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构建浅见

来源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地,也是验证的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讲,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败,关乎着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败,关乎着社会治理的成败。高度关注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一种共识。因此,如何结合本土特点,在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本文以宝鸡市社区为例对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构建方面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8)03-0034-04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the Path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mmunity ——Taking Baoji city as an example
   Fu Zhaoqiang 1,Sheng Qinling ,Fan Hongbin 3
  (Sha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Baoji branch  721004)
  Abstract:Community is the base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o some extent, the impact of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n the community is related to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n the society and social governance. It has become a consensus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community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at combin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community. Taking Baoji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the path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mmunity.
  Key word:Community;Socialism;Core Values;Path;Structure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细胞和实践主体,是聚焦社会、支撑社会、汇集社会的关键点、着力点。文化认同,增强社会成员道路自信;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升文明水平,促进社区治理科学化;凝聚人心,提升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美丽、健康社区建设等多方面的需求,决定了社区必须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并在实践中,探索一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对宝鸡市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
   位于陕西西部的宝鸡,不仅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而且也是陕西工业重镇。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中华文明积淀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创造了一个个现代文明的辉煌。在新时代到来之际,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宝鸡建设成“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城市的发展思路。为实现这一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提到议事日程,为有效的探索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对社区目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应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宝鸡市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及全市185个社区中的97个社区,发放社工人员调查表和社区居民调查表1950份,回收1600份,回收率为82%,对宝鸡市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看到了成绩,一是多年社区的建设发展,具备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从调研数据看,社区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理解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自我总结、自我提升的能力足以适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社区居民的学历结构、职业状态有能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践行中达到知行合一,使践行活动顺利实施。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的客观现实令人欣慰。调研数据显示,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的占到83.73%。居民占到68.36%;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分类的,社区工作人员占到77.19%,社区居民占到63.7%。通过新闻媒体了解的占到33.15%,通过社区宣传的占到42.01%。三是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重点内容、重点对象明晰突出。从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调查看,认为社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组织的占到33.3%,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两者结合的占到52.22%;从对社区居民的调查和问卷看,认为社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组织的占到45.00%,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两者结合的占到47.86%。对践行工作的重点,无论是社工人员,还是社区居民,认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都重要的比例均超过80.00%。四是社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践行高度重视。在社区居民的问卷中,有87.36%的问卷认为,社区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视。从社区工作人员的座谈和调查问卷可以看到,在社区单设或按“一套人马、几套牌子”思路设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机构的占到80.91%,对践行有专人、专岗负责的占到72.00%,对践行工作有计划设计的占到74.50%,有经费预算的占到46.28%,保证经费投入的占到45.12%。对践行活动能及时总结地占到69.09%。五是各级政府对社区践行社会主义及核心价值观高度关注。从调研与问卷数据分析,77.33%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45.12%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经费投入,38.50%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能满足计划所需,54.01%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活动的开展有人力支持。六是形成了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元的宣传形式和方法。在座谈中,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就谈到了宣传画、道德讲堂、文艺演出、倡议书、黑板报、微信、QQ等宣传形式,在问卷中, 34.39%的社区居民谈到了主题活动,27.27%的居民谈到了专题讲座,37.01%的居民谈到了志愿者宣传,12.24%的居民谈到了献爱心活动,24.08%的居民谈到了印刷册页,14.3%的居民谈到了文艺演出。通过多元载体,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践行方法。39.27%的居民谈到了专栏宣传法,24.93%的居民谈到了书册宣传法,12.52%居民谈到了网络推广法,30.99%的居民谈到了志愿者专题活动,25.87%的居民谈到了主题活动法。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掌握了社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还有一些不足:社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还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对践行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短板;践行方法还过于陈旧;尚未形成一个成型地践行路径。这些都为我们思考和设计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提供了帮助。    二、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设计
