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的“顺口溜”

来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发现物理规律多,知识难度大,这门学科相对较难学,对学生的智力要求高,有一部分学生,无论你怎么教学,他们都觉得难,学不懂,或不易掌握.我想,与其不断的重复那些难懂或不易记住的概念和规律,不如找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让他们轻松愉快的掌握好知识.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我总结出了一些难记又重要的知识的“顺口溜”,它们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轻松记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有趣,记得牢固.
  一、天平的使用方法
  天平放平、游码回零、横梁调平;
  左物右码、加减砝码、再调游码.
  诠释: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使天平平衡;将物体放到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拨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或者是:
  天平放平、游码回零;调节螺母、指针指中;
  左物右码、加减砝码;拨动游码、再次指中.
  后者比前者更具体.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一般步骤
  先称瓶和总、再倒入量筒,看看筒、称称瓶、液体密度在量筒.
  诠释:先称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看看筒里液体的体积,再称称瓶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求液体密度用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是:在量筒中液体的数据.
  三、光的反射
  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二角相等.
  诠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平面镜成像
  等大、等距、垂直;
  (像与物)上下不反、左右反.
  诠释: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离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成的像是正立的,但左右相反,即:像的左边是物体的右边.
  五、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
  1. 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
  平行过焦、过焦平行、光心不变.
  诠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从焦点处经过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光心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1)
  2. 凹透镜对光的折射规律
  平行背焦、对焦平行、光心不变.(如图2)
  诠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背着焦点的方向发散;对着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光心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六、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诠释:凸透镜成的像在一倍焦距外都是实像,一倍焦距内都是虚像;二倍焦距外都是缩小的像,二倍焦距内都是放大的像.
  七、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物近则像退、(像)距大则像大
  诠释: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远离凸透镜;像距越大,那么所成的像就越大.(如图3)
  或者是: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八、惯性
  物体有惯性、惯性是属性;
  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诠释: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运动与否无关.
  九、力臂的画法
  找支点、画力线、从点向线作垂线.(如图4)
  诠释:第一步:找到支点;第二步: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第三步: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出垂线,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力臂.
  十、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奇动偶定
  诠释:绳子的段数为奇数,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偶数,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上.反用也可以,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奇数;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偶数.
  十一、电荷之间或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十二、电流表的使用
  一串二不三“+”入
  其中“二不“指:(一)不准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二)不准使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十三、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一上一下、调到最大、近下变小、远下变大.
  十四、家庭电路的连接
  火线零线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座、
  火线先进保险盒、再过开关进灯座.
  十五、三孔插座的接法
  左零右火上地(谐音:“左邻右舍”“上帝”)
  十六、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变化时,被研究电阻上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串反并同”
  诠释:当滑动变阻器与被研究的电阻串联时,滑动变阻器电阻越大,被研究电阻上的各个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电功率等)越小,即:各物理量的变化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化相同;当滑动变阻器与被研究的电阻并联时,滑动变阻器电阻越大,被研究电阻上的各个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电功率等)越大,即:各物理量的变化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化相反.
  如图5,当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在减小,那么,跟它串联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以及电功、电功率、电热等都在增大,即:“串反”;图6中,当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在减小,那么,跟它并联的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A1的示数)以及R1的电功、电功率、电热等都在减小,即:“并同”.(注:第二种情况只适合在混联电路中判断)
  十七、右手螺旋定则
  “上左下右”
  如果螺线管上“看见部分”(即:螺线管前面)导线中的电流是向上的,则螺线管的“N”极在左端;如果螺线管上看见部分导线中的电流是向下的,则螺线管的“N”极在右端.
  反用也可以:“左上右下”.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应用.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思维是一种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掌握转化思维,有益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这门学科.本文主要结合苏科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就转化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所谓转化思维,引用著名数学家雅洁卡娅的话说,就是:“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应用转化思维,可以将陌
通常来讲,信心是指人们基于自身能力选择行动方案,并据之行动的信念。尽管这并非我要说的信心,不过我认为,至少对投资者而言,信心也意味着乐观以及一定的确定性——除了对未
将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其首要作用是保护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另外还有一些其它作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保护电路(限流分压)  例1 (2011年龙岩)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分组实验中:  (1)请你根据图1(a)电路图,在未连好的图1(b)实物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待测电阻Rx阻值约10 Ω)  (2)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填“左”或“右”)端,使其连
动态几何问题大都属于一类以几何图形为载体,以运动变化为特征,经几何图形中各元素间存在的关系为特点的综合题型.从其运动对象及形式来分析,动态几何问题可分成点动型、线动型与面动型三种;而从数学实践的操作层面上来分类,则又可分为对称型、平移型、旋转型、翻折型等几种.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策略是“化动为静,以静制动”,即要抓住变化中的“不变因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具体讲,就是要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研
开放探索性问题是问题不是明确的针对某些知识点提出,而要求解答者根据所提供的背景,猜想问题的可能性,或者相应的结论的“存在性”需要解题者进行推断,甚至要求解题者探求条件在变化中的结论,或者要求解答者直接创设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去编制符合要求的结论,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要求解题者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要求解题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