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校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picalpalmet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在学校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智商到情商,表现了越来越宽泛的智力概念和越来越强化的素养意识.在学校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包括基于课程的干预策略、基于教学的干预策略、基于评估的干预策略和基于全校的干预策略四种方式.从系统干预策略来看,需要强有力的校长领导,持续的教师培训,赏识性的评估工具,以及学校、家庭与社区的紧密合作.
其他文献
中华传统孝文化蕴涵丰富,深刻挖掘对于造就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构建相亲相爱和谐家庭、形成敬老爱老社会风尚、遏制反婚反育社会现象、培育公民爱家爱国情怀、建设生态文明祭祀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从加强家教家风建设、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力量的参与及发挥党和政府政策引领是其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
社会情感学习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习得调适自我、适应社会的核心能力的过程.当代视域下,认知与情感的双向度发展视角、社会环境骤变中个体成功的要义、问题视域到整体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影响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与情感能力可否测评、如何测评、OECD的测评框架是否适于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路径,分析广西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搭建职教集团化的衔接体系,架筑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量身定制分段贯通衔接方案;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全程育人办出职业化特色;试点中高职合作项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
不同的学者对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这些不同的划分有助于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和运用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但由此也带来了纷繁复杂的分类“乱象”。如果实在要对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分类,那么首先要区分教育研究的分类、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以及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区别。其次,在脑海里从宏观的方法论到中观的教育研究方法再到微观的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要有一个框架体系的思想,才不会迷失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乱象”之中。此外,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之争由来已久、屡见不鲜。建设性的范式之争能够给人带来理性上的启迪。但是
本文通过对跨学段学区在学区化办学中优势与问题的分析,提出跨学段学区要走出一条具有跨学段特征的办学之路,应首先通过建立起“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实现抱团取暖、
近些年来,我国多次发文强调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术性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学科定位等多种原因,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及个人成长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扭转培养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应坚持“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课程群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实施四环节“梯度模式”培养方案,并在研究生教学、论文创新认定、课题规范化管理以及创新评价体系的完善
生命关怀是落实“全人”教育的必由之路,身体素养教育是“全人”教育践行生命关怀的逻辑起点.但由于青少年身体活动严重不足,出现了主体性丧失、厌恶体育学习、心理弱化、精
总结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和现实经验,探寻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的永恒重点,甚至成为教育现代化如期实现的关键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域基础教
学校体育美学的研究既是对当前学校推进美育发展的学科回应,更是为了探寻学校体育自身美学内涵,优化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以实现全面育人的价值诉求.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美学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