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扬长避短”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3838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完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但是,经过对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观摩了其他教师的教学之后,笔者认为,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处在一个初级水平。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而是固守旧的教学模式,没有创新。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该如何发挥其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传统教学中,教师语言、课本、板书、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教学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刺激多种感官,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实现教学互动。
  信息技术教学隐藏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制作课件对教师而言,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教师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计算机操作和制作课件,忽略了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补充、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情况的掌握,这不免有些得不偿失。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有的教师为了方便,将课件自动播放,不再讲解或板书。这样,教学由原来的主动式教学变成了由电脑控制的被动式教学,变“人灌”为“电灌”,而教师成了放映员,这就违背了教学原则。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呢?笔者认为:
  
  一、正视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是否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教师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选择使用。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是辅助教学,不可喧宾夺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教师针对学生个性所进行细腻的情感交流,是计算机无论如何也模拟不了的。因此,一定要正视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做到正确运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正确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课下练习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活用信息技术,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任务,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和素材。由学生结合学习任务,查找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加工,提高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和辨别能力,养成认识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对于需要经过想象和联想才能得出的艺术形象和效果,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如果教师急于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将图像和画面展示给学生,学生被精彩的图像和画面吸引,没有认真地去想象与联想,这就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师在课件的制作当中,要注重实用性,避免片面追求艺术性和形式主义。太花哨的背景色彩、不合适的背景音乐、频繁的媒体切换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四、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的主次关系
  
  信息技术不具备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及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一定要认识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支配者,信息技术只是起辅助作用,是用来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并用,处理好它们的主次关系,使它们相辅相成,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五、强化师生心理沟通和信息交流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同为学习者。教师要成为主动学习的榜样,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自主交流,进而形成多方位交互式的学习氛围。在輕松的氛围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育网的“电子黑板”“监视”“远程遥控”“双向对讲”等功能,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实现教学信息的交流。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应用得熟练与否,已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认识,加强计算机培训,自觉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中,精心打造精品课件,恰当运用,扬长避短,把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责 编 涵 冰)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文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被纳入学生生活中,就有了生命的灵动与活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增添丰富的生活色彩。未来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人。这种人本主义理念与我们小学语文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感受生活氛围的同时成为生活的富有
思想品德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不同,它侧重于学生行为的养成、品德的塑造、价值观的引导,思想性、理论性极强,学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的:“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构筑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更新观念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毋庸置疑,要想成为一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西产美味猕猴桃根中三萜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以2a,3a,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为标准品,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BDSC18(250mm×4.6mm,5u
近几年来,我接手的班级都是学校的普通班,这些班级后进生面大,问题学生也较多。对后进生该采取哪些教育方法?这是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并探索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他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他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
主要考察了四氯化碳气相、液相催化加氢反应中载体的选择和活性组分的选择.在液相反应中活性炭是较佳载体,钯是合适的活性组分;而在气相反应中,三氧化二铝是较佳载体,铂是合适的活
<正>我叫王卫青,是浙江省第我七地质大队大队长,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坚守"三光荣"精神,在艰难崎岖的找矿路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们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是一
采用向钛液中人为引人杂质成分的方法,对比分析和研究了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铝等杂质成分及含量与钛液过滤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胶体对钛液
造釉细胞瘤是颌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下颌骨,此瘤膨胀性生长,可造成颌骨功能损害,并影响容貌,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点,一般认为保守治疗复发率高,临床上多采取下颌骨扩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教基厅(2007)14号],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