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ping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语言文字具有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因此,其有着相当强烈的思想性。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文本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学科当中,德育所指的是语文教师依据相应的语文教材,来通过个人优良品德的发挥,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道德认识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等的教育活动。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将语文教师自身的影响与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探索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笔者试就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粗略看法。
  一、语文教师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力军
  (一)全新的教育理念
  (1)养成现代人的观念
  在进行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求我们应当面向未来与现代化。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要求其必须由现代人来完成。在现代社会中,其对于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做出了以下要求,即“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将目光停留于升学率上,而是应当对学生的前途负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负责。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对于教育而言,其所具有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将人类的文化知识与经验等加以“内化”,并使之转变成个体的精神财富,以此来促进其主体重要性的发展与提升,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其能够更加有创造性、主动性地去掌握文化知识,并不断发展自我,使自己成为自主的、独立的主体。
  (3)促进知识的扩展教育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实践有限,而所要傳授的语文知识又非常的多,难以真正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能够只是将目光停留于课堂上,还必须要不断向课外延伸,只有实现课堂与课外的充分结合,才能够真正学好语文这一课程。
  (二)渊博的知识内涵
  (1)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并且专业知识充足,又能够通过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充分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得到一些规律性知识,还能够给予其思想上的启迪。
  (2)广博的社会知识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特别注重个人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就要求现代人才应当博学多才。所以说,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全面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接近生活,提高其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3)熟练的计算机技术
  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等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当对这些科技手段有一个良好的掌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语文课堂更加有活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兴趣。
  (三)有魅力的教师人格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够只是接受一些现成的做法,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敢于去说该说的话,去做要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将语文课本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转化成个人的审美体验,并以此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的生命力,并且也能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精神培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
  (一)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塑造
  语文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其不仅包含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包含着许多的个性人物与美丽景色。其中,不乏仁人志士的名言警句与典范事迹。例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强调的就是人格尊严。这些对于教学来说都是很好的正面素材,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认识,并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这些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除此以外,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还有着人文性与思想性的显著特征。因此,语文教师的行为影响力度也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所以说,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自身的重要作用,树立明确的人生追求,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努力拼搏,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二)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1)畅所欲言,不拘一格
  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认知水平不同,且个人的理解能力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于同一篇文章而言,其也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语也往往会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只是局限在参考书上的既定答案,只要学生回答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就不能够对其轻易否定,而是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2)自主学习,展示个性
  在进行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严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对作品有一个自己的理解之后,再通过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艺术享受,同时也能够充分地将自己的个性体现出来。
  (3)深入思考,积极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欣赏的价值就在于解放生命意识。通过文学欣赏,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知识累积与反思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人格构成与精神世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思考。
  总而言之,通过语文知识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全面结合,能够在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来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并以此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这也是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高管面对市场快速变化的敏锐洞悉和快速反应显得尤为重要。直觉思维的创造性和动态灵活性功能以及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特性,使得直觉决策正在获得越来越多
不同于传统的语文课,在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中,戏剧可以说占了很大一块比重,《雷雨》《茶馆》《一只马蜂》《日出》等话剧以其特殊的感染力为现当代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此次新
平庄西露天矿工作帮第三系地层边坡多年滑坡,久推不进,致使工作帮水平推进受阻,造成产量下降,出煤困难,露天矿处于极度困难境地。改变清理方式,加快山头滑落区清理进度,使露天解除困
问题的提出一、平时听课过程中的观察平时走进课堂听课,发现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不少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总是比较匆忙,像赶路程一样。这里略举两例——例一:一位老师教学一年级
期刊
一、 导向鲜明  “导向鲜明”,就是选择基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群文时,要有一个鲜明的导向性:或者是美好的情感导向,或者是正确的价值导向,或者是相似的写作方法导向……有了一个鲜明的導向,基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群文选择才能集中,“形散而神不散”。例如,杭州市天长小学高利佳老师执教的一堂群文阅读教学课,选取了人教版小语四篇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它们就
期刊
《再别康桥》作为新月诗派著名大家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品,因其蕴含的真挚情感、流畅华美的音调、浓厚的古诗韵味、圆熟的写作技巧等,一直被选作高中语文课程,受到相关教育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教育家雷夫·埃斯奎斯的著作,在其中表达出来的教育信念、观点、方式以及班级管理形式带给众多教师借鉴和启发。在著作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和
在一次校内语文教研活动中,我执教苏教版二上《识字7》后,整体感觉比较扎实,教学设计从生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努力让学生读准音、记清形、辨明义,全面细致的教学也得到了
期刊
缘起  閱读节,随着学校各项阅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浓郁优雅的书香氛围便成为校园随处可见的主旋律。此时,我——身为一名阅读达人,一个大胆的念头跃入脑际:着手创立一间1/4教室大小的“个性阅读吧”,它有小型图书馆的特质,学生在这里有阅读的空间、时间、课程、交流、评价,在这里获得阅读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让我班的学生成为“阅读志愿者”,尤其是利用老师、家长、学生“阅读志愿者”的力量,为低于我们班级的个性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水平,将德育教育逐渐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德育教育和小学语文应该互相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