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童趣.童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故乡》这三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虽然文体不同,写作时代背景及作者心情各异,但是都有以儿童的生活、情感、视角来再现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一特点。本文把这三篇作品放在一起观照,希望更多地发掘一些鲁迅作品的内在意蕴,体悟艺术大师的情感世界,认知典范的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作者作品,用心体验最伟大的艺术家的感情世界,提供一个范例。
  
  一
  
  让我们先来看看鲁迅先生给我们描述的一个童真的世界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作者人到中年回忆起童年时的快乐生活。一方面随着岁月流逝的浓缩,那些快乐生活的片断更加精粹;另一方面,由于人之天性,回忆往事,特别是童年的记忆,总是给人以一种现实生活所没有办法弥补的满足感,或者就是心灵的慰藉。且看这被称作“乐园”的“百草园”:
  菜畦之“碧绿”,桑葚之“紫红”,菜花或白或黄,覆盆子之“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鲜艳美丽的色彩最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了。至于小动物就更可爱的了: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固然美妙动听,而黄蜂的“低伏”与叫天子(云雀)的“直窜云霄”两相对照,亦尽是美妙,即使是平时在别的场所碰到了叫人害怕的毒虫,例如蜈蚣和斑蝥,在“百草园”也是可爱的。这是从优美动听的声音方面表现其乐园的特点。而“何首乌”和“木莲”则是从奇怪的形态方面去描述,由于要找寻一块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吃了便可成仙”,因此弄坏了泥墙,这种顺藤摸瓜式的好奇,正是孩子对未知世界求索的天性。
  以上是作者对百草园的色彩、声音和形态三方面的概写。下文作者详写了两件事:一件是长妈妈给自己讲的有关美女蛇的故事,一件是冬天里在百草园捕鸟的事。前者是虚拟的,后者是现实的。
  长妈妈在作者幼时,一定讲了许多故事给他听的,但为什么作者对美女蛇的故事记忆最深刻呢?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对神异鬼怪之类的天生的好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故事的叙述的情景与百草园的现实情景有可类比的地方。例如夏日纳凉与蛇的出没的规律是有关的,而故事里的古庙与老旧的百草园也是有联系的,因而童年的联想得以激发,实际上,就“美女蛇”而言,孩子更担心的还是“蛇”,所以希望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虽然“蛇”和“蜈蚣”都是虚构的,但是童年的“我”不是对百草园多了更多更现实的期待吗?
  百草园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园”,小鸟自然多了一些,冬日的雪天,设下一个简单的明白的陷阱,只需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鸟雀”,但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不如成人(闰土的父亲)捉得多,但足以得到一种成就感,而且也从中悟到某种道理——“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鸟)走到中间去”。原来设陷阱者,是希望被陷者落入万劫不复之地的,这是成人世界的险恶了,与孩童的世界是无关的。
  “百草园”还带给自己以人生的启发,要到“三味书屋”去上学了,“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告别的是童年的纯真!与之相反衬的则是即将步入成年人的行列的虚假:一是两次行礼。虽然“我”对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很恭敬”,但他对“我”所请教的“怪哉”虫是怎么回事,“仍是不愿意说”,童年的好奇心在“年纪比我大的人”那里,总是很难找到答案的。二是“读书”。虽然“大声朗读”,“人声鼎沸”,却都未必解其意。这种不知其为何意的漫无目的的“读书”与孩童世界的纯真相去甚远。所以当先生在读“极好的文章”而入神之时,“我”却在影写小说的绣像,这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二
  
