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经典讨论 促进自我成长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专科起点师范类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国文学的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但教师还是要摒弃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程式化、公式化的讲授方式。有意识围绕“经典与我”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从人物境遇、选择与命运等具体角度寻找共鸣点,激发学生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并希冀将这种热情延伸到课下,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教师也能从中受益。
  关键词:外国文学;经典阅读;讨论;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54-02
  作为专科起点师范类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国文学的教学面临诸多窘境:课时压缩(我校语文教育专业的课时仅有80课时)、课程专业级别降低、“图像快餐”逆袭“文本正餐”等。学生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阅读的经典少之又少。
  由于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限,笔者不自觉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往往重复着“三部曲”的教学步骤,首先,差不多是作家生平的汇总、简编;其次,按照一定模式介绍故事情节及主题,即“通过描写……反映了……表达了……”;最后,泛谈作品的艺术特色,内容无外乎“结构巧妙”“形象生动典型”“语言富于表现力”,而这些特点恰是所有优秀作品共同的品质。课堂中虽然也有讨论的过程,但因为学生对预设的话题准备不足或理解不够,时常遭遇恶性沉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带着问题阅读、思考与讨论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后来,笔者摒弃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程式化、公式化的讲授方式,有意识围绕“经典与我”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学会移情,感同身受,从人物境遇、选择与命运等具体角度寻找共鸣点,激发学生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进行阅读、思考、讨论的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视讨论课,行胜于言
  实际上,在每学期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都有一定比例的讨论课,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讨论课往往变成教师主导的讲授课。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课时减少、学生阅读不足,反而更要重视对经典的讨论,甚至可以说,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讨论课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与迫切。这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1.集体讨论非简单的个别提问,调动的是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对于经典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集体发声,其交流过程是双向乃至多向的,期间伴随着陈述、质疑、反驳、辩护、共鸣等不同反应。这与教师的单独提问、个别同学来回答不可相提并论。在集体讨论中,参与者是地位平等的,而在单项提问中教师为主,回答问题的学生为辅,其他同学则相对缺乏参与的动力;在集体讨论中,教师发挥着主持人的作用,而不是随时判断对错,参与者的心态相对更为放松,这极大缩短了讨论各方的心理距离。
  2.集体讨论可以带动课下阅读。课上十分钟,课下数天功。由于有紧扣文本解读、人人参与的紧箍咒,同学们在课下都不敢怠慢,阅读原著、搜集资料、书写感想……这无疑会督促学生精读、细读,认真思考,所谓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笔者在自己的大学时代即深有体会,没有读过、深思的作品,无论当时教师讲得如何精彩,以后总是印象不深,而自己深读的作品则终生难忘。外国文学教学要以点带面,而这个点就要依靠精读与讨论来强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论者提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和讨论法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1]
  3.集体讨论可以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等情况进行适当分组,一般以5-8人为宜,这样可以互相促进,廓清思路,优化思维,集思广益。其意义已超越对专门知识的学习了。
  二、把握讨论共鸣点,因势利导
  由于有时代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时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障碍。笔者发现,学生会将自我投射到文学形象中,往往对作品与其处境契合的地方易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讨论课上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共鸣点,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我们的学生大多是90后中晚期的一代人,他们身处舆情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特别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易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可塑性极强,心智仍在不断完善形成中。他们对国家、民族、友谊、爱情、婚姻、权力、财富……有一定的立场与判断,但也难免受到一些流俗乃至极端思想的误导。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要作一个善于倾听的包容者,而不是一个面容冷峻的裁判者,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敞开心扉。当学生们首先把教师当作一个朋友看待时,当课堂讨论不再受制于等级、分数的时候,他们才敢于畅所欲言。这样的讨论课,才能杜绝冷场与沉默。
