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學数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知识和技能,更应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质。本文论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提出一些具体做法和教学原则。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 ; 数学思想方法 ;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16-01
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完成教学目的的过程当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极为重要。因此,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
数学思想方法包含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两个方面。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人的大脑意识中的反映,经过人脑的思维活动而得到的产物,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人们从事数学活动时使用的方法,包括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流程,认识世界、运用数学思想的技术和手段。实际上二者本质相同,差别在于看待问题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它们并没有严格界限,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并不能将其严格区分开来。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张奠宙先生按数学思想方法的适用范围分为:重大的数学思想方法;各门学科共同使用的思想方法;数学特有的思想方法;具体的数学解题方法。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大学数学
传统上大学数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一贯是抽象而枯燥的,学生认为大学数学知识就是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法则,还有就是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和解决数学题目。也就是说数学形式化的冰冷美丽,掩盖了火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其实大学数学还应包括这些数学知识背后更深层次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数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桥梁。传统的大学数学教学缺乏对数学知识精神实质的揭示,没有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学生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大学数学的本来面目,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
2.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大学教育在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学数学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创造适当的数学教学活动,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教师创造性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分析、归纳、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会发生质的飞跃,伴随着学生对数学认识能力的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慢慢形成。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大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必不可少。从形式上讲数学思维有逻辑抽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从数学思维的品质上看又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概括性、广阔性、敏捷性等特性。数学思想方法在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如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深刻理解明晰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师首先要选读一些系统介绍数学思想方法的论文和论著,真正吃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搞清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析教材中哪些知识蕴含着哪些思想方法,不断加深理解,心领神会,灵活运用。然后,建立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进一步确定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间的交汇点,建立一套丰富的教学范例,建构一个和谐的、动态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互联互通的认知网络。把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把握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几个原则
第一,化隐性为显性原则。因为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隐蔽性,需要通过教师有效地发掘和点拨,化隐为显,学生才能直接感受,较快的领悟和掌握。为此,教师要筛选典型题目予以剖析,使隐含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通过外显的形式“暴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生写解题反思的形式“化隐为显”,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反思所涉及的数学思想的内容、规律;二是反思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第二,逐步渗透性原则。数学课本中很少见到这个思想、那个方法这样的字眼儿,但是课本中每个知识内容背后都渗透着很多思想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直接告知等错误做法。教师要耐心的对待学生,在教学中通过润物细无声般反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数学的真谛所在。数学思想方法要以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为载体,离开了具体的数学载体,所谓渗透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数学教师要借助恰当载体,使学生能够将数学思想方法活学活用,入脑入心。
第三,学生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活动,而应是一个在全新观念指导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师生双向沟通与加工的活动过程。因而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参与活动中,充分暴露各自的思维过程,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内容中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一方面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某些数学基本知识,这是领会数学思想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主动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所在。学生要“绝知”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也必须躬行。
参考文献
[1]张奠宙,过伯祥等.数学方法论稿(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3]刘晓玫.论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5-119.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 ; 数学思想方法 ;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16-01
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完成教学目的的过程当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极为重要。因此,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
数学思想方法包含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两个方面。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人的大脑意识中的反映,经过人脑的思维活动而得到的产物,是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人们从事数学活动时使用的方法,包括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流程,认识世界、运用数学思想的技术和手段。实际上二者本质相同,差别在于看待问题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它们并没有严格界限,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并不能将其严格区分开来。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张奠宙先生按数学思想方法的适用范围分为:重大的数学思想方法;各门学科共同使用的思想方法;数学特有的思想方法;具体的数学解题方法。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大学数学
传统上大学数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一贯是抽象而枯燥的,学生认为大学数学知识就是一些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法则,还有就是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和解决数学题目。也就是说数学形式化的冰冷美丽,掩盖了火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其实大学数学还应包括这些数学知识背后更深层次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数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桥梁。传统的大学数学教学缺乏对数学知识精神实质的揭示,没有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学生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大学数学的本来面目,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
2.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大学教育在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学数学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创造适当的数学教学活动,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教师创造性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分析、归纳、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会发生质的飞跃,伴随着学生对数学认识能力的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慢慢形成。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大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必不可少。从形式上讲数学思维有逻辑抽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从数学思维的品质上看又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概括性、广阔性、敏捷性等特性。数学思想方法在促进学生思维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如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深刻理解明晰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师首先要选读一些系统介绍数学思想方法的论文和论著,真正吃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搞清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析教材中哪些知识蕴含着哪些思想方法,不断加深理解,心领神会,灵活运用。然后,建立各类知识之间的联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进一步确定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间的交汇点,建立一套丰富的教学范例,建构一个和谐的、动态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互联互通的认知网络。把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把握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几个原则
第一,化隐性为显性原则。因为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隐蔽性,需要通过教师有效地发掘和点拨,化隐为显,学生才能直接感受,较快的领悟和掌握。为此,教师要筛选典型题目予以剖析,使隐含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通过外显的形式“暴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生写解题反思的形式“化隐为显”,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反思所涉及的数学思想的内容、规律;二是反思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第二,逐步渗透性原则。数学课本中很少见到这个思想、那个方法这样的字眼儿,但是课本中每个知识内容背后都渗透着很多思想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直接告知等错误做法。教师要耐心的对待学生,在教学中通过润物细无声般反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数学的真谛所在。数学思想方法要以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为载体,离开了具体的数学载体,所谓渗透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数学教师要借助恰当载体,使学生能够将数学思想方法活学活用,入脑入心。
第三,学生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活动,而应是一个在全新观念指导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师生双向沟通与加工的活动过程。因而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参与活动中,充分暴露各自的思维过程,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内容中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一方面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某些数学基本知识,这是领会数学思想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主动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所在。学生要“绝知”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也必须躬行。
参考文献
[1]张奠宙,过伯祥等.数学方法论稿(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3]刘晓玫.论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