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迪特里希谈“21世纪社会主义”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d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世界》2016年8月刊 作者:单朔梦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办公厅)
  2016年6月30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教授海因茨·迪特里希应邀出席中联部举办的 “万寿论坛”第六场主题对话活动,就“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内涵及其在拉美的实践、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作主题演讲。
  “21世纪社会主义”
  的理论内涵及特色
  一、理论基础
  “21世纪社会主义”诞生于苏联解体时的德国,是在20世纪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是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传承和延续。社会主义经历了早期的乌托邦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及列宁、毛泽东、菲德尔·卡斯特罗等革命领袖将社会主义从构想变为现实等几个发展阶段。当今正是走向“21世纪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21世纪社会主义”这种新形式社会主义的构建期。
  二、宗旨和指导思想
  “21世纪社会主义”不是浪漫主义的概念,而是一种科学范式,既涵盖一系列价值观,又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其指导思想是用“有良知的科学”对现实进行客观分析,旨在为绝大多数人谋福祉。“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常识、哲学、宗教等只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思想体系,唯有科学才是客观理解现实的方法,是认知自然和社会的必要方式。科学首先是有良知的,应该用“有良知的科学”来分析当今社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帮助进步组织和先进力量制定惠及人民的政策,以促进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三、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
  资本主义的“民主”,更多的是“权力的民主”和“金钱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的一大特点,是每4—6年进行一次政权轮替。表面上看,政党和领导人上台、下台全靠民意,选举也因此成为“民主”最有力的“证词”。但在这期间,“选举合法性”给予了执政者相当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从制度上“合法”、“合理”地产生“民主的暴君”。社会组织结构的民主性应该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生活各领域,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数年一次的政治选举。政策推进也应是一个渐进并连贯的过程,而不能断断续续、短视自利。更遗憾的是,资产阶级有充足的资源和经验来跟媒体打交道,操控舆论的手法炉火纯青,总能让民众看到他们想呈现的那部分所谓的“真相”。
  当前,不少人对资本主义“民主”仍抱有盲目的憧憬和迷恋,甚至有人认为“民主”具有先天的“优越性”,还自动将这种“优越性”延伸到资本主义身上,认为应该通过和平运动在资本主义内实现社会主义。但是,“21世纪社会主义”拒绝“腐败的民主”,要实现“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民主”,创建比资本主义更为健康和公平的经济模式、更为真实有效的民主方式以及更为团结和幸福的社会。与此同时,需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理想可以是美好的,但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建立在非常现实的基础之上,必须全力应对各种现实挑战和困难。“21世纪社会主义”不能陷入浪漫主义的道德陷阱,更不能对资本主义抱有幻想,因为“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实现社会主义”绝无可能。
  四、体制特点
  政治上,一般由共产党一党执政,不采取资产阶级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追求实现政治结构从垂直到横向的变革,探索实现“全民民主自决”。“21世纪社会主义”反对精英权力和金钱民主,以建立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民主为目标,提倡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可交由全民公投,并借助科技手段使每个公民表达诉求和意愿的渠道畅通。构建“21世纪社会主义”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民主?
  经济上,鉴于市场经济奉行丛林法则和经济剥削,不可避免地造成权力垄断,与真正的人民民主相悖,应制定区别于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以获取利润为前提和目的,不搞私有制,不以市场为导向,旨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1世纪社会主义”强调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经济概念,如价值观、等值经济、二次分配及更好地体现劳动在财富分配中的价值等,同时注重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更科学地实现财富分配,弱化资本家对工资的决定权,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的经济模式,逐步减少乃至消除市场经济造成的社会分化和不平等。
  社会建设上,强调团结、民主、社会平等、社会自决原则,特别强调个人与社群的互助与共建,否定自由主义和占有性的个人主义,否定效益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文化宣传上,在执政党的主导下构建社会文化,传播主流价值观,反对大型跨国企业操纵。由执政党控制媒体和宣传渠道,取消私有资本对媒体的管控与运营。
  “21世纪社会主义”
  实践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者们期待在拉美通过社会运动及进步力量将其发扬光大,但事与愿违,“21世纪社会主义”在拉美的实践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
  一、实践遇阻
  委内瑞拉已故总统查韦斯是真正想建立“21世纪社会主义”的人,他曾谈到,委内瑞拉的革命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他尚未建立制度机制将这一概念落实就溘然长逝,令人惋惜。
  古巴一直是传统的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者,菲德尔·卡斯特罗立场坚定,但因美国一直对古虎视眈眈,使古始终面临严峻外部威胁、忧虑战略生存问题,古巴21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空间受到限制。
  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巴拉圭的进步政府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不一,在资本主义体制框架内建设 “21世纪社会主义”面临重重障碍。
  美国不允许在其“后院”出现代表“21世纪社会主义”的第二个古巴,不断策动对拉美左翼进步政府的政变,这是影响“21世纪社会主义”在拉美实践的最大外部因素。
  二、执政建议
  近年来,拉美左翼进步政府执政压力不断增大,采取何种措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应对执政挑战,是摆在这些政府面前最重要、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应提高和积累应对媒体战的能力与经验。拉美左翼政府要学会打“媒体战”,使主流媒体成为自己的发声阵地,以妥善策略应对“西化”媒体的大肆攻击。
  第二,应强化利用先进科技的意识和能力。拉美左翼领导人应时刻掌握科技最新发展动态,要学会借助社交网络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传播进步理念,扩大社会基础,要使用现代科技分析经济发展态势,及时回应和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第三,应筹划和设计对青年的系统性政治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有专门的党校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教育和信念培养。拉美左翼政府则缺乏相应机制,应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系统,以充实青年的政治准备。