  2.紧密联系实际,设置议题。当然,在讨论课中教师也不是隐身存在的,其主导地位的体现之一就是设置议题,引导学生讨论,寻找经典与现实的契合点,提出对当代生活有指导意义的议题,有论者指出:“大学生尚处于可塑阶段,接受新观念快,模仿意识强,很容易在感性见长的文学中寻觅借鉴,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教学讲授与现实社会、人生经验相联系。”[2]笔者对此深以为然。诸如奥德修斯的还乡与抗争精神(《奥德赛》),美狄亚的复仇行动与女性维权(《美狄亚》),谁为“帅气”颁发了特别通行证(《俊友》)在“堕落”与“回来”之外是否有第三条道路(《玩偶之家》)……这些充满时代感的问题学生对此大多兴味盎然。
  众所周知,夏洛克是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四大吝啬鬼之一。但是,学生们未必知道四大吝啬鬼之间的区别。笔者让同学结合文本,总结夏洛克的金钱观。有的同学认为,就夏洛克的吝啬而言,是亲疏有别的。他对其他人捂紧钱包,对家人却毫不设防,出门之前会把自家“金库”的钥匙交与女儿掌管。在女儿将他的财富席卷而去之后,他的第一声呼喊也是“我的女儿!啊,我的银钱!啊,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徒逃走啦!”他当然心疼失去的银钱,但女儿在其心目中仍是第一位的,女儿的背叛对他的打击尤为致命。另外同学补充说明,夏洛克的妻子早已去世,作品只用一句话便写出他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当别人描述他的女儿如何挥霍财产,他心如绞痛。但他闻听女儿用一个指环买了一只猴子,他则分外难过:“那是我的绿玉指环,是我妻子莉娅在我们没有结婚的时候送给我的;即使人家把一大群猴子来向我交换,我也不愿把它给人。”可见,吝啬、贪婪的占有欲尚未侵蚀掉夏洛克内心的脉脉温情,残酷的商业交换律没有占领他人性的最后一座城堡。他吝啬,但他没有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不拿自己的爱与恨进行丧失尊严的交换。夏洛克,我们在嘲笑他的同时,的确需要给他一点同情。这些发言太精彩了,大家集体鼓掌以示鼓励。   三、双向互动的讨论与交流,教学相长
  一堂好的讨论课,恰如一块石头落入清波,泛起的涟漪久久回荡在湖面。当学生意犹未尽时,他们还会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继续与教师沟通。实际上,教师每逢遇到学生课下这种穷追不舍的“打扰”时,从无不堪其扰之忧,却有甘之如饴之乐。
  1.亦师亦友的关系有助于师生的进一步沟通。由于坚持在课堂上营造那种轻松幽默的讨论氛围,笔者与这些孩子辈的学子保持着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尽管笔者不是他们的班主任,每周见面的机会也有限,但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动向与困惑与我交流。当然,谈论居多的还是关于经典作品的个人化解读。其实,这种课下的交流是课堂讨论的延伸,也为下次课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2.不经意间的讨论与点拨,胜过枯燥的思想教育课。青年学生难免遇到一些不顺心遂意之事,遭逢一些不幸,笔者时常借助点拨一些相关的外国文学经典,以表达自己的鼓励或提醒。例如安徒生的经历及其散文随笔《光荣的荆棘路》,便是笔者经常借助的资源之一。自称“是从沼泽地的深处生长出来的一棵小草”的安徒生,从一个出身低微的无名小卒逐步成长为一颗光耀寰宇的巨星,中间经历了许多磨难、屈辱、嘲弄和孤独。因而,他的《光荣的荆棘路》是对包括他自身在内的自古至今承受过诸多磨难的伟大灵魂的颂歌。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害怕痛苦、死亡的人是坚强的,唯有那些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人才最终成为历史的娇宠。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无疑受到启发和引导。
  3.教学相长,教师也是受益者。在这种课堂乃至课下的讨论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总体上得到提高,与第一次上课回答问题时的青涩相比,到课程结束时,有相当部分同学,回答问题更加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个人气质上似乎也有了些改变。当然,笔者也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中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往往是学生的第一感受激发了我的灵感,帮我找到解读分析作品的新视角。说实话,区区几十课时的确有点对不住精彩纷呈、博大浩瀚的外国文学,但教师也只能面对现实,力争螺蛳壳里做道场,各个环节一丝不苟,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师生的共同提升。
  四、结语
  当代美国极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的中文版序言中说,“阅读在其深层意义上不是一种视觉经验。它是一种认知和审美的经验,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3]人生的成长离不开经典的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经典人自佳,外国文学经典无疑是最好的良师益友,在其引导下我们能在喧嚣的人世中寻找到一处诗意的栖居。布鲁姆为中文版写序言时将近七十二岁,他自陈“日益感到自己一生主要的成长经验始于七岁那年”[3],因为他说服她的两个姐姐带他去公共图书馆。同样的,笔者坚信,对于外国文学经典的阅读与讨论,定会“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有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丁世忠.试论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宜宾学院学报,2007(10).
