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耐心 点石成金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有”好教师,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所体现出来的核心就是爱,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要有爱的职责。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对学生要有爱。学生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兴趣和情感,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就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特性,采用不同方法教育不同的学生。绝对不能因为学生学习不好或纪律差而放弃对其的转化与培养。学生成绩差绝大多数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平时表现不好,往往是因为其日渐形成的不良习惯和逆反心理造成的。其实学生某些方面不但不差,甚至有着过人之处,只要用爱心、耐心感化,这些“昨日顽石”也能成为光灿灿的金子。
  一、走近学生,用爱心构架起桥梁
  要想转化学生,教师必须先想方设法走近他们,多关心他们,应该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学生所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膜,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才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激发他们不断改进、不断向上。现在的学生因受到社会、家庭、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他们“说教”常常事倍功半。要帮助他们,就得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因此,走近他们,用爱心构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从而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就非常重要了。
  二、关注学生,使优点化作自信力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你与学生多接触,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以前你没觉察到,是因为你缺少发现。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
  学生虽然有很多不是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优秀的一面,或体育,或美术,或音乐等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力,给予充分肯定,甚至欣赏,并不断地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使学生重拾自我,获得战胜困难的自信力。
  三、尊重学生,让关爱支持来感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当别人不理解他时,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保护学生的自尊,鼓励、支持其上进,应从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做起,特别是那些自信心很弱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理解尊重,更需要关爱支持。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们这些乡村中小学中有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我们教师在对待他们的时候就更要全身心的去尊重他们、关爱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面对大多数学生,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找其谈心或互写纸条。大胆的学生在谈心时,会把他们的困惑直接说出来。可胆小的同学就不会,又或有难言之隐,互写纸条就成了彼此交流的最好方式。通过这两种方法,班主任就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达到理解尊重他们的目的,进而在学习、生活上关心支持他们,使其不断进步。其实学生的心是清纯的,老师的理解、关爱,胜过千叮万嘱。
  四、理解学生,推行帮带优差共进
  学生的进步过程是曲折上升的,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反复。班主任不能看到他们老毛病又犯了,又丢三落四了,认为其无可救药,就罢手不管,这样做往往会前功尽弃。想学生一下子改掉所有的坏习惯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为此,班主任要有乐观的态度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班主任不管怎样关心他们,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指导,及时纠正。为了能使学生切实达到进步的目的,同学间的帮助带动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编排座位时,总爱把较差的学生与较好的学生安排坐在一起。也许有人会问:这样难道不会影响优秀生吗?不会!因为我在编排坐位时,会跟优秀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样一来,优秀生就会有一种压力:要教好别人,自己先要做好学好。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无形中就有一导航灯,领其避开暗礁,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许多学生在品行、学习、个性心理等表现中,时冷时热,一次或几次考试的失败,就心灰意冷;有的学生昨天才保证改过,今天又犯错误了,这些都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然后正确引导,永远不放弃鼓勵支持,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有爱心和耐心,真心地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因材施教,这些“昨日顽石”就能变成光芒四射的金子。
其他文献
新课标提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讲究创新性,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认识和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更新自身的技能,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推进教学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那么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期刊
音乐创作教学是创造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创造是音乐艺术乃至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音乐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高中创作课在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自主的参与到音乐创作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体验、参与、实践、比较等过程中,深入理解开设“音乐创作”课的意义。下面就将多年的音乐创作教学方
期刊
音乐区域教学理念引用于幼儿园五大领域区域课程架构,我们将音乐唱歌教学中的平面文字空间区域化,将音乐唱歌教学部分分为五个区域——节奏区、简谱区、描声区、歌词区、表演区。音乐区域划分使音乐唱歌教学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使课程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在音乐唱歌教学区域化理念中,我们每各区域针对教学环节采用了“引导—尝试—分组巩固—展示”四个基本环节。  对区域教学我们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
期刊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主,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初次尝试生本教育,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疑惑、茫然、兴奋兼存,疑惑的是生本课堂放手的空间太大学生能学会吗?教学目标能完成吗?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态,开始了我的生本体验,期间我聆听了一些专家的报告,观看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及观摩课、学习了大量的生本资料,积极与
期刊
在学前教育中,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天性,讓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能够从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学前教育效果才更加有效,由此可见,合理在学前教育中使用游戏也具有较高的难度。  一、游戏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了解学生游戏兴趣  在学前教育中使用游戏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时,可以更有效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一方面了解学生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引入更
期刊
一、蓝海战略的提出及内涵  企业搏击于充满竞争的现实世界,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压力,因此竞争战略的选择是企业发展永远无法回避的主题。在传统的竞争中,“每个产业的界限已被划定并为人们所接受,竞争规则也已为人们所知”,即是说企业的传统竞争战略的选择往往是基于已有的市场空间,竞争思维已被固化,很难跳出现有的市场框架。按竞争的性质划分,企业传统的竞争战略总体上可划分为两类:差异化与成本领先。不过无论是采取差异
期刊
【摘要】大班年龄段的幼儿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学、好问,思维积极、活跃,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在自主活动中,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游戏内容和角色,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能通过相互间的分工、合作、协作等方式游戏、学习、讨论和探索科学问题。教师在帮助幼儿解决探究科学困惑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和效果,可以采取各种适宜干预手段和策略,以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行为。  【关键词】
期刊
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在教师队伍中影响很大。很多老师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谨慎教书,小心翼翼过日子,对学生放任自流。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就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该怎么管,成为我们老师的一个大问题。  现代教育理念指出:教育是爱的事业。正如夏丐尊先生曾指出:“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热爱学生不仅是师徳具体表现,也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当今的小学教师,不但要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还要尽快地适应新时期新课程的需要,树立新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去,和学生一起学、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欢笑,一起成长……记得刚踏上三尺讲台之初,一位老前辈对我说:“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平等,多一点沟通!”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切的体会。下面,谈谈我在育人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
期刊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经写到:“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由此可以见得,若想学好诗词,培养对诗词的兴趣是第一要务。尽管我校是县级高中之中的示范校,但仍然难以回避的问题之一就是,大部分生源来自于下级的乡镇初中,由于家庭背景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