地理作为一个学校的学科,理解这一点能在提供强大知识方面有好处。
  例如,意识到物质循环,无论多么理想的事,也不会去“拯救地球”:地球并不需要救援,尽管人类生活可能会让地球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知识并非意义上的“事实”,Hirsh(1996)指的是“核心知识”,但更多的是概念的理解——甚至是一个意向或心境。
  可以推理,環境和经济危机要求教育的回应。这样的一种回应始于一门课程,该课程关注对于任何受过教育的个人有用的知识,他们渴望可能在社会上扮演一个积极主动、有创造性的角色。它使得学校的地理课程避免只强调地理是合理的和永恒的这种陷阱(Standish 2009)。
  描述地理知识作为教育的载体,而非终点,强调潜力,在发展青少年“能力”的背景下,发展年轻人的基于知识获取和理解的智力。我们已经详细讨论过关于能力的观点(Lambert和Morgan 2010;Lambert 2001)。作为一种教育框架或教育过程,它是指将知识本位的学科纲要转变为一种开放式的、自由的、进步的,可以在地理课堂中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空间。地理是一种课程资源,地理教师是课程的制造者。从地理能力的角度描述了一个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学科:
  ●深度描述“世界知识”;
  ●理论上通告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关系;
  ●考虑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未来倾向和处理方法。
  可以预期,这些学习将通过强调地理理解和运用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常在现实的决策背景下:必须认识到积极参与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本身不是目的,而为手段,以确保地理学贡献的能力和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宋丽芳、张雪翻译)
其他文献
南京即将迎来2014年青奥会,这是一件令全南京人民骄傲自豪的事情,但在高兴的同时,也令人不禁为南京现在的环境而感到担忧。  南京为世界上少有的六朝古都,和镇江、上海一样属于中国第三阶梯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长江从江宁铜井进入南京,向北流入下关后折向东,在龙潭流出,进入镇江。秦淮、金川为南京两大水系,其中金川污染严重,已被列为劣五类水质。  南京总面积6 597千米2,大部分为低山丘陵,面积4 2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了解当前东莞市横沥中学环境教育开展的状况,从而发现问题,为今后的环境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利用问卷方式以横沥中学7个科82名教师和83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收回教师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97.6%。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教师,其学科分布为地理8人,生物11人,物理9人,化学12人,数学12人,语文18人,政治10人。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理科学巨大进步和国际地理教育改革创新背景下,我国地理教学论学科建设虽一路颠簸却始终向前发展。这种发展是由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与地理教学理论革新交织而成的。地理教学理论革新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路向,地理教学改革实践又为地理教学理论革新奠定了厚实的实践基础。回顾30年来我国地理教学论关于其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本质、地理教学活动方式等问题的认识与发展,对于推进我国地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必要性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结构是多元的,它由一组能力构成。各种智能虽然相对独立,但是在从事某种活动、解决某个问题时,是多种智能协同活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关于课程开发的理念,为地理课外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区域性来看,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从本地区来进行研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乡土地理的学习,还可以对学生
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合作进行了一项名为“各国对环境相关影响的评估”的研究,评估包含了造成环境退化的7项指标:天然林木损失程度、动物栖息地的破坏、海洋捕捞、化肥使用、水污染、碳排放和物种受到的威胁。以下是对地球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十个国家的排名。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指的每个国家总的破坏程度,而不是“人均”破坏程度。  巴西在报告包含的所有7大类别中,除海洋捕捞之外,巴西均跻身前10名:天然林木损失为第1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为展示和交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地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
早在2008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这部法律专门辟出一章对“无障碍环境”作了规定。法律规定,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强调改善人为环境,体现社会对所有公民的关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象征。那么,创造“无障碍环境”有什么意义?有哪些设施可以体现“无障碍环
目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宣布,我国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至此,我国西部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无图空白区”被填实。  1:5万地形图的核心内容是要在地图上表示出地面上每个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要用立体坐标表示的话,就是测出地面上每个点的X、Y、Z坐标值。1公里长的一条实际道路,在图上有2厘米的长度;100米长的一所房子,在图上只有2毫米长。  那么,在茫茫沙漠和皑皑雪山上,地形
一、利用地图促进抽象思维发展  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发展应该在“最近发展区”,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但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他们觉得地理难学的原因。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如果搭一个脚手架,就有利于学生思维向高级发展。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地图就是这样一个脚手架。  地图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巧妙结合,如“世界政区图”中的中国,既是一种形象的表现形式,又用了国界线、河流等抽象的符号。任何
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南苏丹共和国宣布正式独立,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它也将成为第193个被联合国承认的国家,非洲大陆第54个联合国会员国。  一、南苏丹概况  南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南接肯尼亚、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西接中非共和国,首都朱巴(图1)。面积65万千米2(相当于法国),人口826万,分别占原苏丹面积的1/4、人口的1/5,居民多为非洲土著黑人。苏丹南方地处内陆,经长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