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初中数学课的设计及课后反思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节课45分钟,听课的人感觉很快就过去了,可是上课的人却花费了很多精力,用心反复琢磨、设计之后才呈现给听课的人的,备课的时间可能要远远超过45分钟。而无论成功与否,反思这一环节却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只想谈谈自己曾经上过的一节课,并且将课后反思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后;反思
  笔者于2014年11月在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中学八年14班上了一节公开课,讲授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这是一节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合作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合作意识的一节课。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平面内一条直线同侧两个点到直线上的某一点距离之和为最小值时点的位置的确定;能利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中路径最短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课的重点是: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运用轴对称平移解决生活中路径最短的问题,确定出最短路径的方法。课的难点是:探索发现“最短路径”的方案,确定最短路径的作图及原理。
  教学过程及反思:
  一、引入新课
  笔者的引课方式是给出了一个问题情境:
  京九铁路贯穿某市,为某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A、B两商业重镇如图所示政府决定在公路旁修建一物质中转站以便A、B两镇的产品及时调运。
  (1)为了两镇公平,中转站应建在 (2)为了节省修路费用,中转站 什么地方? 又应建立在什么位置?
  
  问题设计了两个小题,(1)是对旧知识的一个回顾,考察的是学生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掌握情况。而(2)问则是为了引课,直入主题。学生马上就想到了要找最短路径。这种方式比直接介绍最短路径更能引发学生思维。于是在学生说出要找最短路径后,笔者给出课题。
  考虑到确定出最短路径的方式的难度很大,必须要对一些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复习,于是笔者给出两个小题。
  1.如图,连接A、B两点的路径有4 2.图中点A到直线l上各点的
  条,其中第_______条路径最短 连线中_____最短
  
  通过两道有关最短路径的习题,一方面唤醒学生已有有关最短路径的知识。另一方面为探究新知做准备。采取復习的方式没有利用提问知识点的形式,因为这样提问复习,能较好的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正确答案,效果还是很好的!而且很省时间!
  二、新课讲授
  新课的讲授是从一个典故“将军饮马”说起的,以讲故事的形式用多媒体播放,并提出问题。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将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即: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得这条直线同侧两个点与这点所连线段的和最短。
  考虑到问题的难度较大,于是提出问题“若营地在河的对岸,这个问题好解决吗?此时如何找到最短的路径呢?”这样改题的目的是降低难度,做知识迁移。因为直线异侧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很容易解决,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做演示,做出一个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然后提问AP+PB是否等于CP+PB?CP+PB是否最短?并给出动画演示。通过观察数据变化,明确最短路径,
  紧接着糖学生思考如何证明CP+PB最短。
  在学生给出证明之后再给出将军饮马原题。学生很快便想到了做对称,将其转化为直线异侧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反思:有时候教师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细化了,是不是也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多方向思考呢?课堂教学上放手方学生思考的度怎么把握?
  三、习题的选配
  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游戏道具:胶棒两个,小球一个,纸板一张,词典(或类似长方体物品)一个。
  游戏规则:
  1.请将游戏道具摆在(如图所示)相应的位置。
  2.确保纸板不动的情况下,用另一个胶棒击打小球一次,使其能撞击到图中的胶棒。
  小组合作游戏5分钟后(多媒体视频)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演示击打过程
  设计意图,将理论知识回归实践,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并且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有趣性。
  反思:效果非常好!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并且很多小组都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之后给出两个习题:
  练习2: M、N为△ABC中AB、AC上的两个定点,请你在BC边上找一点P,使△PMN周长最小?
  练习3:四边形ABCD中,AB∥CD,AD⊥AB,点P是AD上的一个动点
  (1)请你在AD边上找一点P,使PC+PB最小。
  (2)此时(PC+PB最小)点P应该满足( )
  
  实际教学中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引导学生可将此类问题的干扰量擦掉,(多媒体隐藏掉干扰的量,如AB,AC等),则问题转化为了直线同侧两点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图形。
  反思:多媒体擦掉干扰量能使问题简单化,回归于基本问题,学生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之后给出两个综合提升题:
  提升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提升2: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0cm
  E是CD的中点,请你在对角线AC上 △ABE为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
  找一点P,使得PD+PE最小。 方形内),若点P为AC上的一个动 点,则PD+PE的最小值为__cm.
  
  反思: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特殊性发现易错点。如果没有擦掉干扰量的方法,提升2的难度就很大。
  通过这样一节课的讲授,学生的参与度还不错,达到了预期的设想。但仍然有一些不足。比如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小组讨论时间不够,如果再给学生们一些时间,我想效果还会更加好。因此一节好课是需要反复琢磨、钻研、修改的,可能我们准备的时间要远远超过45分钟,但是带给学生的却是确确实实的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由于长期沿用“读—讲—背”呆板的固定模式,因而對古诗和文言文只是停留在知道而缺乏理解、读过而不会鉴赏的层面上。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讲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领略灿烂的古代文化,大量汲取其中的文化精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那么我们在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延伸古诗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业对于教师来说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对学生来说是学习成果的自我测试,作业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不能有效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也应具备一定的技巧。但当前教学状况是教师很少花心思在学生作业的布置上,缺少作业设计的意识。本文主要从教师实施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策略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以后,也要注意课后作业的设计。教师应对班级
摘 要:“教无定法。”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设问艺术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且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艺术除了弄清楚设问艺术发实质和原则外,还应注意设问艺术的技巧。  关键词:浅议;思想品德;设问技巧  对于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设问艺术的研究,首先应该搞清楚设问艺术的实质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设问艺术的实质问题,才能运用设问艺术,使设问艺术
摘 要:园林园艺专业是一个实用的专业,其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即在现实社会这个广大的课堂上汲取知识,才能了解社会真正的需求,最终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园林园艺;实践;教学  园林园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建立在社会实用的理论基础上。其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即在现实社会这个广大的课堂上汲取知识,才能了解社会真正的需求,最终服务于社会。那么,如何进行中
摘 要:当前,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不上小学和初中生有教材、教師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学生是主要因素。因此上,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努力克服教材和自身方面的不足,重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方面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也要从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其它因素去努力,如家庭因素、班级因素等。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积极性;培养;措施  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不该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形成性评价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使形成性评价发挥兼顾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优势。并推动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形成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
目的 研究妇科计划生育中取环放环手术中的不良事件及其对策.方法 研究选取接诊时间在2017年度1月-2018年度12月的80例取环放环手术服务对象,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提高中职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几条建议,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实施与应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的内核要求上对于中职生的如何培养阅读能力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养成独立思考、
摘 要:本文对的含义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学习“数学化”教学原则进行探讨,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如何教会学生“数学化”提出自己的教学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化  “数学化”的概念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来的,他认为,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数学化”,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学习“数学化”。本文将在从”“数学化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接触到英语。  关键词: 课堂;策略;效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把握好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英语时是练会的而不是学会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练习和活动,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接触到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