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活的灵魂,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数学教学语言变成艺术。
  【关键词】语言艺术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
  一、形神兼备、形式多样,让课堂提问语言变成活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40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同时,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先求这个中间问题呢?"对优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例如:"你能勇敢地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象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維,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信任、关爱……让充满爱心的语言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使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讲"一位数除三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出示题:428÷2,教师说:"根据这道题的特点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你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教师又说:"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学生也会感知"老师对我们真好!""我可喜欢学数学了。""我非常愿意学数学。"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名学生正确的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教师会说:"同学们,鼓励他!"全班同学会热烈的、带有节奏的鼓掌;有的老师还会用亲切的语调说:"回答得非常好!""李聪,今天表现得真好!"我想:就这样一句话,会使这名同学全天都能愉快地学习,甚至,从此以后,他就非常喜欢数学了。
  教育家赫洛克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应该及时的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如上课时,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他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要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的听课,积极的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地提高。
  三、批评语言的幽默化。
  批评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避免了学生的抵抗情绪的产生。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 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老师就像一个演员,但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表演,卖弄自己的知识和技巧的演员。有时得故意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加上自己的理解,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表现疑问的语气,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要婉转、轻柔,谆谆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和学生幽默时,语调要恢谐,充满喜剧色彩,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讥讽他。
  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今年,我负责中考考场后勤工作,得以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中招考试,于是就有了与众不同的视角,现一一数诸笔端,不是为了发牢骚,而是对一种大家都比较关心的现象的思考
“比”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它也是学生将来中学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可以说各国均很重视这一教学内容,均把它放在小学最后一年重点来学。笔者有幸先后六次教过这一内容,加上还有两次上了这一内容的双语数学课。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及美国California州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对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呢?  过去,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都喊数学难学。难在哪里?难在内容抽象、概念难记、公式难背、运算易错。因此,从难学发展到不想学。现在,学生一反常态,喜欢学习数学了。这是为什么?这与实验教材编得好有关,与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有关。现在,仅就
上海市中国中学教师林浩然以自己在高中开设模糊数学及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的经历,针对高考与创新教育的关系、评价体系的制定及政府如何支持创新教育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此刻,我站在任何一个地方  四面八方都是我的祖国  远处,更远处,我到过的或没到过的城市、  乡村、河流、山脉、大海  它们像胎记紧贴在大地——祖国的皮肤上  它们都有一个美丽而正直、善良而勇敢的  名字——这是祖国给它们取的名字  每一个笔画和音符  都散发着祖国的体香  当我喊出其中一个姓名  万物即在我胸腔回响  我知道,这是母亲给儿子、祖国对子民  最好的应答  2  当我想用诗歌赞
期刊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人们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做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创新思维是数学教学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从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观察力、培养发散思维、培养逆向思维五个方面介绍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引 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提出新的挑战,更加强调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极强,变化性也大,在此时塑造学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