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课堂教学的灵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xy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态的旋律,这就需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题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引领。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师生智慧尽在课堂体现。
  一、生动的开场导之以趣
  灵动的课堂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巧妙设计精彩的开场白能顺应学生的天性,诱发学生的需要,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在学习中对某一门功课产生较大的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创造性思维就活跃。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把兴趣比作智慧的触发点。才能的生长点,求知的前动力。所以在上每一节课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二、和谐的氛围导之以情
  作为一个好教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首先应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要体现教师的爱。数学教学中的亲近感,就会形成健康良好的情感,形成有利于教育学牛的最佳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保持教师的人情味,通过课堂这个窗口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在学习中,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桥梁。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去亲近他们,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注意发现他们的每一个哪怕是细微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反馈中增强信心,在课堂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三、方法的点拨导之以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懂得了怎样学习,将来长大成人之后,就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去学习, 去深造,去扩展,去探究,这也是创新性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而且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就非常注重这一点,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恰当的提问导之以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认清自己“导”的作用.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而要将讲授变为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在学生需要点拨之时,适时地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即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变地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中要注意诱导,让学生带着疑点去探索问题的可能性答案。
  五、积极的鼓励导之以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独特的想法。特别是他们的一些直觉思维,教师要小心呵护,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約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地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晤的思维或认知。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获得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而意识不到他赖以求答案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直觉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直觉猜想不要随便扼杀,而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由直觉得出的结论。
  六、问题的激发导之以疑
  在课堂中适时的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能有效的激发和导向学生,进行动态生成的思维活动。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中外学者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探索的道路。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有疑才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寻疑是解放学生头脑,培养其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手段,但关键不是教师拟疑,而是学生生疑,主动的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不同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发问,在探究中质疑。
  七、合作的学习导之以乐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让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就必须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只有在这样的合作群体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心里愉悦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的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必须要注重引导和调控,都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立足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培养。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有效、适时、灵活地加以引导。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氛围,就能引燃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激发活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概论》作者:阎金铎、郭玉英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 作者:郑金洲 福建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个成功的教师懂得怎样把自己交给学生 ,让学生完全信任自己,同时也是在争取学生的信任,在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教学环境中实施教育教学计划也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先进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教学工作的重点是要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协调发展。学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我们的目的是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挥团体作用,积极向上,活泼乐观,更要教育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很有研究它的必要。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师的素质应该视为首要条件,而正确观念的确立更是重中之重,没有教师的创新教育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也就无从谈素质教育。  一、在数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决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丰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智力背景之上的。  创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我认为应精心设计复习和基本训练的内容,为新课的教学作好准备;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一定的针对性;练习分层次、有坡度,促进认识的深化,体现训练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习题 巧妙设计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学生当堂独立练习,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
期刊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前提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尤为关键的,因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给予学生爱心呵护,创设情境激趣,合作讨论,实践活动等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爱心 问题情境 合作讨论 实践  总听到一些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
期刊
九年级化学课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现实的价值与意义。由于化学教学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由兴趣变为乐趣,就显得非常重要。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要注重掌握方法,采用不同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怎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進步或发展,课后反思是英语学科教学中对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一节英语课的教学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分析英语教学过程中过于程式化的模式,过度依存于多媒体教学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伪”对话等几个方面的分析,从而创建一种真正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
期刊
例习题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观念、数学能力无不通过例习题的教学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例习题教学素质化理应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从而使例题教学优质高效,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健全学生品质服务。而所谓例习题教学素质化,就是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优化例习题教学过程,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主动发展。针对小学基础教育的特点,我就小学例习题的素质化途径,谈些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暗示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在我国许多学校得到重视,许多教师把不同的暗示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暗示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刚刚起步,本文运用暗示法的原理,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过程,来认识和探讨体育教学中的暗示法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 按时教育的理论依据  1.暗示教育的含义  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未意识到的刺激的影响作用,以及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期刊
【摘 要】“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课堂活动的目的所在,这就要求在课堂活动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状态,结合现实生活,设计开放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开放设计 优化 有效教学
期刊
情感是创作动力,情感是作品的灵魂,有了情感的点缀,我们的作品才能成功。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1】向我们诠释了情感的重要性。古人的作品因浓郁的情感而流芳百世,因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育。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一次心情的凋零,每一次灵魂的放飞,每一次激情,每一次冲动,都是洁白如珠的情感,是汩汩喷涌的创作的源泉,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需要情感的浇灌,有了情感的投入,作品才会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