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儿桑树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5te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棵桑树,叫菊儿,因为她喜欢一条叫菊儿的胡同。她住在从菊儿胡同拐向院子的路上。为什么住在这么狭窄的地方呢?她也想弄明白哩。她很小的时候就想,现在已经高过小院的房顶了,还没有想出来。为什么呢?这么多年,院子里没有人停下来跟她说说话,或者靠在她的身上歇会气,真是奇怪,真是奇怪呀。
  一天,她叫喊了。一棵桑树的叫喊像什么呢?就是等着一个风来时,使劲地抖动。院子里的人以为是风在说话,谁也不理她。叫喊不行,就伸手拉。她有的是手,她的手臂也很长,可是,院子里的人都说桑树的枝太长了,给剪了。她又想,嘿,她有桑椹子呀。院子里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她就想法让两个孩子来吃。
  菊儿桑树先是一个个地扔桑椹子,要么扔在两个孩子的脑袋上,要么扔在两个孩子的脚尖,有一次,还把一个桑椹子扔在女孩的鼻尖上。桑椹子多好看呀,紫红紫红的;桑椹子多好吃呀,酸甜酸甜的。看,滚到英英嘴边了,唉,女孩一甩脑袋,把桑椹子甩在地上了。
  一个个扔不行,就几个一起扔吧。菊儿桑树把好几只桑椹子扔在女孩的白裙子上。女孩怎么啦,一边哭一边跑回院子。“我的裙子。我的裙子。坏树,坏树。”可裙子花得多好看呀,白色点上了紫色,像小桑椹子结在了裙子上。
  问不到院子里的人,总可以问问其他人吧。从她头上飞过,落到院子里的鸟不少哩,有乌鸦,有喜鹊,有麻雀。问麻雀怎么样?好吧,就问一只麻雀吧。
  “麻雀,麻雀,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我住在这里,不住在那里。”她指了指胡同,又指了指院子,“我想跟人说话。”
  麻雀从她的手臂间飞过,“你……没……没……见那边……小辫子?我害怕。”
  小辫子正甩着弹弓在菊儿胡同里东张西望哩。小辫子就是院子里的男孩,每天从她身边风一样跑过,从院子跑进胡同,从胡同跑进院子,小辫子的妈妈老是叫“小辫子小辫子”,像要抓住小辫子脑袋后那根细长的小辫子,把小辫子拉回家。
  “等小辫子手里没有弹弓时,我叫他过来。”麻雀说。
  菊儿桑树就等着,一天中午,男孩小辫子来了。麻雀飞飞停停,把男孩小辫子引到了桑树上。男孩小辫子呢,爬到了她的腰上。上边,够不着麻雀;下边,够不着地。
  麻雀跳来跳去,叫她快问。她愣住了。一个小男孩靠着她,两只脚踩在她的胳膊上,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好半天,她才说:“我……我……看他满头是汗,一定渴了,我先给他吃一个桑椹子。”
  男孩小辫子正张着嘴巴找麻雀,菊儿桑树掉了一个桑椹子在他的嘴巴里。
  男孩小辫子吧嗒吧嗒嘴,抓了一把桑椹子,塞到嘴巴里。
  菊儿桑树说话了,问了许多,可是,等到男孩小辫子的手成了桑椹子的颜色,嘴唇成了桑椹子的颜色,她也没听到回答哩。男孩小辫子吃累了,就该回答了吧。没有,吃累了,喊起了妈妈。男孩小辫子的妈妈站在一个高凳上,把男孩小辫子抱下地。
  真不可思议呀,她明明问得很清楚,为什么男孩小辫子不回答呢?
  可是很快,她就笑了。女孩妈妈把女孩抱到她身上,男孩小辫子又爬到她身上,两个孩子吃着桑椹子,还把桑椹子摘下来丢给妈妈哩。
  “孩子就是孩子,你说大人谁吃这东西。”男孩小辫子的妈妈说。
  “它长在这里,也许就是等他们吃吧,如果在院子里,还长不了这么快。香椿树把阳光全挡完了。”
  “你们丫头养养蚕吧。说不定,看到丫头英英养了,我家小辫子也不往外跑了。”
  “对呀,丫头老说桑树是坏树。养一次蚕,就知道桑树的好了。”
  她笑起来,哈哈哈,原来是这样呀,她住在过道里就是为了长得更快。过道原来是个好地方。
  菊儿桑树死劲叫麻雀,要让麻雀去告诉所有人,她住在一个非常美妙的地方,她看得见院子里的人,也看得见胡同里的人,最最重要的是,她已经让两个孩子喜欢上她了。等着吧,有一天,她会跟他们说上话的。
  麻雀把菊儿桑树的话传开了没有呢?当然传开了,不然,我怎么讲给你听呢?我没有住在菊儿桑树看得见的院子里,一天,我到菊儿桑树看得见的胡同,一个懂鸟语的人告诉了我菊儿桑树的故事。他知道我是搜集故事的人。
  发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教育飞速发展和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一个新时期。那么,全面开展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则是新课改全面实施的有力保证。自全省市展开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验以来,我市亦积极开展此项工作。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展开学生评价改革的目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而又全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所展开的素质综合评价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发现并能发展自身潜质,促进学生转变旧式的学习方法,从而健
我中等身材,眼睛炯炯有神,黝黑的脸上有着两道月牙似的眉毛,一笑起来露出很明显的酒窝,手臂上的肌肉强劲有力。  就因为我经常锻炼臂力,所以我的力量很强大。  有一次,临近开学,三好学生和品学兼優生都“应邀”前往学校打扫卫生和搬新书。搞完卫生后,我们去新星剧场搬书,我看着那堆积如山的书,心里就想着一次要多搬一点。于是,我赶忙上前,抱起了一叠用绳子捆好的书,然后,用一手拉起绳子,提了一下,感觉也不是特别
期刊
领导力有时候就像牵引着风筝的线,力道够了,风筝便可遨游天际,力道不足,风筝便会坠落,力道过大,风筝便不受控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
期刊
时光飞逝,如今我已工作四年,但是回想刚入学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刚踏入大学校门时青春懵懂,携着“年轻就是资本”的豪放,听到了《人民警察之歌》,霎时间心绪澎湃,激起了我对
期刊
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习题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拓宽学生视野,使之体验过程与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对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  一、“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实现新课导入  例如:“压强”新课引入  教师取出钉满钉子的钉板,把气
光合放氧中心外围配体如何与Mn簇结合目前很不明确.选择放氧中心Mn202单元作为理论研究对象,对组氨酸、水和C1等配体与Mn簇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组氨酸和H_2O分子应与Mn202平面垂直,彼此保持较大的距离,且结合于不同Mn离子上;(2)两个H_2O分子不可能结合在同一个Mn202单元上.结合目前放氧中心 Mn簇骨架结构,从理论上阐明了在 S_0状态下,两个水分子与放氧中心
期刊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小学英语课评价应该重视改进与激励,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重视过程的评价机制,则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以知识和能力为目标,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切实注重课堂气氛、立意和效果;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
据3月20日《工人日报》报道,近日,全国总工会在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举办了一场“工会送文化到基层,学雷锋‘快闪’志愿活动”,吸引了千名建筑工人与演员们一起互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