  习近平同志讲,“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社区所承载的任务和肩负的使命要求他担负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社区实际,以把握主体为突破,以自觉的认知认同与实践统一、共性指导与个性凝练统一,弘扬传统与改进创新统一,重点突出与全面推进统一、理论引领与实践验证统一、全面着眼与细微入手统一为原则,在五个方面做好、做足文章。
  (一)规范设计,绘就有序突进的“蓝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社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决定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一个不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规范设计是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从设计的主体讲,一是政府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社会的事,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需有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二是社区自身的设计。社区的设计规划首先要充分贯彻政府规划的意图,制定社区的设计规划。其次要立足社区特点,融入自身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制订出彰显社区特点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二)政府服务,夯实社区主攻的“基础”
  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政府服务为先导,以社区主攻为主体,政府要为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好务,铺好路。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做好服务。一是做好政策服务。社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政府政策调控服务和价值观导向一致,人们将会主动认同价值观并且自觉践行,政府在制定相关服务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强力推进投入服务。社区运行的经费依靠政府,是我国现行社区运行的常规模式。然而,鉴于当下政府投入社区的经费有限,由社区列支专项经费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動是困难的,在社区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加大投入,保证投入应是政府服务优先考虑的事情。通过一系列的政府投入服务,使得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保证,能推进。三是加强过程管理服务。以有效、实用、方便为原则,开展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服务,使得活动开展有指向,活动内容有新意,活动投入符规范,活动参与全方位,活动质量有保证,立标杆,树形象,建典型,生亮点,凝练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式,为指导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服务。四是做好监督服务。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围绕既定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社区的不懈努力,同时更需要政府的监督服务。只有政府加强对活动开展的数据、过程痕迹、绩效支撑材料,绩效评价做出全面的监督分析,才能保证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走样,不失能,不违规。
  (三)创新驱动,算好彰显效果的“账务”
   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今天,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与时俱进的前瞻,更要有创新的勇气、信念,在创新驱动的助推下,算好、算精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笔账,使社区真正发挥主攻手的作用。
   一是思路创新,算好取得战绩的“一笔账”。习近平同志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难在细微处做起。也就是说,解决了细微的难处,就破解了践行的瓶颈。因此,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路创新,紧盯细微,落实细节,算好枝梢末节的每一笔账。二是对象创新,算好践行受众积极响应,全面辐射的一笔账。目前,鉴于中国社会老龄化及城镇化的加速,社区居民老人多、娃娃多的现实已成为客观。扣住社区的娃娃与老人,在践行对象上,做有意识的“上移”和“下沉”创新,这样才能取得意外的收效。三是方法创新,算好曲径通幽的一笔账。在互联网+的格局愈发明晰和大数据疾步走来的新时代,社区要运用互联网平台、微信、微博、手机短讯等系列新媒体作为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力工具。并在社区各种社团的组建及其与社会社团的对接,组织申报各类项目实践,各种活动的整合等方面下功夫,探索一系列新方法。
  (四)扣住重点,迈出分步实施的“步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社区践行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艰巨性、长期性更为突出。面对实践、分解任务,抓住重点,分步实施很有必要。第一,将提高认识作为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是社区自身常抓不懈的学习宣传,另一方面是依靠社会的宣传。通过宣传,使社区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宣传不但要坚持党性原则,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导向、舆论导向,而且要形式多样。通过宣传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提高对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第二,将氛围营造作为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长期任务。习近平同志讲得好,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社区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氛围营造和形成的重要,不言自明。社区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紧密结合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通过细致、深入的工作,培育良好的心态,形成良好的社区风气,以各种机会和手段,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第三,要把重点内容和本土内容的有机结合作为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第一要务。结合社区实际,厘清在不同社区践行的重点内容;划定不同时段、不同活动所体现的重点内容;并将其与本土重点内容紧密结合是目前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务,这样的践行,才会有效果,得成效。
  (五)强化建设,管护好生态推进的“丛林”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与社区的共同责任,践行活动既要社会的共同组织,又要社区各个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通过一系列规范的建设,保证践行活动生态推进。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国家权力机关在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时,应从立法的宏观角度,为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展有所作为,保驾护航。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任何制度既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确立的,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可以说,价值观构成了制度建设的内核,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坐标和判断标准。另外,制度设计一旦形成,对人们的价值判断会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对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和支持。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建设必须加强,充分体现社区居民的意愿和利益,规范践行活动的原则、重点、中心、方法等问题,从而保证践行活动有效地生态开展。三是加强机制建设。一方面要有长效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长期工程,社区必须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建设具体的工作机制。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践行中总结、升华、建设工作机制,以来自实践的机制指导、维护、保证践行活动的开展。这种机制涵盖预警机制、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处理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奖惩机制等内容。经过一系列的机制建设,社区践行活动的生态丛林定会郁郁葱葱。
  [参考文献]
  [1]肖贵清.试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
  [2]梁跃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河北大学,2011.
