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还原李铁夫传奇人生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铁夫(1869年至1952年),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而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李铁夫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他的身上籠罩着无数他人难以企及的光环。他被尊为“中国油画第一人”,孙中山先生曾称赞他是“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不但是迄今所知最早到海外学习西方艺术的中国人,还是同盟会的元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曾言:“平生两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艺术。”这句话完美地阐释了李铁夫的人生。
  “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共同承办。
  作为北京画院2018年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系列展”收官之作,此次展览将全面涵盖李铁夫创作的油画、水彩、国画、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共汇聚广东省三家艺术机构所珍藏的李铁夫艺术精品73件套,为首都观众认识、欣赏李铁夫艺术的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传奇
  李铁夫终身未娶,孑然一身,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也给后人留下无数的谜团。他青年时期便赴北美谋生、求学.曾在海外生活40年之久。他曾追随美国艺术大师萨金特、威廉·切斯等人学习,在美国艺坛取得傲人成绩;还曾组织开办华侨电影公司,并自任导演为宣传民主革命进行募捐。
  回国后的李铁夫经历多次辗转流离,宏图难展,唯有寄情于艺术创作。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经81岁高龄的李铁夫在人民政府邀请下,欣然从香港回到广州,为广东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最后的力量。李铁夫丰富而卓越的艺术成就,以及坎坷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堪称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人中奇逸”。
  还原
  1952年,李铁夫在广州去世,早在生前他便表示要将自己身边的美术作品与遗物全部无偿地捐赠给国家,这部分作品由其生前供职的华南文学艺术学院保存,后来该学院并人广州美术学院,由此广州美术学院也成为当今集藏李铁夫作品最完善的艺术机构。这批完整的捐赠也成为我们后人认识李铁夫、还原李铁夫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便是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的李铁夫捐赠作品为基础,同时系统梳理国内官方机构所藏的李铁夫艺术精品,向公众全面讲述这位“中国油画之父”的艺术与传奇人生。
  重识
  “李铁夫与齐白石”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铁夫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齐白石与李铁夫两位艺术大师虽然在生前并没有交集,但是李铁夫却对齐白石的艺术极为推崇,在艺术观念上两人也有颇多不谋而合之处。在早年的文献中,还曾出现过“北齐南李”的说法。齐白石是北京画院的首任名誉院长,北京画院也是世界上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艺术机构。今天李铁夫的作品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也算齐、李二人在艺术的一次南北对话,堪称一段艺坛佳话。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李铁夫艺术的认识过于片面化、碎片化。尤其是在北京地区,美术界的同仁和广大的艺术爱好者都知道李铁夫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传奇,但是却没有多少机会欣赏到李铁夫的艺术原作,对于李铁夫的学术研究更是无从谈起。此次广州美术学院与北京画院通力合作举办“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李铁夫作品首次集中走出广东省在北京进行展览。这无疑会为业内学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一次全面认识、重识李铁夫艺术价值的绝佳机会。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l月13日。
其他文献
2018年,热热闹闹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最终以“平稳”收官。新的一年,艺术品市场将何去何从?这已成为不少业内士最为关心的话题。在此,我们不妨回首过去的一年,看看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榜单上,在哪些艺术品成功入围?透过之个榜单,也许你能发现市场变化的蛛丝马迹。  201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阶TOP10  2018年的艺术品市场在宏观经济持续不振的大背景下,总体成交依旧表现出平稳的态势。不过,与201
期刊
