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阅读成为真实的阅读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摆脱单向传授教学模式,通过实例具体阐述“浅尝”式浅读、“狼吞”式深读及“消化”式悟读三者结合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体,激发学生思维火光,在课堂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最终实现有效果的自我阅读。
  沉下心主动钻研课堂
  教学中,经常听到同行痛心疾首地抨击目下高中学生阅读现状:看,他们对周杰伦、江南STYLE张嘴就来,却不知莫言写了一本《蛙》,拿了2012的诺贝尔文学奖;看,他们偷偷地做数学、物理题,却连语文书在哪都不知道……的确,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举步维艰,但与其消极责怪学生,不如沉下心主动钻研课堂,积极寻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学生须能读书,所以才特设语文课进行训练,最终目的就是能自我读书,不需老师讲。老师的训练必须要做到这点,才是教学的成功。应反复强调,教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要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最终臻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在实际阅读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对文本进行“解剖”“肢解”;学生麻木被动地接收,缺少自我阅读与思维参与的机会,无法领略文本的深层意蕴,没有阅读快感,这样的阅读课堂自然是令人厌倦的。与叶老的“教”“讲”思想对照,无疑需要深思:阅读课堂教学应该以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阅读,实现学生能自我阅读的目标呢?
  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则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培根的观点很好地指出了课堂阅读教学的三种方法:“浅尝”式的浅读,“狼吞”式的深读,“消化”式的悟读。
  浅读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以《项脊轩志》(粤教版必修2)为例,可以先在浅读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间小屋,两种情感,三世变迁,四个女人”四个短语就是全文内容的概括。“一间小屋”当然指项脊轩,整篇文章叙事抒情的内容都是以项脊轩的发展变化为依托的;“两种情感”是指这篇文章所抒发的喜和悲两种情感,主要是悲;“三世变迁”是指归氏家族三代由盛转衰、慢慢解体的过程;“四个女人”是指老妪、母亲、祖母、妻子,她们是作者重点感怀的对象。文章叙事围绕“喜”和“悲”展开,围绕“喜”字,主叙读书之乐与环境之美;围绕“悲”字,通过诸父异爨、母亲问子、祖母探孙和妻逝无聊四件琐事来抒发悲情。
  通过浅读,学生对《项脊轩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避免碎片化的解读,更有利于文章的进一步深读。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浅读环节的加强有利于课堂结构的建立,避免课堂过于零散琐碎,所谓纲举目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推敲是浅读的升华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仅仅在课题上滔滔不绝,不一定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
  从看似平常的细节入手。对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来说,细节是文章的生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学生由于阅历的关系,容易忽略看似平常的细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读出滋味。比如《项脊轩志》,要读出这篇叙事散文的精髓,就应该细细品味其中动人的细节。第2段中的“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耐人寻味,东家的狗怎么会对着西家吠呢?狗遇熟人一般不会吠,遇到生人才会吠,文中写到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吠,这说明在当时的归家大院里生活的人们已不常往来,整个归家业已解体。当一个完整的归氏家族四分五裂,呈现在眼前时,内心的伤痛可想而知。归有光在表达内心的感受时,选取了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一幕,平易中见出深情。至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中细腻的动作描写更是将读书之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偃”是疑难时低头沉思;“仰”是会意时的神采飞扬;“啸歌”是动情时手舞足蹈;“兀坐”是读累后的凝神休息;甚至还有久读后短暂的放松:移步室外,给小鸟喂食,和小鸟结为了朋友。文中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将归有光丰富的人生感受传达出来,而通过细细品读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能真正走进一位散文大师的内心世界,读出千种滋味。
  从看似平淡的语句入手。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如果作者把心血灌注其中,即使看似平淡,却往往能烛照全篇。“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此句中“往往”二字,看似寻常,实则不凡。“往往”即说墙到处都是,但是墙为什么到处都是?只因家道衰落,人心不稳,叔父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故做出如此不堪的谋私举动。这已经涉及到人性的问题了,但此二字内在蕴涵的却仍不止于此。归有光为何强调此二字?家道衰落,归有光自幼天资聪颖,于是家人自然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于他身上,而他和当时所有儒生一样有光宗耀祖之愿,但可悲的是屡试不第。希望越高,失望越大;他心中的悲哀本已无法可诉,可满眼所见,却是家族分崩离析,亲人之间的互相算计谋私,那一堵堵的高墙就是对他理想的莫大讽刺!高墙中的他处境与心境都都是如此不堪,这种痛之深,是挣扎、沉沦,又岂是家族中落几字可以形容?可见“往往”二字言虽轻,意却深焉。
  而末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一个不显眼的句子,更是意味深长。这棵树是夫妻两个恩爱感情的象征,如今树还在,可人事全非,睹物思人,怎能不令人格外伤悲?看似平淡的句子背后深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不通过自我深读,凝神深思,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是无法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感性。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展开深读,让学生粗糙的心灵在阅读中渐趋细腻与丰富。
  悟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项脊轩命名由来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二说是因归有光九世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归有光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但真的如此浅微吗?从文可知,项脊轩对归有光而言有重要意义。每个人对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总是有一种难以说清的恋旧情怀。项脊轩虽小,但归有光是在这片小天地里呱呱落地,读书求知,结婚生子,他在这里爱过,恨过,痛过,彷徨过,这里是他丰富情感的载体,这里是他生命轨迹的见证。这里留下他早逝的娘对子女“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的温柔慈爱;祖母“‘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的期待;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恩爱;甚至还有他本人“自束发,读书轩中”的执着。
