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科学教学中经常发生无意注意的行为,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科学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本文提出通过课前营造无意注意的环境、采用新颖多样的新课导入、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条理的板书、利用实物和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与有意注意相结合,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功效等方法,达到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在科学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活动、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经常会被吸引到一些不相关的事情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注意力分散,两眼注视教室外的活动、做小动作、与同桌讲话或两眼盯着黑板而思想早已跑到九霄云外等无意注意的行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有效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能及时地集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使他们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脑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一、课前营造无意注意的环境
  注意的发生是由于周围环境变化而引起机体的定向反射,在课前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引起无意注意的环境,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注意力分散。
  1.合理设计教室布局
  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生活主要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在对教室进行布局时,要格外引起我们的注意。教室的布局要和教室的用途要协调,教室的布局不仅要干净整洁,而且要温馨朴素,不能过于花哨,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以免课上忙乱分散注意
  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才不会因找不到书、铅笔、橡皮等而手忙脚乱,或者去借用别的同学的学习用具,影响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在上课之前,学生备齐所需的学习用具,有助于课前注意力的集中,尤其是作为科学教师,经常要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如果课前没有准备全,导致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无法顺利进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所以我在课前都会认真准备好实验器材,对于自己没把握的实验,都会先做一遍,以避免上课手忙脚乱而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另外,老师的着装是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的地方,如果自己穿了新衣服去教学,便会早点赶到教室,让学生对我的穿着产生习惯性心理,那我身上的新衣裳也就不再吸引学生的眼球了。
  二、采用新颖多样的新课导入
  一项工作开始做之前可能比较困难,如果有良好的开端,那么结果也是不错的。在课堂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新课堂导人环节,学生能对优秀的新课堂导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马上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将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跟随老师的讲解去思考问题,最终进入注意状态。
  我采用这种方式导入,运用无意注意让学生去观察一件事物,既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又让他们彻底理解了观察,到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协调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案例讲解的部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新颖、丰富、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内容引起无意注意,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四、设计有条理的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板书技巧的运用能够让无意识注意的功效发挥到极致,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还比较差,所以板书要有清晰感和条理度,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结构有个全面的把握,在观看板书的同时能够将板书内容和课堂教学有效联动,提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性。正确的方式应是将有关的标题、要点和必要的说明进行板书,要掌握合理的布局,在板书过程中要分清所要板书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合理布局板书结构。中间部分是板书的重点,对重点内容进行字体的加注和颜色装饰,两边是板书的非重点,可以写些解释说明类的文字,让学生产生无意注意力。
  五、利用实物和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无意注意起主导地位,有意注意还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新奇多变的事物往往能够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课堂教学过程,运用实体的实物模型和直观教具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注意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具拿到教室,不能在用到之前就放在讲台桌上,更不能直接挂在黑板上。因为学生对新鲜奇特的事物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集中在这些事物身上,当学生被刺激性的教学用具吸引的时候,老师的课堂讲解已经起不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了。
  六、与有意注意相结合,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功效
  只考虑无意注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自觉纪律的培养,此外学生的意志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也得不到发展,教学预定任务得不到落实。一味注重学生的有意注意,只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和疲劳的神经,不良情绪的产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两种注意形式在同一活动不同兴趣中也会产生相互的转换。直接兴趣引起的无意注意实现了向间接兴趣引起的有意注意的形式变换。两种注意形式各有千秋,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两种注意开展教学工作,实现两种注意的有效轮换,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要重在坚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摸索发展,寻找一种灵活而且实用的教学模式。文章只是笔者的一些个人观点,目的是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可借鉴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并探讨影响青少年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139耳)青少年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性别、年龄、就诊时间、
我和卡拉斯以信函的方式达成协议。她拿到合同书十个星期后才签约,这让我心急如焚。卡拉斯将在1957-1958演出季的后期回归,演出剧目除了先前演过的《拉美摩尔的露契亚》和《
【正】阿呆:亲们,你们认为怎样的一部音乐剧作品算得上是成功的作品呢?小曼:当然是名声响亮、票房好、口碑又佳、演出年数和场次又多的那些啦!比如《悲惨世界》《猫》《剧院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童话和游戏一样是儿童童年不可缺少的。”我们都知道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设想一下,如果在教授英语新课时,如果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导入新课,学生一定会认真去听老师讲,并试着努力去弄明白老师在讲什么,从而也会帮助学生去了解新知识。故事教学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无论是导入、操练或者拓展环节都可以使用。但在运用故事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点:   一、根据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故事
小曼:上次我们说到了馅饼店老板洛维特夫人并不是简单地在帮助陶德复仇,那她究竟对陶德隐瞒了他妻子的什么事情呢?阿呆:那就是陶德的妻子露西并没有死,她还活着。小曼:什么?露西还
课堂思想教育一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一些科学课教师为了开展思想教育常常有严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感到思想教育抽象、乏味且空洞。因此,如何让思想教育工作融进我们鲜活的教学细节,在润物无声中有效开展课堂教育一直是教师的追求目标。科学课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强度大、活动内容多,也容易发生各种节外生枝的事件。我们要利用课堂中一切教育资源灵活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使课堂教学中生成事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源头活水,
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而不思则罔”,可见“问题”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科学的运用提问艺术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进入提问误区。从提问内容上看,问题缺乏科学性、启发性,学生不能从正确的方向进行积极的思考;从提问方式上看,缺乏循序性且急于求成,学生常常处于一知半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非综合征型聋(NSHL)患者三种常见聋病易感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 对380例NSHL患者(患者组)和202例听力正常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DNA,用PCR方法检测GJB2、SLC26A4
目的探讨声带干燥处理后嗓音的变化以及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8例健康自愿者采用鼻夹阻止鼻腔吸人气体,通过面罩呼吸干燥空气行声带干燥处理,然后随机分为两组,治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一种处于葡萄糖代谢调节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临床状态。近年来学术界高度重视IGT人群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IGT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