2018年6月20日中午,中贸圣佳春拍“璀璨——‘弘历的帝王品位’古代艺术珍品及宫廷瓷器专场”在京举槌,61件精品轮番登台。其中,天禄琳琅宋版首部著录乾隆御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以18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角逐,最终以3047.5万元易主。据了解,《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历代皆有刊刻,以元刻本年代为最早。本次上拍的这本纸墨清朗,字体秀劲圆整,为元代建阳坊佳椠。尤为难得的是这部
期刊
牌坊锭,是晚清时期云南的通用货币,铸数甚多。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龙元开铸,废两改元,已成定局,牌坊锭被迫退出省垣,兼销业者纷纷歇业或改行,如从事金业、钱业等。  不过,牌坊锭却并未从此走入历史。由于云南与泰、缅、老挝等邻邦的边境贸易仍需使用大量白银,滇南边境的思茅地区趁势而起,取代昆明成为牌坊锭的铸造重镇。除了当地业者外,也吸引了部分省城兼销铺前往发展。  逐渐走向“符号化”  中国与
期刊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爱上了‘石头’。从此,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奇石,自古就作为案上、园中的清玩雅供而备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而在当今的收藏圈儿里,也有这么一群对奇石痴迷的爱好者。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奇石,他们不畏艰辛,来到条件恶劣的奇石产地“寻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东林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十几年前,他筹得百万以“天价”迎回一块令人拍案叫绝的广西大化石一一“中国虎”
期刊
眼下,拍卖会和艺博会是收藏家们购藏艺术品的主要途径。这两种途径在展示、交易、宣传、服务等方面有很多差异,两者之间,藏家究竟更买谁的账,还要通过数据来说话。  2010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表现超越了美国与英国,首次跃升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中最重要的国家,打破了国际艺术市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被美国与英国占据首要地位的纪录。另外,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快速崛起还体现在有六位
期刊
书籍是一种物化的精神载体、知识载体和艺术载体。以往对中国古代书籍的关注主要在于它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学者的研究多侧重于书籍的版本、目录、印刷、收藏与传播。近30年来,随着图书流通市场的活跃和国家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历代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载体与民族根基,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人们的视野从中国古代书籍的内容延伸到了外在的形式——装潢。  我们当今通常所指的书籍“
期刊
作为香港邦瀚斯秋拍的重头戏,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现当代艺术及珠宝翡翠拍卖相继收槌。此轮拍卖亮眼之处不少,尤其是清乾隆年间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鸠耳尊的高价成交,全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乾隆鸠耳尊获高价  2018年11月27日,香港邦瀚斯“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以及“德尊玉朴——天珍堂藏中国古玉”两场拍卖在香港金钟太古广场落槌。两场拍卖总成交额达7355万港元,总成交率则为79%。  据了解,本次“中国瓷
期刊
文物艺术品拍卖往往也是新闻的诞生地。不久前,在香港拍场缔造4.636亿港元的苏轼《木石图》就登上了热搜榜。约合4.12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让业内外人士奔走相告,而围绕其身世之谜、身份之谜、买家之谜等,同样在业内外掀起轩然大波。  众目睽睽  2018年11月26日19点,香港会展中心佳士得香港秋拍拍卖大厅里座无虚席,特设的媒体台上也被各式“长枪短炮”挤得几乎没有一丝间隙,气氛十分炽热。大家都在翘首以盼
期刊
2018年11月2日,西冷拍卖携手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将“雪堂雅集:罗振玉、王国维的学术世界”这场规模颇大的近现代学人翰墨的盛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呈献于世。本展览共展出了近200件珍贵展品,广泛涉及书画、青铜器、碑帖、稿本、信札等类别。  而展览开幕后所进行的“罗王之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之流变座谈会更是邀请到多位相关学者、独立学者及罗振玉、王国维后人到场,他们就罗振玉、王国维及其同道们在纵横
期刊
步入展厅,上百张刻有不同图形的深色牛皮被一张张平行悬挂、四处绵延,撑满了整个空间,观众似乎进入了一个幽深而充满秩序感的素色“迷宫”……2018年12月9日,艺术家邬建安的最新个人艺术创作展“无妄”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1号的嘉德艺术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在为观众带来视觉和感知震撼的同时,也让人历经了一次近乎于道的心灵发现之旅。  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嘉德艺术中心共同主办,也是这两座重量级公共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