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发展路径与模式构建研究

来源 :河南图书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nqu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图书馆;智慧服务;服务模式
  摘要:智慧图书馆的构建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主要基于智慧馆员、智能技术、智慧理念及智慧服务内容等诸多要素。文章基于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现状,对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问题在实现要素、发展思路和服务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旨在寻求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107-03
  当前,智慧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智慧社会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一。智慧社会涵盖的范围很广,包含高度感知、移动互联、数据数字化、高透明度与高度智能化等诸多基本属性,能够为行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的生活提供巨大的便利,融合了人文、空间、信息等诸多维度。图书馆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从传统图书馆逐渐转变为智能化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整理、借还系统等方面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为图书馆未来智能化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借助资源优势,实现自身的服务转型,探索智慧服务路径,创新读者智慧服务新模式,实现读者服务的时代性变革。
  1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要素分析1.1读者智慧服务发展的时代背景
  当前,移动互联等科技要素已经高度渗透到各行各业,新理念、新技术已经成为催动行业发展和变革的新要素。公共图书馆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机构,有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与服务的责任,而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RFID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恰好能应用于读者服务,同时也能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结构,拓展技术平台功能,转变知识服务形态。时代的变革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海量的数据和高速发展的技术手段也需要图书馆不断甄别,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技术,形成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读者智慧服务模式。
  1.2读者智慧服务发展的要素
  读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最核心的内容,智慧服务的发展与实现是图书馆各要素共同发展和多元支持的共同结果,智慧服务要素涵盖智慧馆员、智能技术、融合理念及智慧内容等四个要素。
  1.2.1智慧馆员。智慧馆员是在当前基础上经过培训、学习等过程形成的智慧型馆员,他们是实现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的基础。图书馆所服务的读者范围非常广,读者的需求多种多样,偏好也各不相同,因此对智慧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馆员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能够熟练运用当前先进技术,如RFID、云存储等技术,实现馆内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利用;其次,能够通过读者痕迹深度挖掘读者偏好等信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再次,智慧馆员应是馆内的“多面手”,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和基础服务。
  1.2.2深度智能。智能技术是图书馆进行读者智慧服务的技术支撑,也是读者智慧服务实现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时代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服务模式,使图书馆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技术的介入使图书馆在大幅提升读者服务效率的同时,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实现了服务的高效率。在智慧服务中,智能技术支持实现实物与数据融合、人机互动等形态,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语音检索、借还书、打印复印等服务。
  1.2.3融合理念。技术和服务的融合是图书馆实现读者智慧服务的基本导向。在服务技术上,网络技术、全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融合能够提升读者服务水平,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与感知水平,能够提供演示、VR等多种服务;在空间上,图书馆通过虚拟情境与现实情况的结合,能够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革新服务模式,实现对信息的多维度感知;在服务载体上,图书馆通过与不同行业实体之间的融合,可实现阅读与知识的无处不在。
  1.2.4智慧内容。智慧服务内容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影响智慧服务成效最明显的环节。传统图书馆在向智慧型图书馆跨越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读者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群体十分广泛,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年龄段、职业、知识结构等也相差极大。因此,图书馆智慧服务内容要做好智慧推荐等基础工作,让读者体会到智慧服务的优势,通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新的管理模式与制度,保障智慧服务的成效。
  2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发展思路
  2.1在智能化基础上有步骤地提升智慧化水平
  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应基于当前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当前,图书馆的建设多数处于智能化建设时期,大中型图书馆建设已经基本达到智能化服务标准。对于图书馆来说,早期智能化建設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主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与高效管理,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彰显。同样,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的构建也应基于各个要素的提升,如:人员的提升与培训能够实现读者智慧服务的基础支撑,以大数据、FRID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能够为读者智慧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的实现要从人员、技术、内容等方面逐步培养与提升,使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全面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
  2.2在边界性发展基础上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图书馆自身是承载知识的平台,其教育价值重大,当前图书馆已经在以往仅专注知识服务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了边界性发展,即在以往纯粹性的知识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与某些行业或群体的对接,使知识服务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行业,知识开始与实践相结合。在当前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开始跨界,让知识和信息无处不在,大幅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创新读者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务。
  3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3.1构建智慧化交互服务系统   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的基础是传输介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包含智能设备、智能交互平台、智慧馆员等。图书馆应将技术作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实现的驱动性要素看待,引进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核心技术,利用先进的理念构建智慧服务的基本架构,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无障碍互联互通。先进技术的介入最终要通过构建智慧系统协助读者实现智能感知、深度学习。
  3.2构建智慧型资源服务系统
  当前社会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的群体十分广泛,读者需求的服务类型多种多样,无论为读者提供何种服务,都要基于馆内丰富的资源基础。因此,在智慧服务模式下,图书馆的智慧型资源建设意义重大,在实际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在馆藏资源的组织上,图书馆应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已有的馆藏资源进行精细化分类,对已有的馆藏资源进行深度分析、分类和重组,重建后的资源库除了已有的自动识别与自动获取功能,还要能够实现馆藏资源的图像识别、智能翻译、摘要提取、智能语意标引等功能;其次,资源的空间设置要比之前的设置更加合理,要对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书库的智能化和无人化管理,书库的文献入库、上架、清点等均可通过智能机器人完成,资源的检索能够实现语音检索和自动化操作;再次,数字化资源的分布要基于先进技术,使虚拟的资源库具备海量储存、安全可靠、可扩展等性能,保障数字化资源的安全性;最后,在馆藏资源的主体化建设上,图书馆要更加重视读者群体的参与,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3.3构建智慧型读者参与服务模式