  [3]朱颖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3).
  [4]宣兆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和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  “然而,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的无声天息,好似烟消云散。  “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  “我想,我已经基本讲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了。”
期刊
日前,神木文联单振国的又一长篇小说《一样的月光》刊登在《安徽文学》2008年第4期。  近年来,单振国的作品不断刊登在国内一些有影响的杂志上。他的长篇小说《爱的另一只眼睛》发表在《长篇小说》2008年第2期,短篇小说《母狼》被《传奇·传记文学选刊》选载后,又被《意林·金故事》选载。散文《陕北的羊群》被《散文选刊》选载后,又被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收选。小小说《红日熔金的秋天》
期刊
路遥是陕北人民的骄傲,是黄土高原孕育的文学奇葩,他像红艳艳的山丹丹花一样,怒放在陕北不起眼的山原沟峁间,给生活在这块干旱贫瘠土地上的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路遥和山丹丹花一样已经成为陕北黄土文化的象征和符号,向世界昭示着陕北人民特有的青春、激情、浪漫和梦想。生于黄土地、葬于黄土地、在黄土地上放飞文学梦想的路遥终其一生无限热爱、眷恋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大学毕业后的路遥因工作需要虽然离开过黄土地,但是身处异
期刊
近日,广东省《作品》杂志举办的“金小说——全国中短篇小说大赛征文”评奖揭晓,我市清涧籍作者惠雁的中篇小说《母土》获得二等奖。  小说关注了当下从城市失落而归的伤残劳动力的生存,反映了土地、村庄对于这些伤残劳动力的承载及温暖拥抱。如果说其中渗透了丰厚的陕北文化底蕴,不如说小说渗透着深厚的、温暖的人性的赞美。尤其可贵的是,整篇小说仿佛是流淌在一首乐曲中,缠绵、凝重、苍凉又温暖。  《作品》举办 “金小
期刊
一  “80后”这代人的写作已经全面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大规模地传播和推广,这已成事实。在这鱼龙混杂的抒写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也日渐增多,他们的出手不凡与成熟老练,让人惊异,同时,他们的反抗精神与挑战权威的勇气,也令人尊敬。尤其是在诗歌上的先锋性探索,更是如此。  处于这种文学背景下的年轻诗人秦客,与大多数诗人一样,其写作经验与动力都是来自于阅读和记忆:阅读,当然是受前辈诗人的影响,秦客说他曾
期刊
古典诗词已经离我们很是遥远,第三代第四代以及第N代诗人亦如匆匆过客让我们无法记住的今天,多少人呼唤诗歌的春天重临,唐诗宋词的繁华再和我们相逢。人们不会忘记,繁荣了诗歌的时代也就是昌运了国脉兴隆了生民的年月,所以人们才这样记住了诗歌,也才如此多情地巴望新的诗歌纪元的拓新。不是这样吗?你我都是这块土地上先民的子孙,他们的过去和我们的今天永远无法割断。  在榆林,在“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塞上榆林,一件
期刊
[摘 要]思政课堂是我党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思政教育对新时代高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关系到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陈果老师在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风格的问题上,具有鲜明的个性,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提高了思政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陈果;思政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9)04-0021-03  On I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由于受认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师资等因素影响,学生毕业时因缺失岗位技能出现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的“两难”现象。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双结合、多出口”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最后,给出实践技能培养思路。  [关键词]高职;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构建一个秩序井然的和谐理想社会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人们孜孜追求的梦想。桃花源和理想国是东西方乌托邦思想的代名词和典范,但由于民族文化、社会传统、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对理想社会的设计和描绘,既有冲突又有融合。  [关键词]桃花源; 理想国  [中图分类号]B235:B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9(2018)03-0043-04  From Peach Blosso
期刊
[摘要]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是物流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能为学生走上企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物流综合实训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引入了翻转教学与在线开放课程,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翻转教学;在线开放课程;物流综合实训;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