  《社戏》和《故乡》分别作于1922年和1921年。收入鲁迅先生的第一个小说集《呐喊》。虽然是小说,但两篇作品所叙之事细致周详,因而显得真实。也唯其细节的真实,让读者能细细品嚼,回味无穷。
  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静景描写为主不同,《社戏》主要是动态的叙述。前者主要是从“我”的一个人的主观视觉去写,后者则由一群孩子的活动来写,更能表现他们之间绝无半点世俗尘杂的纯真情谊,这真是中年的鲁迅先生为之念念不忘的意趣所在,也是我们作为读者要去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应该用心体味的关键所在,此亦所谓知人论世者也。
  平桥村是作品中的“我”的外祖母家,但在“我”说来,却是一片“乐土”,“乐”在哪里呢?
  首先,是“我”在这里受到了特别的“优待”。一是因为“我”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且是以外甥的身份到外祖母家来消夏;二是因为这里“极偏僻”的,可是人们是极淳朴,极好客的;三是因为村民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而我却能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人,那“将来一定要中状元”的了,淳朴的村民自有他们最淳朴的观念。
  其次,是“我”在这里可以放纵自己的天性。不念枯燥乏味的书,能钓小的“虾”,又不敢接近大的“黄牛,水牛”,小朋友们“却全都嘲笑起来了”,于是“我”也就乐在其中了。
  当然,以上只是“乐”的铺垫而已,作者真正要写的“乐”,是我在这里可以去看“社戏”了。
  说要去看社戏,先说不能去看,因为没有船,在水乡是寸步难行的。这样的“欲擒故纵”的写法太妙了!接下来当然是难得有一条船了,又尽是十多个少年为伴,没有大人,他们可以尽情地放任他们的纯真的童心了!童年的无拘无束,正是人生情趣产生的前提和源泉。所以“我”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实际是这一群少年的心情在这样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氛围中,毫无拘束地飞扬开去了!
  以这样的一颗“童心”去观察河两岸的景色,则真是情趣横生了!豆麦和水草的扑面“清香”,水汽里的朦胧“月色”,淡黑的起伏的向船尾跑去的“连山”,依稀的几点“渔火”,婉转、悠扬的“横笛”,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及灯光里“红红绿绿”的人物,以及近台河里看戏人家的“乌篷船”,这就是“我”所见过的画上的“仙境”!难怪少年们对于真正的戏台上演出的社戏并不留心了,反而觉得无趣又无聊,那台戏是属于成年人的,而少年们的童趣并不在“社戏”,而在乎那格外皎洁的“月光”,戏台的“灯火光”以及悠扬的“横笛”交响辉映而成的“缥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情景!
  至于回家路上,少年们“偷”罗汉豆煮着吃,则是“乐趣”的补充了,也可以算是余音袅袅,童趣无尽了。双喜问阿发是“偷”他家的还是偷六一公公家的,阿发说:“偷我们家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当然,这也无所谓是“偷”了,少年的淳朴与可爱尽现其中。第二天,六一公公送来的罗汉豆,我吃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而且“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实在是那夜“我”的心灵深处的纯真、质朴的童年情趣被激发,从而一生一世刻骨铭心使之然也。
  
  三
  
  与上述两篇作品的格调完全不同,《故乡》的一开头就写出主人公离别“故乡”二十年的当时哀愁心情:“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因为什么而“悲凉”?
  一个深冬阴晦的天气里,冷风呜呜,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已显毫无生机的景象,而近看自己二十年前曾经居住的老屋,“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联想此次回故乡的目的,是要变卖家产,甚至于老屋也“难免易主”了,这不用说“我”自己,连母亲,虽表面上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所有这一切,实际上就是鲁迅先生自己的家道变故过程的真实写照。心情怎能不悲凉!
  见见故乡的人吧。本来闰土就是自己儿时的玩伴,二十年来总牵挂着,见了面叙一叙儿时的情谊,回忆童年的生活,也可以找到一点心灵的慰藉,舒解一些悲凉哀愁的情绪,却先出场的是“豆腐西施”杨二嫂。她“凸颧骨,薄嘴唇”,却面上“擦着白粉”,这是人与鬼之间的形象,“细脚伶仃的圆规”似的双脚,在拿了我家的一个器具——“狗气杀”之后却能“飞也似的跑了”。且诬说闰土在灰堆里藏了碗碟,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是五十多岁的乡间女人的专长。作者的印象中,淳朴、善良的故乡人怎么会变得如此尖酸刻薄,贪婪自私了呢?悲凉也就由心而生了。
  那么闰土到底怎样了呢?他还像是个在金黄的圆月下,海边的沙地上,碧绿的西瓜地里,带着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小“英雄”吗?他还是那个在冬雪天里和自己一起设陷阱捕鸟的聪明玩伴吗?他还是那个告诉自己许多海边的新鲜事,并且一起去捡五色贝壳的活泼少年吗?事实是,“我”和“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闰土见到“我”,虽有“欢喜”的情绪,但那是属于过去的,更多的是现实的“凄凉”的神情。什么样的现实使闰土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就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现在,闰土送给“我”的礼物和他要的东面都与童年友情无关了,仅仅与生活的“辛苦麻木”有关,这“又使我非常的悲哀”。可以说,黑暗的社会现实,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天灾人祸横行的人间世道,改变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正如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言:“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疗救”是刻不容缓的,不然“我”与“闰土”的人生悲哀还会在“宏儿”与“水生”身上重现。“地上的路”与人生之路以及社会的出路是一样的,中国人国民性的重新改造,公平、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付出巨大的牺牲的,至今,鲁迅作为现代伟大的思想家的“呐喊”,响彻人寰。
  “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思想家卓越的超越时代的思想而永远活在后人心中。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本质结合起来,去贴近鲁迅先生的作品,从中接受启迪,产生崭新的思想火花,来照亮我们未来的人生或社会发展的大道。
  