  人的外在表现取决于内心的需求。对于归有光的项脊轩情怀,不禁质问:对于生活在项脊轩的归有光而言,他内心渴望的是什么。真的是功名吗?文中的他为诸父异爨感到悲哀,对母亲、祖母怀念,对妻子无比思念,他的关注点似乎从来不曾是功名二字。但祖母有言“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是长辈沉重的嘱咐与高度的期望啊。或者考取功名,重振家业对于他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家族的责任,一种完成祖母期望的责任。如果他以此为任是因爱他的长辈的期望,那么他记得项脊轩的种种生活就也不应该只是因为求功名。
  他真正求的是脉脉温情,对功名的追逐只是他靠近温情的手段罢了。这样的归有光多可爱,亦多可怜!命运似乎一直在捉弄他,功名如此,情感亦如此。他渴望温情,可是爱他的人却一一而去,留在他眼前的是亲人却又不是亲人。他既已得不到,那本应离开;可,正如删减的文段所言:“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世界很多,渺小的他又何从寄身!项脊轩虽然有许多悲伤的过往,但也只有在这个地方他才能从熟悉的点点滴滴中找到不多的缕缕温情;同时这个项脊轩和他又何其相似,多灾多难,饱经风霜,却仍屹立不倒,在项脊轩里他似乎找到了另一个自己,可以不再孤单,也找到了可以面对人生,继续走下去的力量与理由。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对于归有光来说,小小项脊轩就是他人生可以寻找得到的精神家园;而对于我们来说,透过小小项脊轩,看到的是无数像归有光这样的生命个体在命运面前的痛苦、迷惘和快乐、追求。
  如此悟读,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如此悟读,学生才能穿行于阅读文本与社会、人生之间;也唯有如此悟读,学生才能成为书本的主人,才能培养出独立人格,锻炼出深刻的思辨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蛋皮机,实现其蛋皮制作和上下蛋皮全自动过程,包括动力源泵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蛋皮机主体的设计及工作原理、机械手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并对蛋皮机整个工作过程进行阐述,再利用UG软件对泵、蛋皮机主体、机械手等各组成零部件进行建模,并对建完装置的零件模型进行装配,实现三大组成部件运动仿真,最后三个部件有机配合运动仿真,验证其可行性。既减轻了蛋皮制作者的劳动强度,又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在温岭虐童事件通报会上公布消息:当地幼儿园约四成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据媒体报道,幼师“无证上岗”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这似乎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没有资格意味着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没有资格意味着可能缺少一定的职业素养。于是,讨论思路指向了资格和证书——如果有了资格证,有了符合资格的师资,问题也许就能得到顺利解决。不知道这样的思路是否会导致对民办幼儿园师资的审核,是否会导致新的补考证书
提高教育效果的手段  焦点提示:每当开学前后,教师一般会通过家访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较前些年不同的是,传统的登门家访已被QQ群、飞信、教师博客等“电子家访”的形式渐渐取代。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都会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以便提高教育效果。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QQ群、博客甚至专门为家长开通的校迅通等通讯工具的兴起,电子家访越来越多地成为老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手段。  江苏省姜堰二中高二年级班主任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历来都是统一战线最基础的、长期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高校汇集了大量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探索高校党外干部培养工作规律,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高校在党外干部培养过程中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
8月21日,北京市教委决定采取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的现象。市教委将会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要求任何学校不得在日常教学过程和考试评价中涉及与奥赛相关的内容,把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不得超出中小学教学内容范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办法,坚持不懈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同时会同工商等部门依法对以举办各种奥数竞赛和培训为名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家长、扰乱学校正常
《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第16期刊登姚良峰文章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新知、提升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把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生为本,追求三种境界。  一切为了学生。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建构过程;为了一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仅是指学生个体,更应
作为湘东区教学实验基地,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严治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不断总结,课题实验初见成效。的确,课研发展让实小科研之花别样红。学校要强化“问题就是课题,教师就是研究者,教学就是研究,课堂就是研究室”的新理念,全体老师带着问题,以研究者的态度,开展扎实有
在信息量不断膨胀的当代社会,大量的数字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处理和阅读数字背后信息的能力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微积分等高等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肯定和重视。教材体现了微积分教育的理念,决定了微积分教学的内容,是微积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国目前虽然每年都有不少重点教材、规划教材推出,然而大多数是经典数学理论体系和方法的简单重复和增删取舍,缺少实际应用,真正有新意的
教育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主持人提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教育事业一路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的动力就来自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也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制约,新的发展呼唤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要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教育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和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秉持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关系着中国的未来,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专设“抱负与使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第五单元),所选四篇文章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或为临终绝笔,直抒心志。这些文章或重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