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介入及时点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贵在启发,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点金之道”。本文从“抓住契机点拨思考、点拨难点引导思考、点拨方法教会学习、点拨思想激发感情、搭建平台促其反思”五方面,探讨如何点拨,引导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数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点拨;契机;难点;平台
  中图分类号:TU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89-01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说“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教育贵在启发,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点金之道”。
  一、抓住契机,点拨思考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过程,它往往要经历一个无疑——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如黄爱华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
  师:比较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有何不同?你比较喜欢哪种计时法?
  学生观点不一,呈现平分秋色的局势。黄老师“一筹莫展”: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看谁能说服谁?
  生1:用24时计时法比较方便,不用写上午和下午,而且应用广泛。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1:可以,如肯德基的营业时间表、电视和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显示、各种车票上的发车时间......
  生2:(没等生1说完)那平时我们说下午3点去公园玩,会不会说15点去公园玩呢?
  师:会这么说吗?
  生1(虽心有不甘,但尊重事实):当然不会这样说了。
  生2(看到生1退让,也主动承认):你说的也有道理。
  师:看来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两种计时法各有优点,24时计时法常用于书面表达,而口头表达则一般用12时计时法。
  师(幽默地):这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孩子们会心地笑……
  我们可以感受到黄老师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教育契机,不留痕迹地引导、点拨,学生在争辩、探讨中明理。
  二、点拨难点,引导思考
  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教学同样如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常对教材的重、难点集中力量,点重点、拨疑难,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谁爬的快》(循环小数)一课时,笔者创设如下的问题串:
  问题1:游戏(比反应能力):今天是星期几,明天、后天,接下去呢?能一直说下去吗?为什么?问题2:找规律练习:□▲○◢□▲○◢……问题3:你能说说生活中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吗?问题4: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比赛,蜘蛛3分钟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他们谁爬行得快呢?请两位学生上台扮演:蜘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73÷3=9.4÷11=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慢慢会发现除不尽,不再往下除。问题5:你们为什么不往下除呢?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数字在重复?这些数字的出现有顺序吗?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从哪一位开始的?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从生活中循环现象中初步感知“循环”的含义,再通过计算发现除不尽,发现随着相同余数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商也出现相同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数字在重复?这些数字的出现有顺序吗?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从哪一位开始的?”这样的引导、点拨突破难点,学生对循环小数的概念在头脑中逐渐清晰,加深了学生对循环小数就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的理解。
  三、点拨思想,激发感情
  在教学《神奇的尺子》一课时,我创设了找一找尺子在哪里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找出了“手、臂……”这些藏在身体上的尺子;又找到了“纸条、铅笔、电话卡……”这些藏在身边的尺子,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引导是一种点拨。接下来老师又顺势说道:“其实生活中的尺子有许多许多,只不过他们藏起来了,藏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藏在同学们的脑子里,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四、搭建平台,促其反思
  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和小组同学一起商量一下”“听听伙伴们给你的意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场景。如在教学《游戏——十几减9》一课时,老师创设了“拼图”的游戏情境。每一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对他人的“点拨”寻求新的着眼点。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角度、纵深的发展。我们看到在得到了伙伴的“點拨”后,学生的热情积极高涨,一个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悄然形成在这样和睦融洽、轻松愉快氛围中,同学之间相互鼓励和支持,彼此受到启发和感染,感受着学习的乐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已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真理,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掌握了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且爱学数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巧妙提问引思考适当点拨促探究——谈小学数学提问教学艺术[J].董合燕.基础教育课程.2014(2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课程不断改革,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出现的问题;意识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自身的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幼儿园应当积极地在学前教育阶段锻炼幼儿的智商,并且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品德观念,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学勤教育;幼儿心理;对策分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045-01  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幼儿进行下一阶段的素质教育打下坚
摘 要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预习;思考;习惯;效率;兴趣;自主;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K89,A,F626.111,K2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90-01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
摘 要 文章首先对重点高中高三学生概要写作中“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三学生;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11-01  自2018年秋季始,浙江英语高考首次采用了概要写作这一新题型。该题型要求考生阅读一篇350字左右的短文后,写出60字左右的概要。Bra
摘 要 任何事物想要长久的发展,都需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在探索中创新道路,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在提倡创新,教育界也在所难免。但是对于教育界来说,“创新”不等同于其他行业来说的新型的产品,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维、思考方面,具体体现在学生可以自我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最终解决问题。提倡学生应该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说在某一学习阶段,
摘 要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002-01  数学是一门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从基础内容出发,进行一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怎样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如今在数学进行教学中需要从数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出发,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多设立一些实践课,让他们敢于质疑和创新,以实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学教学;低年级;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0
摘 要应用题即将抽象的数学定理与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事例当中,并且成为了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对应用题的解答,则可以快速地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在小学六年级进行数学教育时,应用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板块,通过应用题的引导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就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具有特有的逻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课程之一,充满了简单的逻辑判断和推理。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以创新的课堂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忱,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小培养,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探索逻辑推理的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能
摘 要 新课改下,为了不断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管理,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效分析,旨在通过进一步阐述,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053-01  德育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不断提高学生德育素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