  第四,应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近年一些左翼政府官僚主义滋生,被爆出贪腐丑闻,形象严重受损,应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发展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切实巩固群众基础。
  第五,应重视接班人的培养和选择。许多拉美左翼新任领导人执政能力不足,无力应对寡头和帝国主义反扑,未能捍卫执政成果。应重视接班人的培养和选择,提高接班人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避免其上台之后面临“被动挨打、岌岌可危”的局面。
  “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21世纪的最大特点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包括机器人革命和空间技术革命,这对各国来说都是重大发展机遇,但它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大量失业,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此外,核威胁依然严峻,大国博弈使世界面临核战争危险;美国一手操纵南海争端持续升温,可能触发大规模冲突;气候变化问题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发展压力普遍增加。这些既是世界面临的难题,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需要应对的挑战。
  21世纪是社会主义的世纪还是资本主义的世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希望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在这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相信中国在今后发展中定能克服困难、坚定自信,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责任编辑:徐海娜)
其他文献
美国人权外交  在实施“人权外交”的国家中,由于其特殊的国际地位与思想传统,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最为引人注目。“人权外交”一词虽然尚属新生,但作为实践,该种行为在美国的对外关系史上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且已成为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美国学者所言:“较之其他任何国家,美国政府更倾向于把外交政策和人权义务联系在一起。”[1]由此,考察“人权外交”背后的推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认
2013年7月23—26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江西省人民政府、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协办的2013年“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在北京、景德镇和南昌举行。  北京: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23日上午,主办方举行了简朴庄重的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交流协会会长周铁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全球思维,提出了促进全球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崇高目标理念,从而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国参与引领全球开放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为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为当前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的人类世界未来文明发展走向确立了新航标。  關键
成熟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中美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的卓越范例,是建立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的伟大创举。  一、适应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要求。其一,这是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2009年4月在伦敦会晤时达成的重要共识,是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的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对话开幕式发表书面致辞,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
经济科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新时期、新探索、新征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系华中师范大学聂运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终成果。通读全书,感觉该书结构纵横契合,多而不散;内容精选得体,中心突出;资料新颖丰富,引文规范,是一部在整体结构和思想内容上都有一定创新的研究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的力作,其主要特点如下。  
这篇小说写出来有些年头了,现在要回过头说创作缘起,找寻当初点燃创作激情的星星之火,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一点点往回倒带。这是一件考验记忆力的活儿。  小说中有个情节是我从街头捡来的。那年夏天,七八月的样子,中午时分的人行道上好像只有三人,起码在我的记忆里就三人:我,还有一对年轻的情侣。那女的长得很漂亮,身材和脸蛋都无懈可击。男的却比较一般。当时,大暑熏蒸,太阳似乎从四面八方浇下来,能清晰看到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距离遥远。但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迫切的合作愿望使双方跨越千山万水,走到一起。  2015年6月1—10日,应德国社会民主党、比利时法语革新运动和瑞士卢塞恩州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率领中共代表团访问德国、比利时和瑞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凤翔,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浩,上海市副市长周
应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和捷克社会民主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7月12日至19日访问上述两国,并出席“2017中国—中东欧政党对话会”和“2017中国投资论坛”。  代表团主要随行人员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希、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等。  深化传统友谊,  共推“一带一路”  罗马尼亚首
上海人把接吻叫“香鼻头”。20世纪70年代末,外国电影开始进入中国。有一次,六岁的我跟随父母去看日本电影《追捕》,影片演到杜秋和真由美接吻的桥段,原本寂静的影院内,飘浮起一阵阵克制的轻微喘息。我不明就里,响亮地问父亲:他们干吗要咬嘴巴?却听后排有人悄声说:是“香鼻头”,不是咬嘴巴。黑暗中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笑声。那时候,人们从未有过在大庭广众之下共同见证男女亲密行为的经验,哪怕是在电影中。  几年后,
(Alessandro Golombiewski Teixeira)  幾十年来,经济学家们都在讨论征收企业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税收是一国制定经济政策和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财政来源,其中企业税在国家税收系统中尤为重要,有时甚至是一国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企业税率问题在多边谈判中多次被提及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对企业税率高低标准存在分歧。一方面,征收企业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