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之利弊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me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备受关注。不可否认,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优点,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和教师的依赖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多媒体的应用关键是要使用得当。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端,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多媒体 利弊
  1.引言
  近年来,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的优势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依赖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并消除其存在的弊端,是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1]。笔者依据实际经验对这一问题作了论述。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
  2.1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的重点难点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不管是难点还是重点,都是教师最关注的内容。传统教学法往往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仅枯燥无聊,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不高。教师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是效果不显著。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了立体动态的效果,使知识的形成过程一一展现出来,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例如学习一次函数时,函数公式为y=kx b,主要探讨的是随着k值的变化,图像有什么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依靠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图形,但是k值不断变化,图形也在不断变化。要画出那么多变化的图形不仅难度大而且浪费时间。应用多媒体就很容易实现这一点,通过设计一个可交互操作的页面,然后随意改变k值,学生就可直观地看到图形的变化。学生在这些图形的变化中不断思考,再经过教师的指点,就很容易理解k值变化对于图像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2]。
  2.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初中课程中重要的学科,为化学和物理等学科奠定基础,同时数学又是枯燥无聊的,它需要学生大量的运算和逻辑思考,因此很多学生在数学课程上缺乏兴趣。在数学课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源,不仅扩展和延伸了教材的内容,而且多媒体通过图像、声音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内容时,教师可以课前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符合教材内容又有创意的图形,展开教材内容前先播放这些图形,这样不仅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而且使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再讲述教材内容,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3.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弊端
  多媒体的应用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却会使学生和教师的依赖性增强。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的课件比较具体而全面,因而在讲解概念时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丰富的课件,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课件吸引了,而忽视了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和计算,因而学生的数学水平难以提高。对于多媒体的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数学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前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制作课件上,甚至出现了不备课的现象,而在课堂上,教师则将重点放在演示课件上,一味讲述课件内容,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教师既没有给予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又没有让学生回答问题,就算有再生动的课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消磨掉。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有可能降低数学水平。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不满足于运用幻灯片演示课件,而追求更专业的软件,但是有些初中数学教师能力不够强大,运用专业软件时往往出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课堂的混乱,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3]。
  4.结语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初中数学教学的进步也离不开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和教师的依赖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高,降低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正确合理使用,既要发挥出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又要消除弊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董芳,李会栋.多媒体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20):538-539.
  [2]黄秋芬.浅论计算机辅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3):473-474.
  [3]周彰权.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3(07):528-529.
其他文献
马铃薯作为粮食、蔬菜兼用作物,随着旱地农业的发展,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我省作为马铃薯的种植大省,近年来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研究成为马铃薯科研和生产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探明氮素在马铃薯种植中营养规律;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试验通过采用裂区设计的大田试验,对马铃薯在不同氮素形态下吸收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不同氮素形态对马铃薯产量及其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更多地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探索和思考。实践中几何画板逐步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应用几何画板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文章论述了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几何画板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运用  1.引言  和语文比较,数学是非常抽象和枯燥的,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些
摘 要: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以朴素的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能使教师控制课堂,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成为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从课堂控制的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等方面对如何实施课堂控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思维 课堂控制  所谓课堂控制,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约束在教学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实施的计划教学轨
本研究以新疆杨(Populus alba L.var.pyramidalis.)为材料,在建立无菌快繁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选择组培苗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建立新疆杨悬浮细胞系,进而就不同起始材料原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探究  根据认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
摘 要: 数学教学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使教学内容呈现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数学“生活化”。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实际生活 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间
在分析契约型房地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REITs)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委托-代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必要的REITs管理人、托管人资格条件准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