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小学学习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识字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阅读教学还可以为学生后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重要性。本文系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高;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0.引言
  在当前素质教育推行的过程中,语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学生后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阅读占据比较大的比重。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
  观察教学实践就可以了解到,语文阅读灵活性不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极容易产生厌倦感。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通常都是以学生或教师朗读为主。但是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并没有形成[1]。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味采取朗读为主的教学模式,将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期以往小学生就很难对阅读教学产生应有的兴趣,甚至对阅读产生厌倦感。针对这样一种情况,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寻找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如,教师在面对《火烧云》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当了解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很难看到火烧云的场景。对学生而言,要想看火烧云的景象非常困难。根据学生的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阅读悬念。询问学生是否见过火烧云?如果有同学之前就已经见过火烧云的景象,就可以让其描述一下具体的情况。但对于没有见过的同学,可以让其想想一下。经过同学的描述和想象,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认识一下火烧云的具体景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设置悬念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这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具有促进性的作用。
  2.协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且对激发语文阅读兴趣与效率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生在学习的工程中不断锻炼形成的。因此,教师首先就应当认识到良好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影响。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很难从根本性提高阅读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的精髓。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当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不断增加自身的阅读量,重复阅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作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措施。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阅读习惯的形成,应当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才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因此,教师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是培养耐力和持之以恒的一种措施。综合而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应当从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读能力的提高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知道,阅读并不局限在课本上,同时也不局限于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将学生分层不同的小组。根据小组学生制定与之相应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中必须包括学生在一段时期内需要阅读的课外篇目与课内篇目。当然,教师布置的这些阅读教材自己必须熟悉。这样在组织学生讨论的时候,可以根據学生的阅读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学习之余可以自主的进行阅读,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够展开有效的阅读教学。
  3.讲究阅读方法
  事实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阅读方法。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是不好的阅读方法,将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且很难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与此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针对教材中的每篇阅读文章,都应当要求学生从文章内容中进行渗透,把握思想情感。教师在学生阅读的时候,加强对文章内容分析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对问题展开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整篇阅读教材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
  如,在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周恩来的个人背景,促使学生对整件事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随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整件事情。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就可以把握周恩来的智慧。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将阅读教材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指引学生粗略阅读,随后精读,最后细读。采取这样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层层把握,从而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讲究阅读方法,将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阅读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从而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2,13(3):345.
  [2]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1,18(8):78-79.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如何引导阅读”和“阅读取得的成效”两方面来说明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  【关键词】阅读 力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知道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教每届学生我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刚进初中,学习任务不重,很多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因此自习课便成为他们的自由课:聊天的、下位的、大声吵闹的……严重影响了其他班级学生的上课。为
期刊
摘要:小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辨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阅读与作文的关系也不例外。阅读是吸收、理解;写作是倾吐、表达。因此阅读课文与作文课必须密切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4  一、我的做法  1、开设“读中学写”课。  在学生掌握单篇课文写作特点的基础上,从整组教材着眼,抓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任务型策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崭新模式。它需要把握英语阅读任务型策略的内涵与操作规范,运用课堂教学的艺术技巧,还要对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英语阅读任务型策略 内涵 堆满 目标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用习作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那么,如何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自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对学生而言变成了一种负担,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煎熬,学生怕写,教师怕改,这种恶性循环,让小学作文教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瓶颈地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数学阅读能力就是指导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中的定义、性质、法则等基本概念,能正确的读懂例题、理解例题的思路,能正确的辨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独立、主动的阅读课外有关数学知识的报刊书籍,扩大知识面。  一、 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数学课上,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
仲尼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从事油画教学与创作多年,在画余偶有心得,便记录下来。相隔一段时间,拿来翻看,每每都有所收获。 Zhong Nai said: “Peo
【分类号】G623.24  传统的中国语文教育讲究“阅读要早,开笔要迟”。曾国藩不让儿子过早地作文。他认为儿童的精力应花在读书和背诵上。书读多了,需要表达的时候,自然会表达的。我的作文教学一直奉行这样的理念,学生那些优秀的文章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  一.低年级写话晚起步  低年级是孩子们学校生涯中的“婴儿期”,他们会写的字太少,写话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他们只管吃奶——阅读输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难”的理念一直成为众多教师和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一大心理障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最终严重影响了小学作文的教学效率。如何改变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创作环境,让学生热爱写作,是笔者近来一直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培养;现状;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知识水平不高,视野不够宽广,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无从下手的
基础设施发展专业顾问PPP诚信是金科学唯准北京金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秉承“诚信是金,科学唯准”的行为准则,以实践和推动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