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结合、多出口”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由于受认识、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师资等因素影响,学生毕业时因缺失岗位技能出现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的“两难”现象。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双结合、多出口”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最后,给出实践技能培养思路。
  [关键词]高职;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8)03-0012-03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Double Combination and Multi Export" Practical Skills——Take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majors of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Yaomin 1,Han Quanye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 Xi'an 710119)
  Abstract: the ai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echnical talents, and its emphasis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Due to factors such as knowledge,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teachers and so on,, what the students lack is the ability in practical skills. After graduation,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find jobs. The "dilemma" phenomenon of employing units' recruitment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of computer applied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mode of "double combination and multi-export" practical skills of computer applied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inally,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practical skills cultivation is given.
  Key word: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model
  2014年國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出席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支撑”[1]。可见,职业教育将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承担着重要角色,而实践技能培养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通过加大校企合作、改革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产教脱节、工学矛盾的突出问题,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结果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薄弱,甚至常用的一些计算机软件实际操作能力远不如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和职高学生熟练。这说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不深入。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接受高等教育转型而来,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未能真正理解,更不知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结果导致校企合作看似轰轰烈烈,但绝大多数仅停留在浅层次合作,没有形成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体系,更深入不到产教融合层面,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人才培养目标。依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性很强,很多计算机的相关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有偏差,没有建立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用能力是不可避免的。
   3.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完备,理、实一体化教学很难开展。没有完备的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环境。教师能够做到的多数实训教学仅仅是为了辅助理论教学,验证性、演示性实训偏多,而综合性、设计性的综合实训较少,缺乏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
   4.实践技能型的“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2]。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并非是讲师与工程师的简单叠加或具有“双师经历”、“双证书”的教师,而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教师综合构建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有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又要具备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而后者正是各个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欠缺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十分欠缺,培养应用型一线的高职人才就无从谈起。    二、“双结合、多出口”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近几年,我校从政策层面非常重视师生的实践技能培養,有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一方面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能力提升研修,同时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赴合作企业进行不低于20天的跟岗实践,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对于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加大奖励额度并优先推荐工作和奖助学金评比,在我校基本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运行机制,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目的,取得了系列可喜成绩。
   近几年,在专业建设中,我们经过边实践、边探索,提出“双结合、多出口”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其中“双结合”是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相结合”;“多出口”是指“通过校内学习、分岗集中实训以及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按照多个方向进行就业”。按照“双结合、多出口”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第1、2学期主要是基本能力培养阶段,开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3、4、5学期主要是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开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以及职业岗位能力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第6学期主要是岗位能力培养阶段,通过顶岗实习,进行职业素质培养。
  三、实践技能培养思路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为我们下一步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主线,校企合作的根本内容是把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我校与天津讯腾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卓越班”教育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开展的校企合作,讯腾公司将岗位技术技能要求、IT人才必备的关键要素导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企业技术标准、岗位实践能力、职业综合素养与院校课程体系的高度契合,确保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一)岗位能力模块设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专业,可以从事计算机行业几乎所有工作。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非常宽泛,主要岗位有系统软硬件管理与维护(硬件工程师)、程序设计与测试(高级程序设计员、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师)、办公软件应用(国家高新考试办公软件)、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微软数据库管理员)、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师)、网站设计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管理员)等。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三年学习时间不可能精通所有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因此,教学体系必须按岗位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能力模块,而这些能力模块依据市场需求(职业资格证书)确定。
   (二)构建以实践技能为主的岗位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一方面适度、合理地设置课程,让高职学生能学、乐学,避免在课程设置上面面俱到,致使到头来全而不精。另一方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深入调查和分析各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以及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地构建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三)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政产学研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合作过程中,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积极推进“订单培养,招生、教学、就业一条龙”的校企合作方式,一是有利于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有利于解除企业发展能否留得住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担忧,三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和就业方向,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的局面。
   总之,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为了专业技能的掌握,还是为了与某一岗位工作过程结合,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实践技能培养至关重要,实践技能培养模式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N].人民日报, 2018-05-08: 04.
  [2] 张耀民.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5 (9) :48-50.
  [3] 张耀民.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2) :39-43.
  [4] 顾可民,于海洋,金英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05):69-73.
