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粱红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染色剂等领域,其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景.参考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综述高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提取方法及其参数,以期对加强高粱红色素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贵州不同地区火棘果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为野生火棘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水解氨基酸含量,分别以没食子酸、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火棘籽中含17种水解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在13.80 mg/g~52.99 mg/g,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essential amino acids/total amino acids,EAA/TAA)为0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尊、网纱菌、仙人笼等.竹荪营养成分丰富,自古就是“草八珍”之一.竹荪是名贵的药食兼用菌之一,营养价值及生理保健功能都很高.针对竹荪目前的深加工及功能性研究现状做一个总结概述,以期对竹荪做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有所帮助.
以蒲公英黄酮(dandelion flavonoids,DF)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材料,制备蒲公英黄酮-壳聚糖可食性复合膜(DF-CS),测定添加DF后复合膜物理性能、抗氧化性、抑菌性的变化,并使用DF-CS复合膜包裹冷鲜鸡胸肉,通过对鸡胸肉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研究复合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纯壳聚糖膜相比,添加0.2%蒲公英黄酮的复合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水蒸气透过系数、拉伸强度、拉伸断裂显著降低(P<0.05),复合膜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提升
为开发一款即食鱼糜片产品,研究水分含量、淀粉添加量和油添加量对鱼糜片凝胶过程中凝胶品质的影响,以韧性和水分活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梨糖醇、结冷胶和海藻糖的最佳添加量,根据鱼糜片贮藏期试验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即食鱼糜片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和油添加量分别为8%和3%,水分含量为78%时,鱼糜片凝胶品质较好.添加4%山梨糖醇、0.5%结冷胶、4%海藻糖时,可增强鱼糜片对水的结合能力,有效降低鱼糜片的水分活度,并改善口感.鱼糜片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分在贮藏初期变化不明显,随着时间的
为研究锌-肽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初步探讨,以小麦蛋白(wheat protein,WP)和硫酸锌为原料,对富锌小麦蛋白水解物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光谱分析初步探明螯合位点,考察富锌小麦蛋白水解物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富锌小麦蛋白水解物的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锌与蛋白质量比1.7:1、螯合温度65℃、螯合时间60 min.在该螯合工艺条件下,螯合率可达66.88%;光谱分析初步探明Zn2+可能与肽链上的NH和CH2等基团发生配对反应;理化性质研究表明:与小麦蛋白水解物(wheat prot
探究鱼台大米白酒对丹参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效果,并使用酶标仪快速检测浸提液中水溶性酚酸的总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丹参可溶性酚酸的提取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酒精度60%vol、料液比为1:9.8(g/mL)、提取时间72 h,此时鱼台大米白酒中水溶性酚酸含量为(1953.05±8.06)μg/mL,提取率(79.94±0.3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法》确定的一项食品安全防范的重要制度.开展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将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时效性与监管的针对性.通过综合分析基层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建议,从而实现食品风险的主动监测,及早发现安全隐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以英国知山大学和我国重庆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采用“教育四步比较法”,对中英两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量及结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在借鉴知山大学和国外其他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学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相关建议.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法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进一步采用超滤技术将多糖分级,并探究各枸杞多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酶法提取条件:复合酶(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1:1.5(g/g)、总加酶量2%、pH4、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50℃.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7.28±0.12)%.最佳超滤工艺条件为超滤时间60 min,枸杞多糖质量浓度3 g/L,操作压力0.25 MPa,此条件下所得多糖的3个级分(Mw10 kDa、3.5 kDa
为提高黄秋葵籽油的提取率,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黄秋葵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7(g/mL)、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70%(总功率为500 W)、超声温度45℃,在此条件下黄秋葵籽油提取率为46.46%;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0%、酶解时间4 h、酶解pH 7.0,在此条件下黄秋葵籽油提取率为4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