  [2]邓桂英.外国文学经典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3][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八以来,中央更加重视发展党员工作。201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新时期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相关调查研究反映,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现状难以满足发展党员工作的新需要;针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应该借鉴“互联网+”思路,充分拓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助推发展党员工作提质增效。  关键词:高校;发展党员工作;“互联网+”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把握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党建思想工作效果至关重要。以新疆塔里木大学为例,分析和比较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两种模式,提出了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
期刊
摘 要:面对大量学历高、研究能力强但教育教学经验较弱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的现状,高校基层工会组织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在学校和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下主动承担推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通过“扩大宣传、善加引导”“奖惩机制、公正明确”“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关心生活、解决困难”“承担责任、积极主动”等方面的实际工作,促进学校发展、教育改革为青年教师进步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基层
期刊
摘 要:美印民用核能合作的动因主要是身份建构与体系文化的异变。21世纪国际体系文化重新按照区域与权力整合,各新兴国家或接受整合或主动建构。美国借助核协议作为交易来巩固印度的身份定位并以体系文化约束其核行为。  关键词:美印关系;莫迪政府;民用核合作;身份建构;体系文化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17-02  大国间民用核能合作,一直
期刊
摘 要:约翰.鲍威尔(John W.Powell)191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抗战胜利后,子承父业,鲍威尔接管了父亲在上海创办的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他立场公正、报道翔实、言论精辟,真实地还原了许多战争真相,发表了许多抨击美国政府的文章,然而该刊物在美国、英国和日本都被禁止发行。1953年因持续亏损,《密勒氏评论报》停刊,鲍威尔夫妇返回美国
期刊
摘 要:目前,邮轮旅游在旅游市场开始崭露头角,发展迅速,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旅游安全是影响邮轮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重庆东方之星旅游安全事故为例,针对邮轮旅游分析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邮轮旅游安全事故预防机制及保障体系,希望促进邮轮旅游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邮轮旅游;旅游安全事故;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
期刊
摘 要: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公司产生于英国,但是在英国法律史上,公司法人资格的确立经历了从“特权”到“原则”的转变过程。在1720年之前,公司法人资格几乎纯粹是特权的产物;1720年的《泡沫法案》本可对此进行改革,却惨遭失败。将近1个世纪之后,这一局面才通过相继出台的制定法而得到改变,公司的法人资格逐步从特权变为法律原则,最后通过判例法,从原则上彻底确立公司的法人资格。  关键词:英国公司法;公司法人
期刊
摘 要:小说《追赶与呐喊》以20世纪的知青返乡为历史背景、以主人公王小麦随丈夫进入北京城以后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开描述,批判了现代技术理性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困境,赞颂了人性的本真与可贵,表达了作家“人与天合”的艺术理想。  关键词:乡村文明;城市文明;人性;技术理性;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79-02  知青返乡,是一
期刊
摘 要: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从加强电子资源建设、强化电子资源推介宣传、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提高馆员自身素质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08-02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
期刊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解决困难生的经济问题,是学分制能够逐步实行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培养一支专业、高效、尽责的学生资助队伍,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托。本文以济南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资助服务中心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的几项举措,分享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