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眼”,创设有效课堂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2685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眼是文章的点睛传神之笔,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找准文眼,紧扣文眼来设计教学,就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找准文眼;紧扣文眼;教学目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25-02
  
  文眼是文章点睛传神之笔,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由于有了这个词句,而使文章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富于感染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找准文眼,紧扣文眼来设计教学,就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扣紧文眼,把握全篇
  《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中,紧扣文眼“奇”,把“奇”作为解读文本的“辐射点”来统领全文的教学,能有效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品悟语言,与文本产生共鸣。
  案例:
  教学伊始:
  师:板书“黄山”,同学们了解黄山吗?
  生:黄山位于安徽省,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
  生: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于世。
  生:明代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生:……
  师: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黄山,去感受它的奇特。这节课,我们既不看怪石,也不看云海温泉,只观奇松。板书“奇松”。
  生读题。
  师:黄山松“奇”在哪里呢?
  生自由读课文。
  ……
  教学结束:
  师:谁来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生:黄山奇松不管是在山顶,还是陡崖边,处处都能生长,比一般地方长的松树奇特。
  生:黄山奇松潇洒、挺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这,也是它的奇特之处。
  生:玉屏楼前的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陪客松像是一个绿色的巨人,在陪同游客欣赏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向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在和客人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不是非常奇特吗?
  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黄山奇松的“奇”来吗?
  生: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姿态不同,动态不同,这也说明了它的奇特。
  抓住了文眼“奇”,就抓住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以“奇”为纲, 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中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从而把握全篇,有效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紧扣文眼,训练思维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讲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栽花赏花”“写信教子”的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高尔基信中“给永远比拿愉快”就是此篇的文眼。紧扣这句话进行教学,不仅可以突破教学重点,还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
  案例:
  师: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心里除了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了给远方儿子的信里,请你们读读信的内容,想想高尔基的这封信想告诉儿子什么?
  生读文7—9自然段,交流。
  生:高尔基想告诉儿子,给予别人是快乐的。
  生:他想告诉儿子: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
  师:出示两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永远比“拿”愉快。
  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话,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生:我觉得第二句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
  生:我觉得第二句强调了“给”。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给”后面停顿一下,更能强调“给”的重要,更能表现出“给”比“拿”愉快。请再读读这句话。
  师:你们知道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
  生:就是给予别人关爱。
  生:就是给别人帮助。
  生:就是真诚的奉献!
  生:就是给予别人美好的东西。
  师:你们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生:昨天,同桌钢笔没带,我借给他了。我帮同学解决了困难,我感到很高兴。
  生:有一次放学下雨了,季阳同学没带雨伞,我和他一起撑伞回家。虽然身上淋湿了,但我感到很快乐。
  师:高尔基的信,大家理解得真好!信带着花儿的芳香,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这么意味深长的信,这么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们一起用心读一读。
  生:齐读7、8、9自然段
  紧扣文眼高尔基信中的话,深入挖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紧扣文眼,升华情感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本课的学习,不仅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案例:
  课件出示:“洞里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藏经洞里的文物数量很多,有六万多件。
  生:藏经洞藏有的文物种类很多,包括经卷、帛画还有铜像等。
  生:老师,我发现这句话和文中不一样,少了“曾”字。
  师:(课件中“曾”红色出现。)你看得真仔细。知道这个“曾”的意思?
  生:是“曾经”的意思。
  师:为什么是曾经?现在这些文物都到哪儿去了呢?读读下文。
  生:“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是的,读到这儿,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因为清王朝腐败无能,所以,大量的珍贵的历史文物都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了。
  生: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别的国家不敢来掠夺财物。
  生:我们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让流落在外的文物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痛恨无耻的帝国主义分子。
  生:我感到愤怒!
  生:深深的惋惜!
  师:是的,落后就要挨打。祖国只有变得更加富强,别的国家才不敢侵犯。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中,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饱含深情朗读。
  师:几千年来,在大漠深处,敦煌静静地守着孤寂,留给后人的,却是永远的辉煌。1987年,因为它有着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有过的众多文物,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
  一个普通的“曾”字,既强调了历史事实,又为揭露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劫掠蓄势铺垫;既让学生感受到莫高窟藏品的丰富,又激荡起深深的愤恨感,升腾起浓浓的爱国情!
  总之,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切入点,每一段文字都有它的眼睛,在教学中,紧扣文眼,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训练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情感,为有效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教,以人为本;爱是教的最好调节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科学地培育学生“相信自己”的品格尤为重要。不伤其有效的、天真活泼的心灵,就能帮助学生点燃希望之火,建立自信之心。  【关键词】小学教育;相信自我;表现自我  【中图分类号】 G625.6【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14-01    教,以人为本,爱是教的最好调节剂。西方教育家说过“凡是缺乏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老师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抓好地理教学。更新观念,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地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拓展延伸和课后反思,抓好学法指导,注重师生互动,激励性评价学生,都是抓好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04-03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写为重。习作教学方法多样,习作教学应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学生习作应生活化,避免闭门造车,还应做好学生习作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习作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18-02    前不久,和学生们聊天,提及学习,他们坦言最怕作文。同学们的话让我觉得似曾熟悉,细细回忆,自己小时候不
期刊
【摘要】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以往的过程,无论是在心理、行为上还是在方法上转变,对教师来说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坚持”。让后进生不再后进,是我们期望,也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考验。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方法转变;能力考验  【中图分类号】 G625.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13-01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
期刊
【摘要】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活力意识: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思考;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信息反馈畅通,学生感受多方位,思维有深度和广度,见解有新意;课堂留有激情,留有悬念,形成互动的课堂教学,使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使课堂教学具有了灵性。  【关键词】激活课堂;活力意识;互动教学;教学灵性  【中图分类号】 G622.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思维学习心得源于学生在某种信息的作用下,突然闪现和顿悟的灵感。而打开这种灵感的工具是教师的引导诱发。这些被激活的信息所产生的感想、表达及新认识、新见解,使学生潜意识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得以释放和发展,既协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广泛性和持久性,也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造思维;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
期刊
【摘要】目前诗词教学的现状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诗词美感;学习途径单一,缺乏生命体悟;认知角度偏失,缺乏兴趣培养。如何提高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诗词教学要强化诵读感悟;诗词教学要融入意象与意境;诗词教学要融入情感体验;诗词教学要强调课外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梯度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
期刊
【摘要】以朗读为主线,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在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情感体验,进而探求蕴含在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朗读教学;有效教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117-02    朗读,以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和表情达意
期刊
【摘要】在实施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和工具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在语文学科课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更要在广阔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学习能力;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阅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与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的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多种渠道获得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  【关键词】阅读;审美体验;自觉能动;独立自主;开拓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