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些年头了,这些年来,虽然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变化,生物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提高了,课堂活跃了……但也有不少课堂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学生并未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空间并未能真正打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属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本文将对如何才能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生物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实效
  在当前初中教育教学中,每一个学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这一门学科也不例外,由原来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的参考科目,变成如今的中招考试科目。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呢?下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1]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就必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首先,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再配以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其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或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等开放式的章节,如果老师一味去讲,则会索然无味,教学的实效无疑会大打折扣。这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在老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明显体现,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盎然,教学实效自然就会提高。
  二、注重课堂导入的新颖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是一节高效课的良好开端,因为一节课开始前,学生往往还在处于下课时的放松散漫状态,要实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段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课堂导入。如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教学开始时,先让一位学生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完后问学生为什么小蝌蚪开始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妈妈呢?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再如:在上《生物适应环境》这节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把自然界中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等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比如北极熊如何适应寒冷的极地生活,大耳狐是怎样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生存等。然后紧接着就是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把课前制作好的不同颜色的纸蝴蝶放在教室不同环境,再让每组代表寻找纸蝴蝶,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析,什么样的蝴蝶容易被发现,什么样的蝴蝶很难找到这一问题,由此导出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点。
  三、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就需要加强生物实验教学。首先是重视加强学生探究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可以4-6人一组,针对课本中某些现象或结论,学生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合作互助,最终得出结论。这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一种途径。其次是要充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实验课,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初中生物教材中,课外实践活动比较多,教师应充分挖掘,合理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关心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他人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用课外知识来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我们的生物教师总是细针密线,鞭辟入里,把知识讲得很细,讲得很全,做到“滴水不漏”,非常“成功”,实际上却走进了一个误区,这种“成功”恰恰就是一种不成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权利被剥夺了,创新思维被磨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特点大胆进行取舍、合理调整,积极引导并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造能力。例如:在《生物的特征》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话语机会”,让学生罗列出校园中的生物,学生回答后,追加提问“这说明大家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了解的,那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区别?”给予小组充分时间讨论后,如实将学生的回答罗列在到黑板上,此时,教师还不急于给出正误的判断,而是把最终的“裁判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通过学生的深入讨论、分析、辩论,最后获得正确认识。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是整个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因此只要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杜国丽.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现代教育教研. 科学教育出版社,2011(11).
其他文献
2012年的数据库时尚变成了“迁移和兼容”,也就是各数据库厂商通过用户的手去挖竞争对手的墙角。
信息分类是将具备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或概念集合在一起,把不包含这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区别开来的过程。信息分类是IT公司对各机构实施较大规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基
农村孩子整体作文水平很不理想。就家庭因素而言,农村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能给予的影响很少,况且父母的文化水平低,有些家长甚至不会写字。另外,他们生活在农村里,能接触到的
Laurent Sansonetti是MacRuby的创建者,他在MacRuby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款名为RubyMotion的商业应用。利用RubyMotion,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Ruby语言来编写和测试原生的iOS应用程序
【摘 要】本文分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标准及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班级管理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成分的方法性建议。  【关键词】学生管理;心理教育;初中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要根据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深层次原因,结合一定的标准,对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与改善。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判断心理素质能否达到健康标准,有两个考量指标,第一是适应性,第
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发现其在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从几个维度来为实现科学合理的农村班级管理提出几点
根据错误分析理论,收集高中生写作中常见错误,并段语际干扰、语内迁移、思维限量等方面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对措施。
2011年11月11—13号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亚太物流联盟年会”上,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和中国物质出版社共同牵头成立的“中国出版业物流产学研基地”进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该基地隶属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出版物流的产学研基地。基地的成立对于促进新时期我国出版物流与出版产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本刊拟在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学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实践和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质量的新动态。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 初中数学 教学 新动态  一、引言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抓住时代性教育目标培养,农村中学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正视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堂教学质量的新动态。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数学专业知识水平
中国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导致学术资源以10%以上的速度无偿外流,阻碍了学术期刊向文化产业转型。中国学术期刊要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进行学术评价机制的创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