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生·寻茶之路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ai9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路漫漫,与君共享。
  小时候,第一次听到的茶,是蜀地深山里的“老鹰茶”。
  云雾深处,崖边野坡,松竹邀月。
  每到盛夏,老鹰茶是蜀人最“安逸”的解暑圣品。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也不记得是在哪里,喝到了一碗老鷹茶。
  汤色清澈红亮,香气清新人骨,甘冽——隐约山间流水的气息,许多年来缠绕着记忆,忘不了。
  有一年,妈妈说云大叔子家有老鹰茶,我们都新奇地跑下去看。茶树稀疏矮小如灌木,不是我想象中老鹰茶的样子。我的心中,茶应该是一棵树。
  童年对茶的感觉,大致如此。
  但那种味道,食髓知味,再也忘不了。
  老鹰茶,是蜀山的一种野茶,可以长成参天大树,除了晒干,没有任何工艺。
  春天发的嫩茶叶,喝着总不够劲,粗梗老叶的霸气凌冽,盛夏天,简直美极了!
  喝的第一杯茶,是源于燕子的野生绿茶。从此此身无归路。
  用女生宿舍的自来水泡出来,还有淡淡的甜,汤是清澈透明淡淡的绿。
  那时候仰望着茶,像是星空,可望不可即。
  多年后,落在苏州,喝到峰哥家的碧螺春。
  一喝就是好多年,每一年春天,茶树要发芽,总有一种莫名的骚动。
  总想要去采茶炒菜,也许是那么喜欢春天的气息吧。
  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拴住了脚步,没有去看一次春天的茶树,也没有去采一次茶。
  峰哥家的碧螺春,特别是明前的,特别甜,他是东山少有坚持本地小种的碧螺春。
  我感谢他,每一年春天,都能喝到纯正的洞庭碧螺春,好一杯浓烈的春色啊!
  青海读书归来,遇到了梦雨师父,一生爱普洱如命,一生美丽优雅的女子。
  这么些年,一直在师父的梦境里,享受着普洱时光的醇厚香暖。
  师父做的茶,总是暖暖的,柔柔的,香香的,陈放了很多年,带着她独有的气息。
  师父爱茶,焚香,弹琴,插花,像是古书画卷中走出来的女子。
  迷恋,无法自拔。
  我们在一起的很多时候,都是手握一杯香香暖暖的茶,谈梦里梦外的事情。
  每一次这样的时光,总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
  总以为人生就这样圆满了,命运打开了一个小缺口。
  五年前,师父去了无锡拈花。
  像一朵无根的飘萍,惶惶不可终日。
  幸而,师父留下了善缘,兜兜转转,通过“笑傲江湖”,遇见了如师如兄的滇南茶王,以及世代守护古茶树的拉枯族嫂子。
  当我第一次听见“茶道至简,自然为师”,是迷茫的。
  “喝健康的茶,喝出健康,是为茶道之起点,也为茶道之终点。”
  自然是什么,“道法自然”,玄之又玄?
  经历人生风刀霜剑,喝了大半年古树夺钾之后,半通透的身体,可以面不红心不跳地在原始森林腾挪跳跃,再一次站在古茶树面前,深深触动。
  “如果你有幸能喝到健康茶,特别是原生态纯纯的古树茶,那么在三到五个月之内,身体机能有明显的感觉。一年之后,你会懂得,喝茶是最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喝对茶,是你这辈子最睿智的选择。
  “而能够找到对的那味茶,是上辈子修来的茶福。只有天天生活在古茶园的人,才能知道,那原始生态、生长过程完全自然的古茶树,根本无法用任何语言来描述,只有身临其境的去感受,用不喝酒不抽烟的健康味觉去品味唐时风,宋时月……”
  原始自然的古茶树,在拉枯族等“少小”民族的守护下,已历经千百年的风霜。
  如今,大多数古茶树还在发芽……
  自然的规律是优胜劣汰,自天地诞生开始,每一个世纪,每一个轮回,都有物种生生不息,也有物种遗憾灭绝。
  一棵千百年的古茶树,谁知道它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经历了什么?
  狂风?暴雨?响雷?闪电?还是半年到网亘年,漫长的雨林干季?
  古茶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立身之根,必舞探深植入土地,以坚韧的生命力量,以不变以方变,才能面对任何恶劣的气候。
  站在一棵古茶树面前,感受它在枪桑岁月中沉淀的气息,沧桑么,苍劲么?
  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这时候,再去喝一杯古树茶,端起的是苦涩人生,放下的是禅意的回甘。
  这就是原始自然的古茶树的生命密码。
  拿起来,是所有的苦,所有的涩;放下,是生命的回甘。
  人生太多的煎熬,就像煮茶的炭火。
  大多数时候,在炭火中焚烧,妥哈涅槃重生,要么化成灰烬。
  但是只要端起一杯茶,吹一曲箫,所礁口的一切都消泯为虚无。,
  师父说:好茶,古树,是天地人育成的,有灵性。你对它好,它有一天会报答你的。
  茶王说:
  所以说古茶树是世界上最智慧的植物。
  古茶树是把天时地利人和、金木水火土利用得淋漓尽致的植物。
  这世上最廉价的健康,是喝健康的茶即可获取!
