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瀚斯秋拍点燃香江艺术热情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bi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香港邦瀚斯秋拍的重头戏,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现当代艺术及珠宝翡翠拍卖相继收槌。此轮拍卖亮眼之处不少,尤其是清乾隆年间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鸠耳尊的高价成交,全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乾隆鸠耳尊获高价
  2018年11月27日,香港邦瀚斯“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以及“德尊玉朴——天珍堂藏中国古玉”两场拍卖在香港金钟太古广场落槌。两场拍卖总成交额达7355万港元,总成交率则为79%。
  据了解,本次“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所呈献拍品全部由邦瀚斯国际团队借全球资源征集而来并精心挑选,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官窑瓷器、明清宫廷玉雕、铜胎掐丝珐琅器、漆器、宫廷礼乐器等,大部分均来自私人收藏,未曾在拍卖或市场上出现过。
  其中,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旧藏之清乾隆年间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鸠耳尊以2350万港元成交。这一成交价接近原估价的四倍,震撼全场,足以体现市场对此件珍品的高度认可。
  此件拍品从300万港元起拍,开拍后由两位现场人士与一位电话委托竞价。在20口叫价后,价格升至1400万港元。此时,现场一位新买家杀出,应价1500万港元加入战团。接下来的竞价由这位新买家与一位现场人士展开,每口叫价50万港元。最终,从一开场就参与争夺的一位现场人士以1950万港元将其拍下,连佣金成交价为2350万港元。
  翻查资料,如此器型纹饰的青花釉里红只此一件,再无二例。此尊高34.3厘米,阔颈、溜肩、鼓腹,腹部重心在下,对称鸠首衔环耳,器型应该是仿古代青铜器而成。鸠为“不噎之鸟”,寓刚直、祝年长者不得噎病,有长寿健康之意。底施白釉,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该专场其他拍品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件来自法国私人珍藏的明万历剔黄双龙云纹长方盘甚是惹人喜爱,其以550万港元的成交价位居本场第二。而一件元/明铜鎏金自在观音坐像则以538万港元成交,位列专场第三。
  此次拍賣另一个亮眼之处是已故古玉鉴赏家邓德雍先生收藏的90多件古玉器,种类繁多,品种丰富,时代从唐宋至清,有少量唐以前玉器,其中不乏精美之作。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一件西汉时代的白玉雕熊,此件用刀极为内敛,圆润藏锋,却又饱含生韵,在玉雕生肖作品中,熊形之件颇为少见。此件作品最终成交价格为670万港元。
  邦瀚斯全球中国艺术部门主管Asaph Hyman表示:“我们对于此次拍卖所取得的良好成绩表示满意,十分荣幸能够在拍卖中为各位藏家呈献名家唐绍仪旧藏之青花釉里红鸠耳尊,以及邓德雍先生所藏玉器瑰宝。其所取得的不俗佳绩,展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我们期待在明年5月继续为各位藏家带来更多精彩作品。”
  极简艺术成焦点
  在2018年11月26日举行的现代与当代艺术拍卖中,著名台湾极简主义艺术家林寿字的作品中成为全场焦点,当中三件作品以至少高于估价三倍的价格拍出。另外,此次由亚洲艺术作品领衔的拍卖成交率达84%(卖出拍品数量)。
  这三件作品包括两件来自林寿宇家族收藏的《绘画浮雕》,以394万港元拍出。另外两件作品分别为《无题(黑色太阳)》,成交价为346万港元;以及《无题》,成交价为200万港元。
  去年10月,邦瀚斯于伦敦新邦德街的艺术廊举办了“林寿宇:作品选自艺术家家属私人珍藏”回顾展。邦瀚斯战后及当代艺术环球主管Ralph Taylor表示:“此展览是我们向世界各地收藏家介绍林寿字及其作品的全球策展的一部分。他的作品在拍卖场、电话及网上竞投的激烈气氛中以远超过估价成交。我们对拍卖结果感到十分满意。”
  在这场拍卖中草间弥生的作品同样大受藏家追捧,上拍的三件作品均超过估价成交,《南瓜》以394万港元成交、《无限之网1959》以370万港元成交,《地球》则以110万港元成交。
  另外,本次拍卖中还有一些拍品也顺利易主。余友涵的《沂蒙山02》以187.5万港元成交,该作是艺术家于2002年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同事一起造访沂蒙山之后,开始创作的一系列风景画之一。米格尔·珂弗罗皮斯作于1932年的《丛林中的大象》以175万港元成交。曾梵志2007年创作的《无题(劳伦斯·席勒肖像)》则以106.25万港元成交,超拍前估价近两倍。严培明的《弥勒佛》以81.25万港元成交。
  各色宝石需求旺
  在“珍罕珠宝及翡翠”拍卖中,钻石、彩色钻石以及珍罕无经处理的天然彩色宝石仍展现出强劲市场需求,高居十大成交拍品名单,取得瞩目佳绩。
  本场亮点之最是一枚1.45克拉天然浓彩蓝色VVS1净度钻石配钻石戒指,经过几番激烈竞投后,逾估价两倍,以478万港元成交,成为全场焦点。
  白钻市场稳健,高居十大成交拍品之列,一条由卡地亚设计的5.93及2.37克拉天然D色内部无瑕Type Ila钻石配2.55克拉艳彩橙黄色钻石吊坠项链受到藏家追捧,最终以382万港元成交。另有一对3.13及3.29克拉天然D色内部无瑕Type Ila钻石耳环同样反响热烈,以175万港元成交。
  其他重要彩色钻石拍品也取得耀眼佳绩,一枚由卡地亚设计的5.64克拉天然艳彩黄色内部无瑕净度钻石戒指以346万港元成交。
其他文献
通常来讲,中国古代有三大藏书体系,即官府藏书、书院藏书和私家藏书。如果说天禄琳琅代表了皇家藏书的精华,那么以过云楼、嘉業堂为代表的藏书楼则是民间私人藏书的顶峰。而在拍场上,以天禄琳琅为代表的皇家藏书和以过云楼为代表的私家藏书都是当前的市场热点,可谓各擅胜场。  藏品 既富且美  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谕令于敏中、彭元瑞、王杰等十位大臣在内府藏书中选出宋、元、明三代的精品放置于昭仁殿书橱
