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生课前有效的预习,既节省教师许多不必要的讲授时间,还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学生的听课更有针对性,给学生更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
  学生通过预习,对自己已经知道的,以及通过思考还不懂的内容分别做上标记,上课时,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也能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教学时就会有针对性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预习不是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适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提高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精心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情境设置”的作用有:其一,给学生呈现富有情趣的素材,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探究热情,激起学生的探索动力;其三,情境的创设,不仅是学习的导入,更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精心创设教学导入情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联想、激励探究。请看人教版《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片段。
  师: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过女儿国时,女国王送给唐僧6个仙桃,唐僧自己舍不得吃,他把3个仙桃送给孙悟空,把2个仙桃送给沙僧,把1个仙桃送给猪八戒。你们说,师傅这样分仙桃合理吗?
  生:不合理。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样分仙桃不是平均分。
  师:那么要怎样分才算合理?
  生:每人各分2个。
  (教师板书“平均分”)
  师:假若女国王只送1个仙桃给唐僧,三个徒弟能不能各分得完整的1个仙桃?
  生:不能。
  师:这时,孙悟空说话了:“仙桃嘛!俺老孙五百年前已经吃腻了,这个仙桃就给沙师弟和八戒两人分吃吧!”师傅望了望孙悟空,笑着说:“悟空,你真有师兄风度,那么分仙桃的任务就交给你办。”
  师:同学们,你们每个人的手中就有一个仙桃,(课前准备好的红色圆片)现在请你们帮孙悟空想想办法,怎样分仙桃,才能使沙师弟和八戒都没意见?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分仙桃”故事情境,巧妙而有效地导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数学教学,只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就能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
  三、运用激励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要注重发现学生“好”的方面,要注意多给学生些鼓励,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激励性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因家庭溺爱,导致他们怕吃苦,无毅力,以自我为中心,爱受到赞扬,学习自觉性差。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学习懒惰,学不学无所谓,学不好更加随便,时常不交作业,对数学学习更是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 “信任是最高的奖赏”,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价值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激励者。我们要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只要我们深入挖掘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四、密切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要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要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在教学完相应的知识后,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联系日常生活并将数学知识加以运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观察、感知红领巾等日常生活中由角构成的实物,初步获得角的感性认识。教师再引导学生摸一摸、画一画,观察、发现、探索角的特征。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周围还有哪些事物含有角,学生就加深了对角的认识,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又如,学习《米、厘米的认识》后,教师组织学生量一量桌子有多高,学生自己身高有多少等活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他们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意识,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探索了数学知识的奥秘,从而获得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了基本的数学技能。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我想,这是有效教学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泰县白云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这是一件在特殊时间,为特殊场合的人们所作的特殊工作。  2008年6月23日,距离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整整43天的日子里,在北京朝阳区大山子798艺术区,一位书法家以他特有的方式向地震中逝去的人们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索。  汶川大地震截至6月23日,已造成69181人遇难,374171人受伤,失踪18498人。近七万条生命在地壳释放能量的瞬间由活生生的人变成冰冷的尸体,这是自然界送给人类最沉重
那是一年前的一天第一节课下课后,沸腾的操场上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嬉戏玩闹,尽情地享受着课间活动所给予他们的无穷乐趣。由于忘了把刚才课堂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带回办公室批改,于是我又返回教室去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透过教室那铮亮的玻璃窗,只见雅琴同学正伴着轻盈的舞蹈,轻轻地唱着歌。她表演得太投入了,根本没发现我的到来。我不忍打扰她,就那么悄悄地欣赏着。  雅琴虽是班里最漂亮的女孩,水灵灵的大眼
妻来电话,说刚才路过小区门前,因为有急事,就把从老家带来的一捆黑菜放在传达室里,要我去拿。  我换上鞋,带上五岁的儿子下楼。  推车子的时候,儿子突然问我:“爸爸,什么叫稳定?”  我知道,这肯定又是刚才他看电视剧时听来的“新鲜”词。以前每次他问我不理解的词,我都会鼓励他多问,这不,现在又来了一个。  我边思考边开了锁,推出车子。这时,车座因少了一根螺丝而碰到下面的铁架子,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于
如今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滥用、乱用多媒体的现象,不仅失去了多媒体的高效优化作用,反而弄巧成拙,影响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恰当使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锤要敲在心灵上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恰当使用多媒体,才能像锤子一样,真正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我们可以给学生展示他们未曾见过、感知过的
【正】林博会的三个“最”11月9日的北京农展馆可谓是热闹非凡。“第二届中国国际林博会”在这里隆重开幕。会场外彩旗飘扬,会场内人头攒动,几百家国内外林业企业尽展风骚,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一是教师资源整体配置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总量增加,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到了69.9%、84%、87.3%。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