其他文献
在文化部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大赛上,我市推荐的舞蹈《吉祥腰鼓》和小戏《山歌情》荣获政府最高奖--群星奖 (表演奖)。此外,定边县图书馆荣获群星奖服务奖。  群星奖是文化部设立的全国群众文艺创作政府最高奖。每三年一届,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和事业服务奖。2007年是第十四届群星奖的评奖年,全省共有6件作品获奖,我市就有2件,是历届成绩最好的一次。  近日,省文化厅为
期刊
在陕北,窑洞内外的炕头狮、镇宅狮、财神狮和灯树狮等是当地的一种民俗使然。石狮子虽然张口不说话,但是能显灵减灾。陕北老乡们以为,一个人只要积德做善事,狮神就会保护其全家,如果说他们心中藏有的福泽和石狮子有关联的话,那么我的藏狮和书写更是与陕北民俗小石狮息息相关。  陕北是一块本真的、原生的黄土地,在陕北如今的方言俚语中我们能倾听到远古的音韵,而从陕北小石狮子的面相上就能感受到陕北地域的“羌胡”风貌。
期刊
2008年4月5日上午,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竹园村墓地的“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的墓碑前,摆满了凭吊的鲜花。  全国新闻界代表、省内各新闻单位、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及张季鸾先生后人等200余人,参加了张季鸾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并前往先生墓地祭扫。张季鸾名炽章,祖籍陕西榆林,生于1888年3月20日,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的报刊政论家和记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941年9月6日,年仅
期刊
“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和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  “然而,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的无声天息,好似烟消云散。  “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  “我想,我已经基本讲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了。”
期刊
日前,神木文联单振国的又一长篇小说《一样的月光》刊登在《安徽文学》2008年第4期。  近年来,单振国的作品不断刊登在国内一些有影响的杂志上。他的长篇小说《爱的另一只眼睛》发表在《长篇小说》2008年第2期,短篇小说《母狼》被《传奇·传记文学选刊》选载后,又被《意林·金故事》选载。散文《陕北的羊群》被《散文选刊》选载后,又被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收选。小小说《红日熔金的秋天》
期刊
路遥是陕北人民的骄傲,是黄土高原孕育的文学奇葩,他像红艳艳的山丹丹花一样,怒放在陕北不起眼的山原沟峁间,给生活在这块干旱贫瘠土地上的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路遥和山丹丹花一样已经成为陕北黄土文化的象征和符号,向世界昭示着陕北人民特有的青春、激情、浪漫和梦想。生于黄土地、葬于黄土地、在黄土地上放飞文学梦想的路遥终其一生无限热爱、眷恋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大学毕业后的路遥因工作需要虽然离开过黄土地,但是身处异
期刊
近日,广东省《作品》杂志举办的“金小说——全国中短篇小说大赛征文”评奖揭晓,我市清涧籍作者惠雁的中篇小说《母土》获得二等奖。  小说关注了当下从城市失落而归的伤残劳动力的生存,反映了土地、村庄对于这些伤残劳动力的承载及温暖拥抱。如果说其中渗透了丰厚的陕北文化底蕴,不如说小说渗透着深厚的、温暖的人性的赞美。尤其可贵的是,整篇小说仿佛是流淌在一首乐曲中,缠绵、凝重、苍凉又温暖。  《作品》举办 “金小
期刊
一  “80后”这代人的写作已经全面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大规模地传播和推广,这已成事实。在这鱼龙混杂的抒写群体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也日渐增多,他们的出手不凡与成熟老练,让人惊异,同时,他们的反抗精神与挑战权威的勇气,也令人尊敬。尤其是在诗歌上的先锋性探索,更是如此。  处于这种文学背景下的年轻诗人秦客,与大多数诗人一样,其写作经验与动力都是来自于阅读和记忆:阅读,当然是受前辈诗人的影响,秦客说他曾
期刊
古典诗词已经离我们很是遥远,第三代第四代以及第N代诗人亦如匆匆过客让我们无法记住的今天,多少人呼唤诗歌的春天重临,唐诗宋词的繁华再和我们相逢。人们不会忘记,繁荣了诗歌的时代也就是昌运了国脉兴隆了生民的年月,所以人们才这样记住了诗歌,也才如此多情地巴望新的诗歌纪元的拓新。不是这样吗?你我都是这块土地上先民的子孙,他们的过去和我们的今天永远无法割断。  在榆林,在“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塞上榆林,一件
期刊
[摘 要]思政课堂是我党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思政教育对新时代高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关系到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陈果老师在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风格的问题上,具有鲜明的个性,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提高了思政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陈果;思政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19)04-0021-03  On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