期刊
2018年4月3日上午,香港苏富比2018年春拍特设的“佛慧昭明——宣德御制大般若经”单品专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这十卷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经》在拍卖前就被寄予厚望,并在当天的拍场上以65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激烈的争夺,最终其以2.39亿港元易主,一举创下世界佛经拍卖的最高纪录。  据悉,目前宣德御制四大部经中,《华严经》不知所踪,《宝积经》及《涅槃经》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只有这套《般
期刊
看过了许多中国的传统“猪文化”,我们不妨也放眼世界,看看猪在国际范围内拥有怎样的地位。  事实上,猪在世界传统文化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较有趣的是,西方也有很多像《西游记》中天蓬元帅被贬为猪的类似神话故事。如在古希腊史诗《TheOdyssey》中,瑟茜女巫就拥有把人变成猪的法术。又如在《Welsh Mabinogion》记载的神话故事“Culhwch and Olwen”中,Twrch Trwy
期刊
张伯驹与潘素,这一对文艺伉俪,一位诗书皆善、一位音画双绝,绝对是令人羡慕的一对才子佳人。他们两人携手共度危艰,始终不离不弃,一生知己,胜过人间无数。可以说,他们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  伯驹先生在上世纪的文化界,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一段传奇。  在那民族危亡、文化衰落的时代,他以一己之力,不惜倾家荡产抢救和保护了大批国宝级文物。他奔走呼号,为振兴发扬诗词书画等传统文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伯驹先生出
期刊
2018年,热热闹闹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最终以“平稳”收官。新的一年,艺术品市场将何去何从?这已成为不少业内士最为关心的话题。在此,我们不妨回首过去的一年,看看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榜单上,在哪些艺术品成功入围?透过之个榜单,也许你能发现市场变化的蛛丝马迹。  201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阶TOP10  2018年的艺术品市场在宏观经济持续不振的大背景下,总体成交依旧表现出平稳的态势。不过,与201
期刊
2018年6月20日中午,中贸圣佳春拍“璀璨——‘弘历的帝王品位’古代艺术珍品及宫廷瓷器专场”在京举槌,61件精品轮番登台。其中,天禄琳琅宋版首部著录乾隆御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以18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角逐,最终以3047.5万元易主。据了解,《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历代皆有刊刻,以元刻本年代为最早。本次上拍的这本纸墨清朗,字体秀劲圆整,为元代建阳坊佳椠。尤为难得的是这部
期刊
牌坊锭,是晚清时期云南的通用货币,铸数甚多。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龙元开铸,废两改元,已成定局,牌坊锭被迫退出省垣,兼销业者纷纷歇业或改行,如从事金业、钱业等。  不过,牌坊锭却并未从此走入历史。由于云南与泰、缅、老挝等邻邦的边境贸易仍需使用大量白银,滇南边境的思茅地区趁势而起,取代昆明成为牌坊锭的铸造重镇。除了当地业者外,也吸引了部分省城兼销铺前往发展。  逐渐走向“符号化”  中国与
期刊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爱上了‘石头’。从此,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奇石,自古就作为案上、园中的清玩雅供而备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而在当今的收藏圈儿里,也有这么一群对奇石痴迷的爱好者。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奇石,他们不畏艰辛,来到条件恶劣的奇石产地“寻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东林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十几年前,他筹得百万以“天价”迎回一块令人拍案叫绝的广西大化石一一“中国虎”
期刊
眼下,拍卖会和艺博会是收藏家们购藏艺术品的主要途径。这两种途径在展示、交易、宣传、服务等方面有很多差异,两者之间,藏家究竟更买谁的账,还要通过数据来说话。  2010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表现超越了美国与英国,首次跃升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中最重要的国家,打破了国际艺术市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被美国与英国占据首要地位的纪录。另外,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快速崛起还体现在有六位
期刊
书籍是一种物化的精神载体、知识载体和艺术载体。以往对中国古代书籍的关注主要在于它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学者的研究多侧重于书籍的版本、目录、印刷、收藏与传播。近30年来,随着图书流通市场的活跃和国家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历代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载体与民族根基,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人们的视野从中国古代书籍的内容延伸到了外在的形式——装潢。  我们当今通常所指的书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