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今天不知怎么的,我非常想要一个芭比娃娃,可就是得不到,于是我大哭起来,就像天上下起雷雨。 妈妈说:“别哭别哭,你是不是想要芭比娃娃了?”爸爸说:“我明天就给你买。” 我一听,就不哭了,破涕为笑。 姐姐嘲笑我说:“雨转晴喽!”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二(3)班 黄锦芳 指导老师:俞 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不知怎么的,我非常想要一个芭比娃娃,可就是得不到,于是我大哭起来,就像天上下起雷雨。
妈妈说:“别哭别哭,你是不是想要芭比娃娃了?”爸爸说:“我明天就给你买。”
我一听,就不哭了,破涕为笑。
姐姐嘲笑我说:“雨转晴喽!”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二(3)班 黄锦芳
指导老师:俞 芬
其他文献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
新《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理解。记得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孩子的学习是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学会了”。这句话十分形象的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捷径。 一、提供材料,引发兴趣 《纲要》中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
阅读多被教者视为语文学习的专利,其他学科,尤其是数学,不需要去关心阅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提倡阅读教学。记得班里的一位家长曾对我说:“杨老师,我们家孩子做其它题还行,就是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孩子解答不出时,只要我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会了,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数学阅读是顺利、有效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
1.小兔急急忙忙地趕路,一不留神掉进了一个土坑(kēng)。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就是听觉艺术。因为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音乐使人通过听来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意境与情感。若是将视听相结合运用在学习中,就能使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一、创设特定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欣赏课总在播放配套录音带,却不播放录像,可能是贪图省事,但主要是认识不够。老师们是否想过,上课的学生“渐入佳境”了还是“渐人梦境”了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
新课程标准增添了对学生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培养,对此我感觉到: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轻松、竞争、质疑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乐学,才能善学,否则一切都是空话。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在他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只是一种负担,这如何能学好?因此,在制定科研课题时,我就想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
语文课堂关注学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学;关注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教;关注学生说什么更要关注怎么说。这三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怎样用好教材教语文的问题。“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功夫首先应该放在课前的备课上,只有充分地解读文本、研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本文以《广玉兰》的教学为例,谈谈用好教材教语文。 一、解读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 《广玉兰》是一篇描写植物的文章,如果单从文字上分析它仅仅是为
数学课,我们学习认识万以内的数,所以苏老师经常带着一个计数器来上课。看到计数器,我们就知道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还有每一个数位上都有10颗珠子。如果一个数位上满了,苏老师就把珠子拨回到后面,然后在前一位上拨1颗珠子,这就叫“满十进一”。 我回家跟爸爸说了这件事,爸爸就帮我买了一个和苏老师一模一样的计数器。 今天上午,我在阳台上玩计数器,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叫我:“小果,我回来啦。”我一听是爸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绘本阅读无疑是他们阅读领域的一场“视觉革命”。绘本阅读很好地把“读文”与“读图”有机结合起来,既不失阅读的本质——“本”为阅读之本;又增添了阅读的情趣——“绘”乃阅读之韵,给静止的文字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魅力指数。相信以“绘本”为题材的习作,同样会带给学生习作上的冲击力。 一、从说开始,激发兴趣 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要让孩子有兴趣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