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探讨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紧迫,在应用型人才和功能性人才方面表现得更加显著。这也使得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始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具体教学体系也在进行不断改革,在英语学科教学中也不例外。本文先阐述了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在分析基于就业导向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全方位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各个教师的实践素养水平、结合就业市场环境调整课程教材内容、充分融入各类实践活动和课外教学项目五个方面,深入全面的探讨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英语;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许梦婕(1986.09-),女,汉族,浙江萧山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已经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革,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逐步变得清晰。这也说明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开始重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以及毕业生在社会行业环境中的生存现状。事实上,随着我国各个行业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运作,各个大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才能够跟社会岗位契合在一起。而对于高校英语专业来说,对口的社会岗位看似比较多,但都是跟其他专业交叉的专业,比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单单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针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一、高校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学体系中,很多英语教师还没有真正掌握新时代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方法与技能,还在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这种情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各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无法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在当前英语教学体系中,具体教学内容并没有跟学生的未来就业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很难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转化到工作岗位中,形成工作经验与技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并没有融入就业环境模拟环节,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输出就业语言语境,很难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语言素养。除此之外,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英语课程布设的时候,还没有将其跟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自身课程的独立性过强,很难实现英语语言技能的有效应用。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非常显著的必要性,这里也进行综合的阐述。第一,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具有时代紧迫性。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扩招,使得大学生数量正在不断攀升,使得很多大学生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不得不跨专业就业。而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则能够较好改变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我国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学本身就比较落后,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无法达到社会岗位的要求,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相应变革。第二,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能够综合高校、企业、社会等各个主体的资源,同时也能够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融合,最终也就能够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成效,同时也能够引导我国高校教育体系进行变革发展。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向分析
  1.全方位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体系c进行改革的时候,各个教师应该能够先明确学以致用的相关理念,保证各个教学内容能够真正被学生以后就业所用。这里所说的使用并不仅仅是指英语语言技能,而是指整个英语语言体系和英语语言素养。在这项理念下,各个高校的就业导向英语教学改革就应该适当降低语言知识考试所占的比重,而应该引入一些人文性和实用性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不仅如此,在这套理念下,后续课堂教学过程也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语言输出与输入综合使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应用。在课堂教学间隙时间里,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英语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具体应用,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感知到英语语言的魅力,给后续教学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对于各个高等院校来说,英语教学體系的改革应该先明确具体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总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的更好就业,而细化目标则应该立足于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展开,形成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改革目标。这也需要各个高校能够先分析自身英语专业的特点,以及区域英语专业对应市场的发展现状,明确社会行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宏观需求。在明确这些需求的基础上,高校就可以构建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与具体标准,并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来明确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这样以后,整个英语教学改革就能够真正以就业为方向,不会出现盲从性。
  3.切实提高各个教师的实践素养水平。基于就业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还需要各个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能够有效展开各类实践教学环节。鉴于当前多数高校英语教师过于重视语言技能教学,因此在后续的教学发展中还应该针对教师群体进行必要的培训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高校一方面应该定期开展一些教研会,引导各个教师积极交换教学经验,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联动校外合作企业,让各个英语教师深入到企业岗位中体验就业环节,并能够找出将语言技能与综合语言能力,完美转化到岗位工作中的具体途径。这样以后,各个英语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给就业导向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相应的助力。
  4.结合就业市场环境调整课程教材内容。在就业导向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还应该充分重视课程教材内容的变革。这主要是因为传统英语教学内容本身就存在较为显著的局限性,必须要增设各类新的内容。一方面,英语专业课程不能仅仅只包含英语知识内容,同时还应该结合就业来融入其他专业的内容。比如跟旅游行业联动的旅游英语,跟商务活动联动的商务英语等。这些细分化的英语课程能够立足于行业环境来集中展示英语应用能力的具体运用,可以给学生的以后就业带来较好的引导。另一方面,教材课程的改革与调整一定要重视实用性与科学性,同时还要跟校外合作企业进行沟通,能够引入一些企业真实案例,使得教材内容变得更加饱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性课程内容也不能占据太多的比例,避免学生无法通过教材内容打好英语的基础。
  5.充分融入各类实践活动和课外教学项目。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体系中,基于就业导向的改革还应该能够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与教学项目。这些活动既可以是校内举办的一些英语职业类比赛与活动,也可以是学校跟校外企业联动所开展的顶岗实习等活动。为了提高各个学生参与这类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可以考虑采取半强制式模式,比如将实习活动列入毕业必修项目中去,将校内比赛列入选修学分中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各个学生就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英语技能,适应以后的就业环境。
  四、结束语
  就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多数高校都还没有实现教学跟就业的结合,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岗位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都应该积极融入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体系,加强跟各个社会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依托于此完成课程设置的变革与调整,适当增强实践活动所占比重。这样以后,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体系就能够发挥较好的成效,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跟社会岗位的契合程度,有利于他们在后续工作过程中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梅彩琴.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J].农家参谋,2018(02):154.
  [2]杨中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03):47-48 96.
  [3]曾大立.就业导向视野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研究[J].新丝路(下旬),2016(12):152.
  [4]师文淑,孙玉超.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7):166-167.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英语趣味性教学课堂的构建,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巧妙地开展游戏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肢体语言,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性教学课堂;构建对策  【作者简介】陈东红,江西省贵溪市滨江镇中心学校。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富有趣味性的教
【摘要】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反馈中的应用通过发挥教师、伙伴、网络和工具书等多方支架搭建者的作用,可以使传统单一的反馈评价模式得到明显改观。本文首先对支架理论进行综合概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反馈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支架理论;高中英语教学;写作反馈模式  【作者简介】尹小红,李鹏,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各阶段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日常教学要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要】在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屡屡犯“文化错误”,因而达不到有效交际的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综合英语教学的目的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指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综合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徐南飞,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
【摘要】茶文化凝聚了很多文化内涵。不同区域的茶文化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是对各国茶文化背景的反映,又是自身文化特点的渗透。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类的教学,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为了切实提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水平,必须深刻研究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差异性视角;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教学;分析  【
【摘要】「なる」是「なす」的自动词形式,一般用来表示事物主体的变化过程。本文总结了「なる」的变化用法以及其特殊的“非变化”用法,并分析其易出现的误用点及其原因。  【关键词】非变化;距离;判断  【作者简介】田甜,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なる」  1.1 表示“变化”  表示作为主题的A成为一种新的状态B的变化过程。此类用法的典型句型是  「AがBになる」,B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者形容动
【摘要】本文结合元认知理论知识,通过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对部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探讨并了解元认知意识和听力水平之间所存在的关系。通过调查与研究后发现,听力元认知意识对听力理解和听力成绩存在一定的影响。最后,对听力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听力理解;元认知意识;听力水平  【Abstract】Based on metacognitive theory and Metac
【摘要】要突破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关”——压力更大、形势更为严峻。对现任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以及行业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并结合“生源情况、行业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导向”等方面,初步设定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整改方案、探究高职涉外护理英语国际化课程特色之所在。  【关键词】高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现状;社会需求;英语课程建设;整改方案  【作者简介】田甜(19
引导定语从句的有关系代词: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和关系副词when, where和why。  当我们翻译英语中定语从句的时候,一般可以按汉语习惯,将定语从句翻译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前,而其中的关系词一般就是译成汉语中的“……的”。  Sunday is the day when very few people go to work. 星期日是没什么人上班的日子
【摘要】现代化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就是多媒体技术,其既可将学习方式改变,也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现阶段,我们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怎样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发挥出来。为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英语;情境  【作者简介】吴美丹,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