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绘本之路 踏感恩之途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感恩发展的萌芽期,也是培育感恩之心的黄金期。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发现躲在故事中的真善美,是给予幼儿爱的养分,萌发幼儿感恩之心的重要途径。
  一、挖掘绘本素材,多方位探索感恩
  如今的绘本,琳琅满目,令人目不瑕接,不知如何去选择。其实,绝大多数的绘本都是极具教育意义的,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选择,细心挖掘其中隐含的感恩教育素材,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亲爱的小鱼》、《爱心树》等,都蕴含着浓浓的对父母、老师、同伴、朋友、大自然等的感恩之情,只要通过有效引领,就能让幼儿在享受故事的同时,唤醒其心灵深处的感恩情怀,使其在阅读中得到领悟、受到熏陶。
  二、丰富阅读方式,多维度感悟感恩
  (一)教师引读
  幼儿正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初期,阅读水平较弱,老师应在幼儿进行阅读时,让幼儿自由地去观看观察、自主地去诠释领悟,适时地去引导点拨,从而使幼儿能领悟绘本中的感恩内涵,真正走进绘本的“内心世界”。
  1、引导幼儿读前猜测,激发兴趣,初涉感恩
  封面,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画面,也是引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如小班绘本《是谁的肚脐眼》,封面上一个漆黑神秘的小孔,能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引读时,我将现代媒体和绘本有机结合,设计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封面猜测法:让幼儿来摸一摸、探一探,当小手触及时,媒体适时传出小婴儿“咯咯”的笑声,幼儿在“一惊一乍”的同时,便纷纷开始猜测:小洞里究竟藏着什么?阅读兴趣很轻易就被调动了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小洞的秘密也层层揭开,幼儿在知道了各种“肚脐”的秘密之余,隐藏在小洞“深处”的亲情感恩也被唤醒,那一根生命的纽带其实正是父母对自己无尽的爱与付出。
  2、引导幼儿读中交流,理解内容,体会感恩
  在引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页面、讨论细节,以此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培养其感恩之心。如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讲述了狐狸在捡到鸭蛋后的一系列有趣情节。故事画面生动、内容有趣,对于狐狸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更是刻画得精心而又细致,但如果老师只纯粹地进行画面讲述、情感剖析,势必会让故事显得乏味,使幼儿的兴趣消失殆尽;而如果让幼儿自主阅读,幼儿又无法深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只有老师在幼儿的阅读过程中适时地予以引导,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讨论,通过观察狐狸的表情、狐狸与小鸭的互动,才能理解狐狸最终不忍吃掉小鸭的原因——狐狸的付出与爱,小鸭的依赖与感恩,才能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与情感的体验,真正达到入情入景、心领神会。
  3、引导幼儿读后思考,升华情感,懂得感恩
  阅读,需要观察与讨论,更需要思考与体会。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一定的情境可以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就如一对母女的日常对话一样,带着随意,更透着温馨。在大、小兔子不断的爱的“攀比”中,使幼儿感悟:自己的妈妈也是如此地深爱着自己!这样的感悟需要幼儿对生活的回忆、思考,才能得到情感的升华,更加懂得爱与被爱,感恩、付出与回报。
  (二)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能增进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是感恩培养的有效载体。如《逃家小兔》,讲述的是一个想要离家出走的小兔,无论它逃到哪里,变成什么,爱它的妈妈总有办法让它重回怀抱,整本书洋溢着浓浓的母爱。试想:如果让孩子依偎在妈妈怀中,听妈妈温柔细腻的声音娓娓读来,这种肌肤相亲、心灵相通,是不是更能让幼儿更深切地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爱,体验到绘本中爱与感恩呢?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作用,建议和指导家长多花些时间,与幼儿一起阅读与感受,让感恩在阅读中萌芽、在理解中深化。
  (三)幼儿自读
  想让孩子多读书,就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给他们充分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爱上阅读。如,可以根据班级的布局特点,开辟一方安静而又温馨“阅读小栈”。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在班级图书区中投放合适的绘本:可以是师幼共同阅读过的绘本,也可以有内容全新、尚未解读过的绘本,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进行选择,以保持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最后,就是确保幼儿的阅读时间,如:来园时、午餐后、离园前等,都可以用来自由阅读。此间,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习惯与能力,选择适当的时机予以指导,帮助幼儿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提升阅读体验,多角度体验感恩
  要让幼儿有愉快的阅读经验,就要尽可能调动各种手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图书漂流”、“故事小王”、“自制绘本”等活动,如在我班,有着一本特別的由师幼共同制作、家长的友情加盟的自制感恩绘本《小班大爱》,以文字、图片、照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了发生在班级中、家庭里的一些感恩瞬间,处处体现着幼儿与同伴、老师、家长的感恩互动。每有动人场景出现,都会及时地丰富到这本特别的绘本中,而孩子们也总能对每一个页面、每一个场景如数家珍、津津乐道。这样的活动,提升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经验,使幼儿从小爱看书、会看书,从书中懂道理、悟感恩。
  绘本就像一块块金色的砖石,铺就了一条条璀璨之路,让我们做经验丰富的引路者,引领幼儿寻找每一处神秘的“深宅大院”,叩开那一扇扇充满爱与感恩的心灵之门吧!
  【作者单位:昆山市石牌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非综合征型聋(NSHL)患者三种常见聋病易感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 对380例NSHL患者(患者组)和202例听力正常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DNA,用PCR方法检测GJB2、SLC26A4
目的探讨声带干燥处理后嗓音的变化以及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8例健康自愿者采用鼻夹阻止鼻腔吸人气体,通过面罩呼吸干燥空气行声带干燥处理,然后随机分为两组,治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一种处于葡萄糖代谢调节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临床状态。近年来学术界高度重视IGT人群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IGT人群
学生在科学教学中经常发生无意注意的行为,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科学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提出通过课前营造无意注意的环境、采用新颖多样的新课导入、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条理的板书、利用实物和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与有意注意相结合,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功效等方法,达到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在科学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活动、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组织过
目的:研究小鼠单侧耳蜗损毁后不同时间点耳蜗核(cochlear nucleus ,CN )和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 ,IC)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的表达变化,探讨小鼠
目的:研究青少年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理解能力康复效果。方法选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听话识图项目,对75例7~18岁(男44例,女31例)青少年语
目的评价纤维桩在老年严重磨耗上颌前牙修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老年修复病例严重磨耗的上颌前牙130颗,对130颗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纤维桩系统和铸造桩恢复桩
目的比较两种表面改性方法(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制备的氮化钛涂层对纯钛表面粘性放线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相同规格的纯钛试件72片随机分为抛光对照组、磁控溅射TiN涂层
患儿,女,1岁3个月,因喂食米饭时呛咳后声嘶1天于2011年9月12日就诊。反复询问病史,家长否认喂食鱼、鸡等动物类食物及花生、豆类食物。门诊以急性喉炎收住院。入院时查体:面色红润
目的对比分析免气腹腹腔镜与传统气腹腹腔镜在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行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共112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