  古茶树告诉我似不争,而天下莫与之争。
  这是古茶树交给我的生命智慧:
  这一生,另一生,无论遇到什么,总要像古茶树一样,深深植根内修自己,任他风雨雷电干旱涝泽。
  这一生,另一生,要像古茶树一样,可以在参天大树之下遮阴,可以与灌木小草为伍,风霜雨露和谐共生,但绝不迷失自己,绝不贪念,也绝不迁就……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一谈起茶点,固然离不开果子。春樱花、夏秀水、秋红叶、冬白雪,一年四季,一盞茶,不同的景致之下,总有不同的搭配,佐味茶的苦味和生涩。樱饼、羊羹、栗子茶巾绞、蕨饼则是常见的和果子。  大部分人知道果子是在日本的茶席上,但鲜少人了解和果子的起源也来自中国唐朝时期的唐果子,是一种由米、麦、豆制成的油炸年糕,起初多供奉于庙堂而非民间,后来传至日本也就是我们口头常说的“和果子”,随着历史的承传,果子也从庙堂之
期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到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谓之“兴于唐,而盛于宋”。  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有言:“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亦载:“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犹盛。”宋代茶文化之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著名美学家蒋勋也曾说过:“宋代的极简美学,领先世界一千年。”  在浩如
期刊
中唐时期,大乱初定,百废待兴,长安城中那座曾经无比辉煌的宫殿也重新闪耀着东方第一大国的气派。也许是早朝刚下,此时殿内并无文武百官,止一案,一炉,一盏,又有主客二人对坐而已。主者谁人?唐代宗也,客者谁人?高僧积公也。相传积公和尚善饮茶,不但能辨茶叶的由来,而且还可以辨煎茶之水的出处。代宗亦嗜茶,遂请积公和尚前来相饮。炉上有壶,待壶中水开,代宗命宫中煎茶好手,取过上等茶叶,沏好一盏,送与和尚,和尚止饮
期刊
团茶的大量出现见于宋代,皇室大量引进龙团凤饼。龙凤团茶饼有“始于丁渭,成于蔡君漠”之说。宋真宗咸平年间,丁渭任福建转运使,监造贡茶饼使创龙凤团茶,后由蔡君漠接任丁渭之职,在龙凤团茶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制出小龙团茶。专供皇室享用的龙团凤饼,不仅运输方便,还是精美的工艺品。  欧阳修在《归来录》中说,“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漠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
期刊
自饮茶成风,在文人士族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后,茶这样洗涤心灵的事物牢牢占据了文人雅士的心,成为多少文人爱不释手的心头好。其中,就有一位明代的散文家,张岱。  说起张岱,大家一点也不陌生。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裕,漫游八方,明朝灭亡后,他避居山中,布衣长发,于落拓不羁和穷愁潦倒中著书立说,直至生命的终点。正是因为在国破家亡中冷眼看世,他在《陶庵梦忆》里所描绘的种种美好的事物,才显得更加的美好
期刊
茶是有前世今生的。茶的前世在山中,每日餐云饮露,收集晨风的轻柔,春雨的清润,泥土的芳醇,野花的香气。然后再酝酿成甘苦清幽的醇美,等待着在下一世释放。  茶的今生在一只白瓷盏里起落沉浮,在水中重拾那些烟云过往,把回忆一点点释放。水便有了颜色有了清香,这一泡水也就有了名字称之为茶。明黄清澈的茶汤,袅袅升腾地云烟氤氲着茶的前世今生和云水茶心。  茶是武夷山的大红袍,杯是德化的白瓷,水是太行的山泉,想来这
期刊
闲中一盏建溪茶。香嫩雨前芽。  砖炉最宜石铫,装点野人家。  三昧手,不须夸。满瓯花。  睡魔何處,两腋清风,兴满烟霞。  一一[宋]张抡《诉衷情·闲中一盏建溪茶》
期刊
雨是一场短暂的栖居。没有永远的晴天,却也没有落不停的雨,雨来的地方是天上的云,留驻的地方是人间的水。  云水之间,经过一场雨。雨水有时浙沥沥,有时哗啦啦,还有的时候奔涌急促,像是生命中的某些改变。  如加缪写过的那场雨,是在萦绕数月的疫情终于结束后。雨水冲刷,大地又流淌出生生不息的鲜活。天生的灾,天自会灭,放在更大的纬度上去看,悲伤也只是时代的悲伤,人间冬去春会来,否卦后面跟着泰。  其间周转,受
期刊
在中国,至迟在1.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开始在亲人的尸体周边撒放朱砂粉,表明灵魂观念已经存在。春秋战国之际,原始“灵魂不灭”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魂”“魄”二元观,阴阳、五行观念也在此时大行其道。人们认为,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礼记·中庸》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厚葬构成了此阶段人们的丧葬观。战国后期社会上出现追求长生不老的求仙观,人们慢慢地相信,通过修行或求得长生不
期刊
终日里喝茶看书,倒是养出个好性子。尤其爱倒腾些瓶瓶罐罐,杯子碗盏。时间久了,日日里都要抽出时间来擦拭摆放,总是个独处寄情的好时光。爱上茶的时候,你也就学会了享受孤独,从茶里泡出一番天地来。  若是想要喝上一杯佳茗,却也少不得各种繁杂的工序准备。从择茶,择器,择水还需要在一个清气爽朗的好时间,与爱茶的友人认认真真的对饮。一盏好茶不打断的喝上个七,八泡,茶尽人醉。但是这样集中性的一个时辰也是不多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