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联袂主演的舞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在最能表现教师尊严的课堂上,老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充当满腹经纶、一脸权威、看似循循善诱实则陈词滥调的布道士。课堂成为“一言堂”,老师口吐莲花,嗜讲成癖,唯恐讲得不够周详,不够深入,不够细致,而学生完全沦为灌装知识的容器,学习的自主意识遭忽视,学习个性受压抑。这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时间,丧失潜心领悟课文的机会,更丢失发散思维的空间,完全限制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和学生成为不折不扣的主角和配角。
  在现代教育概念中,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主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趣味性的学科。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如体育、娱乐、交往、劳作、歌舞、音乐……无处不蛰伏着语文,无处不涉及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实施课堂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出来,而欲体现这一思想首先“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祥和作用的过程。针对新课改的理念,笔者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合作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了师生联袂主演的一个舞台。那么师生如何演绎呢?
  一、注重情感交流,奠定师生合作的基础
  1.以“乐教”换“乐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语文教师安教乐教,并营造良好的愉快的学习氛围时,学生就积极肯学,主动学习。要实施愉快教学,教师本身必先“乐教”,语文老师应给学生清新、朴素、自然、轻松、有趣的面孔,让学生倍感亲切,“亲其师,信其道”,如此才能让学生达到“乐学”的状态,从而积极配合老师发挥主体作用。
  2.上好第一堂课,舍得感情投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将大大影响今后的情绪和兴趣,这就是“先入为主”的体现。语文教师在接手新班时必须十分重视第一节课,在第一节课上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以心换心,对学生进行一些善意的“精神贿赂”。比如:语文老师可生动、精彩而又幽默地介绍自己,加以适当点评,最后用交谈的口吻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弟子不必不如师,今后,咱们在教学上相互为师,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双赢!”一席肺腑之言,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当老师吸引住学生之后,学生便会对这位老师感兴趣,从而对他所教的语文深感兴趣,正所谓“爱屋及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欲望的促使下,学生就会调动思维并利用各种学习手段,主动自觉地学习。所以第一堂课直接影响今后语文教学中师生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
  二、大胆解放学生,构筑语文乐园
  1.转变传统的课堂纪律观念。
  切忌过于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热烈的教学气氛。老师应微笑讲课,并且“走下讲台”,与学生零距离,允许学生争辩,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角。
  2.课前三分钟演讲——语文课的热身活动。
  体育课前几分钟,体育老师会让学生进行一番热身运动,舒展筋骨之后,这样有利于体育项目的训练。可打破传统的老师一进教室,就让学生打开课本等待老师讲课的现象,不妨在每节课前三分钟,安排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演讲,演讲内容不限,要求演讲者讲完之后,就演讲内容对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请学生进行简单点评。这样不仅演讲者过了把“教师瘾”,倾听者也过了把“评委瘾”。学生热情调动起来,上课的积极性自然就高。这样,老师就更容易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达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更需要集体的思考。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代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除师生互动外,生生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老师可以适当质疑,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适当指点。几个人交流思想,就会有几种思想,而几种思想的交锋就可能因“碰撞”而产生新的思想。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热烈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能让学生自己演一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通过学生的合作演出,一方面加深对课文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的了解,另一方面打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参加实际演练,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4.朗读——语文课堂内不可忽视的环节。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了解文章的发端,学生只有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另外,通过个别朗读或齐读,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些有对话的课文,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不论是童话、记叙文、诗歌,还是散文都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朗读,并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的方式读,做到乐于读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专业能力促进教学
  1.语文教师必须“以才服人”。
  特级教师斯霞说:“语文教师如能具备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文章,一笔好字的基本功,有比较丰富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并能懂得一些心理学和教学,那么上起课来就能得心应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有了保证。”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当敏而好读,擅长作文,善于视听,功于辞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出榜样。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如能连株妙语,善于活跃课堂气氛,将会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中枢,对语文充满兴趣,从而积极配合老师。
  2.鼓励指误,以学生促教。
  “弟子不必不如师”,老师不可能一贯正确,因此,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给老师挑毛病,让学生指出教的过失或不足之处,主动寻找在教学和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老师的纠错,给课堂带来生活活力,让学生学得有信心。此外,师生之间还可以展开一些小小的辩论,在辩论中实现教与学,课堂的“双主体性”也因此而凸现。
  3.巧设导语,变教师为“导游”。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老师新颖、别致的开场白,语文老师一开口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产生学习兴趣。老师应像导游那样用精彩生动的内容,声情并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游兴”,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徜徉其中,撷英揽萃,留连忘返。如此,师生就仿佛置身于“艺术的境地”,学生越学越起劲,老师越讲越激动,教和学也就相辅相成。
  21世纪的语文教学,不再是老师满堂灌、学生不停记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也不再是由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做“被填之鸭”的场所,而应该是师生共同演绎、相互促进的舞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积极和谐的课堂风气,老师应变机械讲授为灵活引导,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表明,老师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有利于形成课堂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学生一旦对教学活动直接积极参与,就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活力,使语文课成为一出师生共唱的精彩戏剧。
其他文献
摘 要: 什么是有效课堂呢?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语文学习应该把课堂当做主阵地,一切任务都在课堂上完成,不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本文着重从教师个人素养、课堂上的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问题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效率  有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在
党的教育方针开宗明义地提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童蒙养正”教育思想经古代教育家的实践,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文献,如明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等。尤其是《弟子规》,它凝聚着儒家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的智慧,是良好的“养
阿特拉津(Atrazine)和毒死蜱(Chlorpyrifos)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和杀虫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生环境,最终在水生生物体内蓄积,不仅能影响浮游生物、水藻和水生
摘 要: 互动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而师生的互动开展更重要的方式是对文本的解读及解读方法的探讨。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更要思考如何让问题更深入,极大地调动学生个性化阅读情感,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追问的方式助推互动的深入与高效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互动提问 有效追问  互动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摘 要: 中学生通过对特设专题的学习,不仅可以接受多方面立体式语文训练,而且在专题训练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加强。好的专题课堂设计会让学生收获多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专题设计 准备阶段 成果展示阶段 作文阶段  专题设计是语文教材训练系统的一个创新,是探索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尝试,旨在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中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