  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会更加凸显其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资源和技术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资源和服务需求。
  因此,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模式要充分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并借助云技术、移动互联等技术收集读者反馈的信息,并深度挖掘数据信息,获取读者潜在的文献需求、阅读偏好、个性化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人脑再分析”的服务方式构建读者信息库,以此为基础运用先进技术提供高质量的资源推送和订制服务。
  3.4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跨界服务模式
  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会凸显其跨界性,即对知识服务进行跨界延展。图书馆通過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三维漫游、多点触控、大屏展示等技术对主题知识或信息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知识产品提供给商场、旅游景点、学校等不同实体,使更多的群体获益,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图书馆以VR虚拟现实和大屏展示等技术对航空业的发展知识进行加工,旅客可通过虚拟现实、人工解读和触屏等形式深入了解航空业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效果非常好;某图书馆利用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三维漫游、多点触控等技术将雄安新区的综合定位、城市模型、发展理念、先进技术等制作成专辑资料在科技馆播放,游客可以通过触屏对城市模型进行720度细致观察,反响极好。
  4结语
  图书馆读者智慧服务是智能化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现要通过馆员、技术、内容和理念的深度协调发展。读者智慧服务的实现应基于目前智能化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步骤的构建,延伸服务范围,寻求跨界合作,为读者提供高效、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小吕.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以吴江“智慧图书馆之城”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0(10):76-79.
  [2]赵楠.基于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9):123-124,127.
  [3]王银花,谢海先,敖龙.基于O2O模式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交互平台建构研究[J].贵图学苑,2020(3):11-15.
  [4]丁安,朱朝凤.基于社会化推荐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OL].晋图学刊:1-9[2020-12-29].
  [5]罗文英.“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评价:基于惠州地区图书馆的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2):15-20.
  [6]李校红.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关键要素、实现路径及实践模式[J].情报资料工作,2019(2):95-99.
  (编校:崔萌)
  作者简介:江山(1983—),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员。
其他文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自信;经典阅读推广  摘要:经典阅读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优秀中华文明的继承、发扬与创新,并基于此建立正确的文化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限于国外文化冲击、阅读方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参与经典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变现状,高校图书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阅读推广手段使大学生主动参与经典阅读,树立文化自信。文章以文化自信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在大学生读者群体中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必要性,建立
关键词:O2O;文献资源;图书馆创新服务  摘要: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提供各项服务的重要载体。随着全民阅读的泛在化,人们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源的意愿在逐步降低,导致很多宝贵的馆藏文献资源被束之高阁,因此,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步伐,努力提高文献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文章探究了O2O服务模式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对我国图书馆开展O2O服务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劳动教育  摘要:目前,很多高校鼓励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并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三种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优化策略,以期该项工作制度能够实现大学生与高校图书馆的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主要研究一类在更一般情况下的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该系统由Teugel\'s鞅和布朗运动共同驱动,且状态方程中存在漂移项,性能指标中含有交叉项.研究中基于凸变分原理得到最优控制的存在唯一性;利用对偶技术导出最优控制的对偶表达式,建立随机Hamiltonian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含有Teugel\'s鞅的、线性的、完全耦合的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通过随机Hamiltonian系统推导出相应的Riccati方程,并通过证明Riccati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获得了最优控制的反馈表达式.
阅读书目推荐是高校图书馆众多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引导学生阅读,也为了使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开展阅读书目推荐工作在高校图书馆很有必要.文章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对该馆2015年至2020年间的阅读书目推荐工作实践进行回顾和整理,得出当前阅读书目推荐工作的现状,分析图书馆在阅读书目推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三全育人”;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图书馆  摘要:文章解读了“三全育人”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与“三全育人”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模式,以期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45-02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
2013年6月,为了推动各国视障者版权立法,协调国际视障者版权政策,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主导下缔结了《马拉喀什条约》.毫无疑问,图书馆是《马拉喀什条约》框架内最重要的被授权实体之一,图书馆在行使法律赋予的制作和传播无障碍格式版权利的同时,要积极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家书屋;基层图书馆  摘要:文章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家书屋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农家书屋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定位、坚持差异化发展之路、完善政策配套、优化资源供给、引入社会力量、强化人才培育、创新服务推广形式等服务举措,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132-03  乡村振兴战
关键词:红色旅游;图书馆;文旅融合  摘要:紅色旅游是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文章论述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和红色旅游的融合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模式,旨在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89-03  1背景  2018年,原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
关键词:标准化;图书馆;志愿服务  摘要:标准化是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治理理念之一。文章立足“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背景,从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成果出发,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现状、赋能机制以及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119-06  1文化志愿者的特性  文化志愿者是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