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b5503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的地域广阔性和领域丰富性等特点,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就为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文章立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对学生知识积累与学习技巧的教学,而是要指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主体意识的挖掘,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
  一、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分组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首先就是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学习小组的成员,要有知识积累程度相对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的“领军人物”,还有就是参与程度较强、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这一类学生主要构成学习小组的动手实践内容,还有就是知识积累较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他们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被帮助”成员。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还要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且能够积极的向其他同学学习。只有科学分组,才能为后续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布置课前准备作业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但是这种主体意识,学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有序的引导。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和准备,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习小组的每一个人,学生可以有共同的作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初试时期,教师需要进行具体布置,随着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有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世界大江大河的分布时,就要结合气候分布图、世界地形图等进行预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就要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或者内容时,系统联系其他知识,有时还要结合其他学科,这都为学生拓展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有效组织课堂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这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优势。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些高中地理课堂虽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却无法达成教学目标,而形成学生过于懒散、不愿动脑筋的不良现象,课堂纪律混乱,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组织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序高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需要维持课堂纪律,防止学生把课堂讨论时间变成课堂闲话时间。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合作学习进度进行指导,针对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然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特别是那些别出心裁、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究。另外,教师还要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凝聚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四、做好学生反馈与探究指导
  尽管一般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了技巧,但是学生毕竟没有教师的学识和眼界,更不像教师接受过专业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进行时时跟进和指导。做好学生信息反馈和探究指导,是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学生在进行高中地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有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会把一下比较简单的问题解决掉,也会针对学生兴趣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但是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他们探究的方向是否符合教学目标与培养计划,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裁定和判断,在其中出现的疑问和困惑,也需要教师进行解答。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章节时,学生可能对当前全球环境中的气候变暖课题产生兴趣,并且探究的方向可能朝自然环境更迭和变化方面靠拢,也有可能研究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环境造成的后果,这些探究学习都是有益的,也更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但是如果学生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应该改变高污染制造业的格局,就明显偏离了高中地理教学方向。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给予肯定,但还是要引导学生回到地理课堂中。
  五、结语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十分明显,这是其存在的条件。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这样的优势,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张送.浅谈如何有效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使用地图教学[J].中国培训,2015(08).
  [2]何海華.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刍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3]唐希元.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反思[J].科技资讯,2015(2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语文课程在教会学生认识汉字的同时,也会重视培养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属于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课堂,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也希望本文有效阐述,能够提高认识,为相关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尽有效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把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重点,本文主要
摘 要:随着个体发展的客观性,初中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差异越来越大,学生之间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都是存在着客观的差异,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符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有助于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和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学生只是出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
作为数学教师,培养数学优秀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人说“数学优秀生可遇而不可求”,也有人说“英雄在于磨练,人才在于培养”;行动成功学也诠释过这样一个道理:“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我支持后两种说法,因为任何一个人才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其成长的环境,经历和规律,揭示其成长规律,便可构建相应的教育对策。  那如何让学生“心动”然后“行动”呢?  “心动”首先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
期刊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数学学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率。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初中数学教育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学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初中数学家的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讲授之外,还要注重学生
摘要: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融合研讨式学习与 CDIO理念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通过讨论式教学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科交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CDIO  作者简介:印勇(1963-),男,重庆人,重庆大学通信工程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互衔接,加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对于学生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接着又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案例,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提出如下建议:①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②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形成良好地理情感态度;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摘 要: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得以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需要创新的力量,而创新力量的来源则是我们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该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以创新为主线的艺术教育,我们可以借助美术课堂,根据学生发展的特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进行充分的挖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下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