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市场并举 展览拍卖成功“跨界”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2日,西冷拍卖携手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将“雪堂雅集:罗振玉、王国维的学术世界”这场规模颇大的近现代学人翰墨的盛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呈献于世。本展览共展出了近200件珍贵展品,广泛涉及书画、青铜器、碑帖、稿本、信札等类别。
  而展览开幕后所进行的“罗王之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之流变座谈会更是邀请到多位相关学者、独立学者及罗振玉、王国维后人到场,他们就罗振玉、王国维及其同道们在纵横学海、存亡续绝之际,所构建的硕大无比的敦煌学、甲骨学、大内档案、域外汉文献等知识故地,在中国古文化的传承研究傳播上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各抒己见。嘉宾们一致指出展览中所出现的重要拍品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新资料,其宝贵性稀缺性有目共睹。
  除了展览、研讨会、学术讲座之外,还推出了同名专场,最终取得了2778万元成交额、95%成交率的佳绩。“罗王之学”引领下的“雪堂雅集”作为西冷拍卖推出的高品质文化项目,旨在引领艺术收藏走向纵深,由学术影响力驱动市场,进而引起学界和大众的广泛关注,为学术研究提供新材料。
  中外名人手迹一一作为西冷拍卖引领业界的一个特色门类,一方面精耕市场甄选拍品,一方面紧扣时代脉搏,由此促发了一系列媒体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事件,并引发文化机构关注、学界进场收藏竞购,通过对拍卖专场和展览的内容架构、历史梳理的全面深入思考,创建起全新的拍卖、传播模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去年,西冷拍卖在戊戌变法两甲子之际推出“中外名人手迹暨戊戌变法120周年纪念专场”,用戊戌八君子及相关名人手迹来缅怀先人,并以此纵观120年前他们付出的努力对我们的国家所产生的些许影响。整个专场的拍卖流畅而看点频出,“戊戌变法120周年纪念专题”共上拍信札、手稿及对联48件,总成交989.46万元。当天人气爆棚的拍卖厅,像是在共同致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其他文献
看过了许多中国的传统“猪文化”,我们不妨也放眼世界,看看猪在国际范围内拥有怎样的地位。  事实上,猪在世界传统文化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较有趣的是,西方也有很多像《西游记》中天蓬元帅被贬为猪的类似神话故事。如在古希腊史诗《TheOdyssey》中,瑟茜女巫就拥有把人变成猪的法术。又如在《Welsh Mabinogion》记载的神话故事“Culhwch and Olwen”中,Twrch Trwy
期刊
张伯驹与潘素,这一对文艺伉俪,一位诗书皆善、一位音画双绝,绝对是令人羡慕的一对才子佳人。他们两人携手共度危艰,始终不离不弃,一生知己,胜过人间无数。可以说,他们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  伯驹先生在上世纪的文化界,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一段传奇。  在那民族危亡、文化衰落的时代,他以一己之力,不惜倾家荡产抢救和保护了大批国宝级文物。他奔走呼号,为振兴发扬诗词书画等传统文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伯驹先生出
期刊
2018年,热热闹闹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最终以“平稳”收官。新的一年,艺术品市场将何去何从?这已成为不少业内士最为关心的话题。在此,我们不妨回首过去的一年,看看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榜单上,在哪些艺术品成功入围?透过之个榜单,也许你能发现市场变化的蛛丝马迹。  201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阶TOP10  2018年的艺术品市场在宏观经济持续不振的大背景下,总体成交依旧表现出平稳的态势。不过,与201
期刊
2018年6月20日中午,中贸圣佳春拍“璀璨——‘弘历的帝王品位’古代艺术珍品及宫廷瓷器专场”在京举槌,61件精品轮番登台。其中,天禄琳琅宋版首部著录乾隆御题《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以18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角逐,最终以3047.5万元易主。据了解,《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历代皆有刊刻,以元刻本年代为最早。本次上拍的这本纸墨清朗,字体秀劲圆整,为元代建阳坊佳椠。尤为难得的是这部
期刊
牌坊锭,是晚清时期云南的通用货币,铸数甚多。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龙元开铸,废两改元,已成定局,牌坊锭被迫退出省垣,兼销业者纷纷歇业或改行,如从事金业、钱业等。  不过,牌坊锭却并未从此走入历史。由于云南与泰、缅、老挝等邻邦的边境贸易仍需使用大量白银,滇南边境的思茅地区趁势而起,取代昆明成为牌坊锭的铸造重镇。除了当地业者外,也吸引了部分省城兼销铺前往发展。  逐渐走向“符号化”  中国与
期刊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爱上了‘石头’。从此,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奇石,自古就作为案上、园中的清玩雅供而备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而在当今的收藏圈儿里,也有这么一群对奇石痴迷的爱好者。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奇石,他们不畏艰辛,来到条件恶劣的奇石产地“寻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会长张东林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十几年前,他筹得百万以“天价”迎回一块令人拍案叫绝的广西大化石一一“中国虎”
期刊
眼下,拍卖会和艺博会是收藏家们购藏艺术品的主要途径。这两种途径在展示、交易、宣传、服务等方面有很多差异,两者之间,藏家究竟更买谁的账,还要通过数据来说话。  2010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表现超越了美国与英国,首次跃升成为国际艺术市场中最重要的国家,打破了国际艺术市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被美国与英国占据首要地位的纪录。另外,中国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快速崛起还体现在有六位
期刊
书籍是一种物化的精神载体、知识载体和艺术载体。以往对中国古代书籍的关注主要在于它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学者的研究多侧重于书籍的版本、目录、印刷、收藏与传播。近30年来,随着图书流通市场的活跃和国家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国历代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载体与民族根基,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瞩目。人们的视野从中国古代书籍的内容延伸到了外在的形式——装潢。  我们当今通常所指的书籍“
期刊
作为香港邦瀚斯秋拍的重头戏,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现当代艺术及珠宝翡翠拍卖相继收槌。此轮拍卖亮眼之处不少,尤其是清乾隆年间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鸠耳尊的高价成交,全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乾隆鸠耳尊获高价  2018年11月27日,香港邦瀚斯“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以及“德尊玉朴——天珍堂藏中国古玉”两场拍卖在香港金钟太古广场落槌。两场拍卖总成交额达7355万港元,总成交率则为79%。  据了解,本次“中国瓷
期刊
文物艺术品拍卖往往也是新闻的诞生地。不久前,在香港拍场缔造4.636亿港元的苏轼《木石图》就登上了热搜榜。约合4.12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让业内外人士奔走相告,而围绕其身世之谜、身份之谜、买家之谜等,同样在业内外掀起轩然大波。  众目睽睽  2018年11月26日19点,香港会展中心佳士得香港秋拍拍卖大厅里座无虚席,特设的媒体台上也被各式“长枪短炮”挤得几乎没有一丝间隙,气氛十分炽热。大家都在翘首以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