  (责任编辑 李 晔)
其他文献
生活是我们最大的写作宝库,打开生活的大门——喜怒哀乐、真假丑美,以其炫目的光彩展现在我们面前。写作必须扎根生活的土壤,要求学生能写真事、绘真人、抒真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琐碎,体味无声处的真情,领悟平凡中的伟大。可是,在学生实际的写作训练中,我发现他们的作文不仅材料雷同,甚至连写法也基本一样。例如,在以“母爱”为题的作文里,大都是写母亲“雨夜送医”、“冒雨送伞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有篇课文叫《〈论语〉十则》,它的第三则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这一则是十则中最难理解的句子,对初中生来说,尤其容易理解简单化甚至理解错误。鉴于此,本文谈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想。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及其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学生简单理解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英语课堂是一个多层次的互动系统,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注意教法的灵活性以及评价的科学性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拉近距离,创设互动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法要有三个转变,即备课向设计转变,不仅仅满足于此前的对教学内容的钻研;上课向情境转变,不仅仅停留于此前的冷漠灌输;作业向对话转
长期以来,学生英语作文呈现“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不少教师对英语写作也有畏难情绪,学生更是“谈写色变”,主要原因是忽视了语言规律,导致语法零散、杂乱,不成系统,不成体系。其实,英语学习和母语学习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大量地接触,大量地贮存,大量地接受。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语言能力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能力,用外语描述或表达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许多人都向往完美、追求圆满、憧憬辉煌,可《破碎的美丽》一文的作者——乔叶,却偏偏喜欢破碎、欣赏残缺。在她的眼里,“景物”由完整到凋残,“人生”由华丽到残破,乃至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生命,只有破碎之后才是最美丽的!审美观点十分奇特!  的确,残缺美,往往会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或多或少地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比如,艺术中的“残缺”,常常会令我们“官知止而神欲行”,激发我们的审美想象,使精神无拘无束地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臭名昭著的吝啬鬼形象,分别出自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和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在两部作品中,虽然葛朗台与泼留希金的国籍有别,身份各异,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一个是封建阶级的没落地主,但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产物,他们身上概括了一切剥削阶级的许多共性。  一、对钱财强烈的占有欲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的吝啬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这“首要任务”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真正重视,更没有认真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而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把学英语当成乐事的人不多,学生容易在课堂上产生疲倦感,此时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 一、建立“快乐式英语”观念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运用适应现阶段教学的方法,设计新硕活泼的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上,“满堂灌”已不符合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教师讲得过多,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
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分八个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剧作家就是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因而对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个性化语言要求剧中人所说的话必须符合他的身份。中学课文选入的戏剧《雷雨》就有着复杂的人物关系,剧中人物有着多重身份。周朴园,在外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冷酷无情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