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激趣艺术的运用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激趣艺术的探索和运用。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趣 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呢?对此,我深有感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做到:
  一、导入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激趣。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引入新课时,把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之中,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教学末尾有零的有余数除法时,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学生一听要讲故事,个个双目圆睁,全神贯注,“一天,八戒带着20个小猴子到花果山摘了9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们说:‘90个桃子,20个人来分,每人分4个,剩1个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子们不相信,就列了一道算式:90÷20=9÷2=4……1,小猴子们信以为真,就各自拿着自己的桃子吃开了。直到悟空赶来,才戳穿了八戒的骗局。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悟空是怎样发现八戒的骗术的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八戒列出的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引入新课,使学生兴趣浓郁,注意力非常集中。
  2.猜謎导入激趣。猜谜语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它形象、生动、而且有趣。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整时》时,教师在课的开始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位大家既熟悉又不太了解的朋友,他会是谁呢?——“滴答!滴答! 滴答! 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这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会集中到教师的谜语上,从而不知不觉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这样的激趣导入,既新颖又富于趣味性,给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3.情景导入激趣。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效措施。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美丽的童话内容,童话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情境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时激发学习兴趣
  1.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兴趣。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厌学情绪,还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因为任何一个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这个潜在的和谐环节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三、巩固练习时激发学习乐趣
  1.游戏激趣。低年级学生很爱游戏活动。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低段教学中,我经常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以思发散,并且注重全体参与。如开火车、摘苹果、送信、钓鱼、小动物找家、插红旗比赛等,都是较好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2.一题多变(解)激趣。一题多变(解)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且能使学生从变题解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巧变生趣,奥妙无穷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3.悬念激趣。结尾时留有悬念,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止而不能的状态,如在讲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题目:“爸爸今年30岁,比小明大24岁,小明今年多少岁?”这是一道要用“逆向思维”思考的应用题,属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此我给学生设置悬念,能引起他们对下节数学课的兴趣。
  四、新课结束时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快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情绪比较低落。此时创设情境,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对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城区埠子中心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威尔·杜兰特(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深为大萧条所引起的高自杀率而忧,发起了“问全球名人:生命意义何在”的书信对话。令他惊喜的是,素以脾气坏闻名的记者、编辑兼批评家亨利·路易斯·门肯(H.L.门肯)给他回了一封客气而贴心的长信。在其中,门肯为了阐释自己的人生观,揪住六畜就不肯撒手,他提到“我不断工作和母鸡不停下蛋是一个道理”:母鸡如果不下蛋,就会屁股疼。他非常庆幸自己能够从事自己
【摘要】課堂教学是一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计划,系统地组织教学,并且对教学质量负担起一定责任;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 培养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然经过一番努力,把这两者有机地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迫使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开放教学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开放式教学不仅意味着“拆掉学校的围墙”,它意味着整个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内容、评价等全方位的开放,强调不断拓宽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开阔视野,培养他们自主参与的能力和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开放教学 自主学习 个性发展  开放式教学,旨在
【摘要】曾经的语文课上,我们最爱听学生那琅琅的读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心灵与作者对话;在琅琅书声中,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波涛中受到美的熏陶。可是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已很难再听到或高亢激昂、或深沉婉约的读书声了,这未免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和担忧。如何让我们的校园上空重新回荡起那优美的旋律呢?本文谈一下个人看法。  【关键词】朗读 意义 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意义 
【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激活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真正的教学好助手。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很好地去吸收这些良好的养分呢?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
【摘要】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居于基础地位。因为历史学科既研究各国以及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的发展情况,又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客观规律。从教育领域来看,上好历史课对于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很重要,有很必要。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